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顏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改革必須是立足于學前教育專業全體學生而設計,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力爭使學生達到鋼琴課的課程標準所制定的目標。本文主要就學前教育鋼琴課教學現狀、鋼琴課程教學目標的科學設置、學前教育鋼琴課改革措施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課程;教學;改革
一、學前教育鋼琴課教學現狀
鋼琴教學在學前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音樂基礎弱
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普遍不高,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根本未接觸過專業的音樂教育,零起點學生比較多,對于鋼琴來說更是如此。一些同學雖然有簡單的音樂基礎,但但由于中斷了學習,使得技能基本淡忘。這就導致學生的音樂素養比較低,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比較的欠缺。
(二)鋼琴練習時間較短
對于學前教育學生來說,鋼琴是必修課。由于幼兒教師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鋼琴只是其中的一項,眾多的課程使得學生無法抽出更多的時間用在鋼琴的練習上。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低
大多數學生選擇學前教育專業是為了能夠在畢業后找到好的工作,并非是出于對音樂的興趣而來學習的。另外,由于大學生都已經成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對慢了許多,手指的靈活性也不高。對于鋼琴這種技術性比較強的學科來說,更是有抵觸心理。由于態度不積極,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差。
(四)缺乏較高的自信心
學前教育的學生都是大學生,已經超過了學習鋼琴的最佳年齡。由于骨關節都已經定型,手指已經不是那么靈活,再加上識譜比較慢,心理素質比較差等各種原因,導致學生缺乏學好的自信心。
二、學前教育鋼琴課程教學目標的科學設置
(一)鋼琴課程的梯度
為了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技能需要,我們在鋼琴課程設置中,要充分考慮到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情況。
1.鋼琴鍵盤基礎課
鋼琴教學是要經過不斷訓練的,要熟悉鋼琴的演奏特點,練習手指的靈活度,讓學生切實掌握鋼琴彈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鋼琴鍵盤基礎課是鋼琴課程中的基礎部分,后續的課程設置要建立在鍵盤基礎練習的基礎上,所以要在入學開始一直到畢業都貫穿其中,不斷地加強彈奏技能訓練,為后續的課程打下基礎。
2.樂理類輔助學科
樂理是“音樂理論基礎”的簡稱,包括讀譜記譜以及和聲、調式調性等內容,通過對簡單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用以提高對音樂的感受性,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對音高及樂譜的理解能力。音樂理論類的課程還有和聲、曲式分析、指揮、欣賞等,這些課程可以作為選修課來開設,從而極大地豐富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構建完整的音樂理論知識結構,拓寬學生的視野。
3.鋼琴即興伴奏
學前教育教學工作中,帶領幼兒學唱歌曲的課程較多,這不但需要幼兒教師有嫻熟的彈奏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即興伴奏能力。兒童歌曲大多短小簡單,旋律活潑明快,教材中一般沒有給出伴奏旋律,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自行來進行兒童歌曲的即興伴奏。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鋼琴演奏能力、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的能力、配置和聲的能力、伴奏音型、伴奏規律的掌握能力。在具備了這些音樂知識的基礎上,要積極進行實際配伴奏練習,嘗試多種伴奏音型和伴奏規律,找到最適合自己彈奏的伴奏方式。正確處理好一首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聲的伴奏音型,使其有一定變化,更富于張弛的韻味。另外,即興伴奏還要不斷嘗試移調的練習,熟悉各個調的音階排列。
(二)鋼琴課程的層級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鋼琴基礎參差不齊,在教學中不能按照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基礎的學生,分層級來對待,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雖然教師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學上一定會收效顯著。分層級進行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成績評定上都區別對待。通過層級式的教學,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學習目標,不會因為程度差異太大而產生厭學甚至是放棄的心理。合理的層級考核方式也讓學生減輕了學業上的壓力,只要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績。
(三)鋼琴課程設置的維度
鋼琴課程設置的維度主要是從教學內容上來考慮,明確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與其他專業鋼琴課程之間的區別。區別在于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材的使用上。同樣的鋼琴基礎課,學前教育的教材要和其他專業有所區別,選擇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的、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更要體現“教學形式的最優化”,遵從教育教學規律,培養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
三、學前教育鋼琴課改革措施
(一)加強鋼琴教學大綱的建設
一是加強鋼琴教學觀念的更新。這是確保鋼琴有效教學與實踐的思想保證。二是加強鋼琴教學大綱的建設。這是確保鋼琴有效教學與實踐的行動指南。三是動態地精心設計教學計劃。這是確保鋼琴有效教學與實踐的目標任務。
(二)豐富和完善鋼琴教學的內容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音樂教育,對于身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鋼琴訓練過程中,有助于促使學生自身的思維想象力不斷增強、促進學生在審美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推動學生自身人格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在鋼琴教學中,教師理應根據適用于幼兒教育的實用性特點組織鋼琴教學,根據教學的實踐性原則安排學生的見習或實習;落實鋼琴教育的宗旨:加強對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教育,大力開展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綜合實踐能力的錘煉;努力從鋼琴教學大綱、鋼琴的教學模式、鋼琴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等方面開展深入細致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以造就學前教育的實用型人才或實踐型人才。
(三)加大鋼琴教學實踐或見習的力度
一是實施互動實踐型教學模式。以培養“能彈會教”、“邊談邊唱”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為目的,把鋼琴教學與幼兒園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幼兒園多次“學以致用”的見習教學中不斷體驗、鞏固、反思、完善與提升,在互動實踐型的教學模式中達到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二是開展模擬情景實踐教學或展演。為了突出教學的真實性,中職鋼琴教師的教學可以模擬幼兒園音樂課的場景。由每小組選派學生模擬老師進行彈奏,其他組員扮演小朋友作律動。為學生提供仿真的職業場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彈自唱的能力,也可以進一步鞏固鋼琴的技能。
參考文獻:
[1]淺談俄羅斯的鋼琴重奏[J]. 李旻蔚.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 . 2011(02)
[2]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高效課堂探索[J]. 黃細英.湖南師范大學 .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