
南京市一女子將33萬元巨款匯進騙子賬戶,發現被騙后她第一時間聯系銀行客服,并按指點用騙子的銀行卡號登錄網銀,故意連續三次輸錯密碼,致騙子的網銀賬號密碼被鎖死,成功挽回損失30萬元。圍繞類似的自救行為到底是否有效,微博及微信朋友圈上曾一直存有爭議,好在此案以真實的故事回答了人們的疑問。4月14日,騙取該女子錢財的被告人彭華春,被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八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判決消息一經發布,包括“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博在內的眾多官方微博,均第一時間轉發了這一消息。
丈夫買鋼材遇騙子設局
30出頭的張德見和朱梅是一對夫妻,他們是南京滬錦物質公司的實際掌門人。夫妻倆打理的公司主要經營建筑鋼材等相關業務。在公司運作中張德見負責進貨和銷售,朱梅則主管財務。進入2014年,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公司主營的鋼材業務也就越來越不好做,但盡管如此,夫妻倆還是不放過哪怕僅有的賺錢機會。
2014年9月2日上午,張德見突然接到一個自稱叫彭華春的女子的電話,對方自我介紹稱是做鋼材生意的,目前手頭有145.9噸螺紋鋼要出手,價格為每噸2500元。張德見看對方開出的鋼材價格不高,于是便在電話里和對方洽談起來。張德見與其討價還價,最終對方愿以每噸2248元的價格出手。張德見經和妻子協商,均有意拿下這批貨,但前提是先找到買家。
當天下午,張德見通過朋友聯系到上海的一個客戶,這位名叫李明的客戶從事建筑業,愿意以2300元一噸的價格吃下這批貨。張德見和妻子考慮到即便如此也能賺6000元,于是就和李明敲定了出售意向,隨后李明將33.6萬元購貨款打到了張德見父親的農行卡上。
在收到李明的款項前,張德見亦與彭華春敲定了買賣事宜,雙方商定,由張德見安排提貨車輛至上海寶鋼庫鐵山路二號裝貨,貨裝好后付款。張德見按照與彭華春的約定,隨后通過上海的李明,安排了兩輛載重卡車前往指定地點裝貨,貨裝好后,他又立馬安排妻子朱梅給彭華春打款。朱梅按照丈夫的吩咐,即登錄中國工商銀行網銀,用自己的賬號向彭華春提供的工商銀行賬號打了32萬元,由于當時朱梅賬號里的錢有1萬元的缺口,故她又向彭華春要了一個中國農業銀行賬號,并用自己的農行賬號登錄網銀,又向對方的農行卡打了1萬元。
朱梅將33萬元總貨款打給彭華春不久,張德見即通知駕駛員開車出庫,但駕駛員卻反饋稱倉庫方面不讓發車,理由是他們的老板還沒收到貨款。張德見隨后聯系彭華春,彭華春稱自己正在銀行辦理匯款手續,要他通知駕駛員再等等,并反復表示車輛出庫絕對不會有問題。但一個小時過去了,鋼材貨主仍沒收到彭華春打去的款項,此時已是下午六時許,張德見和妻子朱梅都急得有點坐不住了。
張德見再次聯系彭華春,這次電話是一個男的接的,此人稱彭華春正在協調倉庫方面放行運貨車。張德見不放心,隨后又安排妻子打彭華春的電話,但對方電話卻關機了。在接下來的10分鐘里,夫妻倆輪番撥打彭華春的電話,但一直打不通。
“我們受騙了,得趕快想辦法自救”,朱梅一臉焦急地對丈夫道。而此時,張德見已是急得滿頭大汗。見此,朱梅一邊穩定丈夫的情緒,一邊作自救分工安排,她要丈夫打110報案,而自己則聯系工行客服,尋求緊急自救幫助。
妻子自救成功保住30萬
夫妻倆按照分工,爭分奪秒地采取自救行動,丈夫奔向轄區派出所報案后,朱梅當即撥通了中國工商銀行“95588”客服人工電話,簡潔明了地陳述了被騙經過、身份資料、登錄網銀賬號等情況,客服工作人員經核實其賬戶資料后,向朱梅介紹了自救手段,即要她立即用嫌疑人的賬號登錄網銀,并連續故意三次錯輸密碼,這樣即可將對方的網銀登錄密碼鎖死,以免騙子登錄網銀轉走大額款項。
