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漢莉
摘要:物理知識以其枯燥乏味、難理解、涉及面廣的特點被許多學生和家長公認為自然科學學科中比較難的科目,也被老師列為教學“黑名單”,因為物理課上學生的聽課效率差,知識掌握能力低等等原因。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識應該起到鋪墊的意義,在新課改的改革形勢下,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當做是物理學科的敲門石,將生活中很多自然現象的產生原理進行總結教學,教學生用物理知識的角度來解釋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并且學會舉一反三,還要為高中物理以及更高學位上要求的物理知識的積累打下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趣味教學
目前,初中課本的物理知識大多具有很強的生活意義,老師授課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去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想辦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將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帶進物理課堂。
一、利用設施設備吸引學生注意
大多數學校老師進行教學的時候,都是學生規規矩矩的將課桌擺成一排,老師站在講臺上拿著粉筆在黑板上講寫,有時候會借助圖像掛圖來完成授教,但是隨著教學模式的改革,很多學校都將課堂改成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扎堆坐在一起,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在科學技術及網絡時代飛速發展的現在,很多學校都引進多媒體,在教室中安裝電視電腦一體機設備,老師只需要提前將需要講授的東西放到U盤里,插到電視電腦一體機上或者與網絡連接,就可以將課堂上所需要的視頻或者是文章資料實時下載,省去繁瑣的手寫環節。還有的學校在教室中安裝投影儀,把黑板換成白板,然后將電腦與投影儀和白板連接,實現共享,可以將想要寫的字通過配套的筆“寫”在白板上,通過幻燈機的燈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省去擦黑板的時間和粉筆灰造成的環境污染。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二、利用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
改善教學模式需要很多方面地改變,首先要從老師自身的方面來改善,第一,要求老師在上課時候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物理課堂上理論知識的講解本身就很枯燥,老師一板一眼的“照本宣科”只會增加課堂死氣沉沉的氣氛。如果老師講課的時候能夠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以及慣有的教學形式,采用多問“為什么呢”、“該怎么辦呢”等句式,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會注意到底是為什么,到底該怎么辦,這樣一來就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要求老師備課時多下功夫。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其龐大的知識體系不是一兩天就形成,每一個知識的背后都會有一些有意義的故事或者是發明,老師備課的時候多對這個知識背后的故事及發明進行研究,比如,講地心引力,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將牛頓被蘋果砸中的故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記住這其中的知識;第三,要求老師在授課方式上做出改變?,F代科技的發達以及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老師進行教學材料的選擇時,要考慮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比如可以選擇下載視頻或者是在上課時通過掛圖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了解,再通過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明白這個知識,掌握這個知識。第四,要求老師上課時及時與學生互動。學生上課時都會按捺不住想要說話的心,所以,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尋找有意義的知識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且要求學生將討論的結果與大家分享,或者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進行學生授課的方式,并且及時提出不足和錯誤的觀點,讓學生對知識有正確的了解。改變教學方式,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三、利用生活實驗吸引學生注意
初中物物理知識有很多是對生活現象的解釋,貼近生活,為了方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良好地記憶,然后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升高慢慢的增加知識難度。老師在上課時,要注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將生活中的現象帶到物理課堂上來,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解釋實驗現象來達到物理知識的傳授;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實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解釋;還可以引導學生能夠通過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自己發明實驗,比如,利用水和鏡子通過光的折射“制造”出彩虹,并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將一些簡單的危險系數不大的實驗在課堂上進行,比如,講電流的熱效應時,可以用一根電阻絲和銅導線串聯,并分別在兩條線的上面覆蓋上紙片,連接電流后,不久紙片會燃燒等等。用實驗的方式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初中的物理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是將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用科學的眼光解釋出來,初中的物理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傳授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多將生活中的現象帶到課堂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鍛煉學生學會自主研究,探究性地學習。要避免教學的枯燥,避免填鴨式教學,應該重視新課改大綱的教學要求,尋找新鮮的,有意思的話題來完善教學知識的內容,同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提高自己對于學生興趣開發的樂趣。
通過這一例題的求解我們可知,只要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所有物理習題的解算都是對其相應物理量真實情況的近似求解,因此將近似代入法應用到某些物理題的解算中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感悟物理中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實質意義。
四、結論
通過文中的例題分析,不難發現解物理題同數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均要求學生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鑒于此,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育,使其擁有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以便在解題中能夠靈活適宜地進行選擇。除此之外,物理教師還必須注重課堂教學效果,盡可能為學生創建多樣化的教學環境從而達成對其學習興趣與學習潛力的最大化激發。同時讓學生充當課堂學習的主人,培養其探究思維與創新思維,讓學生善于發現且敢于提出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從而為物理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