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萍 鐘亞 李松 王誠 吳平

摘要:為豐富烏蒙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數據,為其人工飼養、疾病預防、肉質研究和保種選育提供依據,試驗以飼養的成年烏蒙烏骨雞為研究對象,對其血液生化指標進行了測定并按性別分組統計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烏蒙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中球蛋白含量雌雄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余各項生化指標雌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關鍵詞:烏蒙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0-243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35
烏骨雞屬鳥綱(Aves)雞形目 (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原雞屬(Gallus)動物。烏蒙烏骨雞產于云貴高原黔西北部的烏蒙山區的畢節、織金、納雍、水城等縣(市),產區地處東經103°36′-106°43′,北緯26°21′-27°46′,平均海拔1 400 m,年均氣溫13.4 ℃,無霜期253 d,是典型的高原氣候。產區土質以酸性黃壤土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洋芋、水稻、豆類等,適宜于烏蒙烏骨雞的生長繁殖[1]。烏蒙烏骨雞是貴州省畢節地區從本地雞(又稱烏蒙雞)突變個體中經系統選擇和培育而成的地方優良品群,分白羽、黃羽、黑羽烏蒙烏骨雞3個品種,該品群除了具有本地雞和烏骨雞的特點(適應性強、肉質好、具保健作用),還具有較強的富鋅、硒能力,對兒童智力的發育有較好的作用,已列入貴州省重點開發的特禽品種名錄[2]。
目前國內外對烏蒙烏骨雞的研究主要在其體型外貌[2]、飼養管理[3-5]、營養分析[6,7]、雜交育種[8]、生產性能[9,10]、生長發育及疾病預防[11]、同工酶的遺傳多態性[12]等方面,對烏蒙烏骨雞的血液生化指標進行全面的測定和分析研究尚未見報道。鑒于此,對烏蒙烏骨雞血液11項生化指標進行了測定和比較研究,以期為其疾病預防及診斷、飼養管理、肉質營養研究、保種選育[13-15]等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烏蒙烏骨雞于2013年3月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南開鄉興寨村農戶家購買,共12只(母雞6只,平均體重2.57 kg;公雞6只,平均體重3.13 kg),均為健康成體,生活環境海拔高度為1 977 m,飼料以玉米和青菜為主。
1.2 血樣制備
試驗動物空腹狀態下用70%的乙醇對其翼根靜脈處表皮進行消毒,用真空采血管分別從其翼根靜脈采血5 mL左右并做好標記,然后將血液3 8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清液,制備血漿。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制備好的血漿由六盤水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TBA-120型,日本東芝公司)測定血漿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G)、葡萄糖(GLU)、總膽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鎂(Mg)、磷(P)、鈣(Ca)、血清鐵(Fe)等生化指標[3],檢測試劑由北京(德國)利德曼公司提供,所測項目于當天完成。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用 Excel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結果以平均數(x)±標準差(SD)表示,各項指標用t檢驗雌雄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共測定了烏蒙烏骨雞11項血液生化指標,結果見表1、表2。
由表1、表2統計結果可知,烏蒙烏骨雞血漿中有機物含量除白蛋白外雌性普遍略高于雄性;在無機離子含量方面,雌性的鎂和磷含量略低于雄性,鈣和血清鐵含量略高于雄性。對其11項生化指標進行t檢驗,結果除球蛋白含量雌雄之間存在顯著(P<0.05)差異外,其余各項指標雌雄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3 小結與討論
血液是構成有機體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內環境的變化可能導致血液組成成分或性質發生特征性的變化,血液的生理正常值是反映機體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疾病診斷和監測的指標之一[16]。與對人類血液生理生化和血液流變學性質的系統研究相比,對雞的血液生理生化和血液流變學性質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僅有的一些文獻所報道的生理生化指標也很有限,故筆者雖測定了較多的生理生化指標,但僅將其中的7項生化指標與泰和烏骨雞[17]、塞北烏骨雞[18]、雪峰烏骨雞[19]做了橫向比較,比較結果見表3。
3.1 血液生化指標在動物生產研究中的應用
血液生化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動物的生產性能,在動物生產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者或飼養者可以通過測定畜禽血液生化指標來檢測動物生產性能的高低。王爽等[20]研究報道,北京鴨血漿中的鈣、磷含量降低,堿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從而使北京鴨的生產性能顯著降低,其原因與日糧中的鈣、磷含量低有關。烏蒙烏骨雞血漿中鈣含量低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表3),說明烏蒙烏骨雞的生產性能低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
3.2 血液生化指標在動物營養調控中的應用
葡萄糖是動物代謝活動和快速應變所需能量的最有效營養素,也是大腦神經系統、肌肉組織、胎兒生長發育及乳腺等代謝的惟一能源[21]。血糖含量的變化可以反映機體對糖吸收、運轉和代謝的動態平衡。烏蒙烏骨雞血漿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表3),說明其有效維護自身營養及代謝活動和保持自身快速應變所需的能量要優于泰和烏骨雞和塞北烏骨雞。
總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反映了機體蛋白質的吸收和代謝情況。Young等[22]研究認為,血清白蛋白含量是衡量動物蛋白質需要的很敏感的標識。烏蒙烏骨雞血漿中總蛋白、白蛋白含量高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及雪峰烏骨雞,說明烏蒙烏骨雞對蛋白質的吸收和代謝以及對蛋白質的敏感性高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
