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士梅
摘要:設計類內容在現在的初中美術教材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設計類內容在具體課堂教學的實施又難度很大,因此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探究這部分內容,實實在在的讓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是我們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美術教學;抽象設計;創造力
美育是我國進行全面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美術課則是實施美育的一個重要陣地,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乃至創造美的能力。在目前的初中美術教材中設計類內容在整個美術課教材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
新課標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了四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
初中設計教學大致分抽象、具象與實用美術設計等幾大塊。抽象設計是一門基礎課,學好這段內容可以打好設計的基礎。抽象設計以不表現具象的形態為主,也不具備寫實的特性,而是從物體的本質的特性中概括出對人感官有直接沖擊力的形體。學生在設計中,會自由打開創造性的思維,隨意調動各種視覺元素,并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意圖來表達。這種訓練可以豐富學生繪畫表現的語言,是學生的繪畫更夫創造性。因此,抽象設計課在初中美術教育中具有它特殊的意義。
一、拓寬知識面,打開思維空間
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分別是智力的核心與最高形式,知識檢驗的積累則是二者的根本。處于知識爆炸的今天,各種知識的呈現、涌入速度不斷加快,要向引導、啟發學生產生“Good Idea”,就得先從豐富知識表像開始,為進一步的思維打好基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主動地抽出時間指導、帶領學生借助書本、網絡、媒體等各種手段積極地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二、審美、創造能力的綜合體現
抽象設計是通過高度的概括、提煉、夸張、理解使現實中的美轉變為藝術中的美,它以強烈的節奏和韻律,鮮明的藝術形象特征,給人以視覺與思維上的共鳴。學生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欣賞內容部分了解二十世紀的抽象畫派,體驗抽象畫派大師康定斯基如何以若干個彩色的圓向觀眾傳達情緒與形式的美;蒙得里安如何借助那些由縱橫線條組成的不規則的格子與閃爍的紅、藍小色點,使人聯想起百老匯的街道與爵士樂的節奏,而整個畫面就好似繁華百老匯街的縮影等等。通過名家、名作的鑒賞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經過欣賞,學生可以體會抽象設計的創造者將那些并非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在各感官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制作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正如布伯在《藝術的定義》中說:“想象的最高形態是一種從事抽象比例和諧的創作。”所以抽象設計的創意,是對學生創造力的一種最大的考驗。
美術教育思想家羅恩菲德認為,對于學生來說,“創造”并不需要成熟的技巧,但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感性自由,自由是創造性成長的前提。那么,我們的抽象繪畫設計訓練,給予學生的自由性勝過任何一種繪畫形式,當學生想表現自己的時候,創造性的成長就開始了。而學生創作的設計作品有時會與大師們的作品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大師們在創作詩的心態與學生作業時的天真、輕快感有著某種巧合,無疑,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非常珍貴的。
在抽象設計教學中學生的感覺始終是輕松的,他們充分利用點、線、面等基本元素,使一張白紙產生無數奇妙的圖形,用畫面的空間感、動感,以及視覺的沖擊力,使畫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正是審美與創造能力的綜合體現。
三、學生個性發展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初中美術新課標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
抽象設計教學不以統一的標準和模式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顯示自己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其他具象繪畫訓練有質的區別,學生在抽象設計訓練中學會了一種不同于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新的思維方式,學生的思維活動始終處于一種非常活躍的狀態中,這也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當然,學生每一件作品都因他們的認識,感受及審美趣味的差異而千差萬別,這也正顯示了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比如初中八年級課本中的《時間的“表情”》一課,要求學生走進生活,自己動手設計一個鐘表的造型。在這個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盡可能的帶領學生多角度、多渠道的了解現實中的各類鐘表,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從鐘表的功能、使用、擺放等多角度去思考,不是簡簡單單的就已習慣性的的時針、分針、數字為設計元素,而是更好地根據學生們天馬行空的創意去設計自己心目中的鐘表形象。
學生在美術課上的學習應是一個喜歡創新、學會創新和實現創新的過程。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機會無處不在,需要我們不失時機,機智地、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抽象設計在初中美術教材中的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于我們初中美術教育工作者來說,把握好這一部分的教學就顯得頗為重要了。只有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成功時,才能真正體現美術教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