朱梅按照工行客服人員的指點,隨后上網進入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登錄頁面,用彭華春提供的收款賬號,登錄工商銀行網上銀行,并故意連續三次錯輸密碼,完成該項操作后,彭華春的網銀賬號到底鎖沒鎖死,朱梅心里并沒底。朱梅在實施這招自救手段后,隨即開車趕往轄區寶塔橋派出所去與丈夫會面,到達派出所后民警對她做了筆錄。當天,南京鼓樓警方受理了夫妻倆的報案。
警方受理了夫妻倆的報案后,即于當晚派出辦案人員趕往上海采取后續措施。9月3日上午一上班,辦案民警就趕到相關開戶行,依法查封凍結了彭華春的涉案賬號,調取了賬戶相關資料。查封過程中辦案人員了解到,彭華春并非報案人所指的女性,而是一個22歲的小伙子,截止賬戶被查封時止,其賬戶內尚有余額30萬元。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辦案人員,案發后受害人采用的緊急自救手段應該起到了作用,否則涉案賬戶內的30萬元肯定會通過網銀轉走。
當天上午10時許,辦案民警把依法查封彭華春工行賬戶的情況告知了朱梅,朱梅獲悉被查封的賬戶內仍留有30萬元時,頓時激動的一邊擦淚一邊向辦案民警道謝。事情到此,讓朱梅和其丈夫不能理解的是,彭華春怎么會是個男的?夫妻倆尋思,難道騙子使用了變聲電話軟件作案?
辦案民警在向朱梅通報完初步情況后,又趕到彭華春開戶的農行上海某支行,經查彭華春已取走了朱梅打到其農行卡中的1萬元,該卡現只有兩位數的余額。這之后,辦案人員根據工行、農行提供的彭華春取款信息,追蹤到其在ATM機上取款的兩家銀行網點,調取了監控錄像,固定了證據,并確認取款人確為同一名年輕男性,此人即為彭華春。辦案人員在掌握上述重要證據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某鋼材包庫取證,經老板李某介紹,聯系他欲買這批鋼材的是一個自稱姓黃的男子,因對方最終沒付貨款,所以最后沒讓他提走貨物。后經監控錄像比對,該自稱姓黃的男子也為彭華春。
辦案人員在確認這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后,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彭華春采取抓捕行動,但在實施抓捕中,民警發現彭華春已在案發后逃離上海。緊接著,辦案人員根據彭華春在銀行開戶留下的身份信息,追到其老家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鄉巖炳村,但其家人和村民們均稱,彭華春已離家許久,目前不知人在何處,其電話亦已停機。抓捕受阻后,南京鼓樓警方將彭華春列為網上追逃對象。
同年11月18日,南京鼓樓警方接福建省寧德市警方通報,稱彭華春目前暫住在該市周寧縣瑪坑鄉其女友處,并已對其采取相應措施。鼓樓警方接報后,隨即派出兩名民警趕赴福建省周寧縣,一舉將彭華春抓獲,經現場搜查,民警在彭華春的臥室內搜出兩張涉案銀行卡等作案工具。次日,彭華春被押回南京。
落網騙子交代作案過程
彭華春歸案后,如實陳述了自己參與該起詐騙犯罪的全過程,從而也揭開了他緣何會“變”成女孩誘騙張德見中招的謎底。
2013年初,時年20歲的彭華春到上海一家老鄉開的鋼材公司從事推銷工作,由此逐漸掌握鋼材市場行情、供貨渠道及一些客戶資料,之后他選擇單干,做起了鋼材銷售的中介業務。 但進入2014年,由于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他的生意沒法做下去。雪上加霜的是,這年七月其同居女友又因宮外孕手術,手頭的積蓄很快所剩無幾,到后來連每月2000多元的房租都無法解決。