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是血液脂肪的組成部分,其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脂類的吸收和代謝狀況[23]。劉珍清等[24]研究發現,雄性鵪鶉的脂類代謝指標穩定,雌性的脂類含量較低,可能是因為雌性鵪鶉處于產蛋期;Ozek等[25]研究發現,日糧蛋白質水平特別是能量水平對鵪鶉的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含量有極顯著影響,該研究表明,畜禽血液生化指標可以反映畜禽的營養狀況。烏蒙烏骨雞血漿中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含量低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說明烏蒙烏骨雞對脂肪的吸收和代謝低于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飼料中脂類含量低所造成的。
3.3 血液生化指標在動物疫病診斷中的應用
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可以反映動物的免疫系統狀態,如果在適當范圍內白蛋白合成下降或球蛋白合成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就會有增強趨勢[26]。烏蒙烏骨雞血漿中的白蛋白/球蛋白低于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說明烏蒙烏骨雞的免疫功能好于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
3.4 影響血液生化指標差異的因素
1)營養因素。烏蒙烏骨雞與泰和烏骨雞、塞北烏骨雞和雪峰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存在差異可能是因為所食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及營養物質種類差異所致。
2)環境因素。烏蒙烏骨雞與其他3種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存在差異可能是因為生存環境存在差異,如海拔、氣溫、濕度、日照等均會影響其含量變化。
3)檢測手段的差異。不同的血液生化指標檢測方法、計算處理以及分析方法等不同也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中各項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
4)遺傳因素。不同品種的烏骨雞的遺傳特性可能導致在雌、雄個體或品種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其血液生化指標含量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烏蒙烏骨雞血液生化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生產性能和營養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畜牧生產中可以根據其血液生化指標對其營養進行適時調控,利用某些血液生化指標不僅可以對其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同時還能借助血液生化指標對其進行早期選育,從而使其向人們生產和生活所需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章忠.烏蒙烏骨雞標準化生產技術要點[J].貴州畜牧獸醫,2005,29(4):49-50.
[2] 廖正錄,馮興忠,周慶貴,等.烏蒙烏骨雞資源調查報告[J].貴州畜牧獸醫,1998,22(3):10-11.
[3] 周大榮,李敬丹,歐茂均.EM微生物菌劑飼喂烏蒙烏骨雞的效果[J].貴州農業科學,1998,26(6):44.
[4] 歐茂均,張習本,李未博.不同飼養方式對烏蒙烏骨雞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2(2):32-33.
[5] 周禮倫,羅夢陽,李未搏.不同飼養條件下烏蒙烏骨雞飼喂效果觀察[J].中國畜牧雜志,2005,41(1):49-50.
[6] 金深遜,李敬丹,周禮倫,等.烏蒙黃羽烏骨雞蛋、肉營養分析研究[J].中國家禽,2000,22(1):8-9.
[7] 周禮倫,李敬丹,陳澤林,等.烏蒙烏骨雞肉營養價值研究[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4(6):18-19.
[8] 李未博,陳澤林,羅夢陽,等.烏蒙烏骨雞分別與肉雞蛋雞雜交試驗研究[J].當代畜牧,2011(1):31-32.
[9] 陳世舉,李未搏.烏蒙烏骨雞就巢性初探[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07(5):84-86.
[10] 張瓊娣,王文平,金深遜,等.中草藥對烏蒙烏骨雞生長性能的影響[J].飼料添加劑,2011(11):20-22.
[11] 周禮倫,陳澤林,羅夢陽,等.烏蒙烏骨雞疾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養禽與禽病防治,2004(6):38-39.
[12] 張永亮,簡承松,朱文適,等.貴州烏蒙烏雞血漿同工酶的遺傳多態性[J].西南農業學報,2000,13(1):87-91.
[13] 周慶萍,何發良,陳 紅,等.白腹錦雞血液生化指標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6):3353-3364.
[14] 王 碧,于德江,王曉龍.野生動物營養生態學研究中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標及其意義[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9):34-36.
[15] 李 立,朱開明,段文武,等.黃腹角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J].動物學雜志,2003,38(6):94-96.
[16] 周慶萍,陳 紅,周雪林,等.綠孔雀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1):3125-3130.
[17] 陳 超,明慶磊.泰和烏骨雞生理生化指標及其與血液流變學特性的關系[J].經濟動物學報,2004,8(4):205-207.
[18] 耿光瑞,劉海斌,劉 云.塞北烏骨雞血液理化指標的測定[J].特種養殖,2012(8):152-154.
[19] 陳 瓊,廖三賽.不同日齡雪峰烏骨雞血液理化參數的比較[J].特產研究,2004(4):26-28.
[20] 王 爽,侯水生,謝 明,等.不同鈣磷水平及維生素對生長前期北京鴨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及脛骨指標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10(11):1414-1420.
[21] 楊 鳳.動物營養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2] YOUNG V R,MARCHINI J S,CORTIELLA J. Assessment of protein nutrional status[J].J Nutr,1990,120(Suppl 11):1496-1502.
[23] 王宗偉,牟曉玲,楊國偉,等.日糧營養素水平對東北肉鵝生長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1~28日齡)[J].核農學報,2009(5):891-897.
[24] 劉珍清,王曉波,劉 穎,等.鵪鶉血清中脂類代謝相關生化指標正常參考值的測定[J].實驗動物科學,2012,29(5):33-36.
[25] OZEK K BAHTIYARCA Y.Effects of sex and protein and energy levels in the diet on the blood parameters of the chukar partridge[J]. Br Poult Sci,2004,45(2):290-293.
[26] 周玉香,呂玉玲,王 潔,等.血液生化指標在動物生產與營養調控研究中的應用概況[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