彭華春是一個鋼材交易QQ群的成員,在急需要錢的那段時間,他幾乎天天在群里找業務,但收獲甚微。這年八月下旬的一天,一個自稱叫“小李”的女孩,在群里找彭華春私聊,稱自己也是一名鋼材推銷員,想和彭華春合作做筆大業務,彭華春問怎樣才能做到大業務,對方告之了秘訣,即聯系供貨方及買家,然后引誘買家先付款,錢到手后不供貨。彭華春擔心如此行騙一旦事發要坐牢,“小李”則寬慰其道:“現在生意不好做,我熟悉的業務員們大多這樣干,有人一次卷走上千萬都沒事,有什么好怕的!”經“小李”的一番“開導”,彭華春終于心動起來。幾天后,兩人在上海松江區新莊貿易城附近的一家咖啡廳見了面,就接下來如何行騙操作進行了密議。
按照分工,彭華春負責聯系鋼材賣家,“小李”負責聯系買家。兩人經過幾天的努力,彭華春先聯系到了賣家,9月2日上午“小李”則搞定了買家張德見,只是她在與張德見單獨洽談時,一直稱自己叫彭華春,所以張德見一直認定彭華春是個女孩。當天下午,“小李”安排張德見派車去指定倉庫裝貨,而彭華春當時就在倉庫等候,協助來人裝貨。貨裝好后,張德見的妻子按照約定,將32萬元貨款打到“小李”提供的彭華春的工行卡號上,另1萬差額則打到彭華春的一張農行卡上。彭華春獲悉錢到賬后,則借機從鋼材倉庫溜走,去見守候在不遠處的“小李”。
彭華春和“小李”見面后,兩人當即打車到五公里外的一處工商銀行網點,由彭華春通過ATM機取款2萬元,隨后兩人又來到附近的一處農行網點,并仍由彭華春通過ATM機取走卡里的1萬元。3萬元到手后,彭華春分到1.7萬元,“小李”得1.3萬元。由于工行限定的當日最高2萬元取款額用盡,兩人也就沒再通過ATM機取剩余款項。
對于彭華春而言,興許是首次得逞過于得意忘形使然,當晚他在請“小李”用過餐后,借女友到蘇州出差的機會,硬是說服“小李”住到自己租房里去,而“小李”竟然答應了彭華春。當晚兩人躺到一張床上后,居然把登錄網銀轉款的事忽視了,直到次日凌晨五點,彭華春才在“小李”的提醒下上網轉款,豈料操作時才發現登錄不了工行網銀。當天上午9:40時,兩人又找了一處工行網點,再由彭華春上機取款,卻始終無法操作。見此,兩人隨后返回彭華春的住處,彭華春聯系工行客服訊問取不出款的原因,對方告知“賬號被司法查封”。
確認出事后,“小李”對彭華春作了一番善后交代,當即離開。彭華春在上海待了兩天后,感覺安全沒保障,于是隨后動員女友回到了福建,并在女友老家租房躲避。期間他曾收到“小李”在QQ上的留言, 對方要他六個月后再試試賬號是否解封,另要求其近幾個月內不要聯系她。
南京鼓樓警方根據彭華春的供述,曾試圖抓捕“小李”,但最終由于獲得“小李”的真實信息極為有限,加之彭華春連其叫什么名字、具體是哪里人都不知道,因而致其至今漏網。
2015年4月14日,南京市鼓樓區法院根據檢察機關的公訴,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彭華春涉嫌詐騙犯罪一案。庭審中,彭華春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不持異議,但辯稱“小李”才是本案主犯,自己在共同犯罪中僅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案發后,贓款已絕大部分返還受害人,未給受害人造成嚴重損失,故請求法院對其從輕判罰。但法院認為,被告人彭華春與“小李”密切配合,實施了一系列的犯罪預謀行為,受害人的巨款被騙到賬后,其又提取贓款分贓,故在共同犯罪中兩人的作用相當,不宜分主從犯。受害人之所以未造成重大損失,是因為其發現被騙及時、采取自救措施及時、報案及時所致。
最終,法庭根據查明的事實,當庭以被告人彭華春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年八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責令彭華春退賠3萬元,發還被害人。另據悉,彭華春歸案后,公安機關將凍結其賬號內的30萬元贓款,經合法手續并由彭華春配合,提取并返還給了受害人朱梅。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