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新巖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達到最好的教學目標,是現階段每一個老師的責任。課堂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場所,也是教師能系統完善地講解知識的主要途徑。數學學科貫穿整個教育生涯,對小學數學教學加以優化,能夠為學生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闡述小學數學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優化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最重要的是讓教學落到實處。因為小學生特殊的年齡階段,較難管理,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要明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能想到并實施合適的方式條理地管理學生,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保證小學生的成績乃至各項素質的發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傳統落后
很多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仍然采用老舊落后的教學方式,不能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而是在上課時以自身為課堂中心,學生不能主動汲取知識,全靠老師被動灌輸,這樣的“灌輸式”學習對學生不但起不到積極的作用,還可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問題越來越多,老師也心浮氣躁,導致學生成績一落千丈,這種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小至學生數學成績得不到提高,大到學生的思維方式得不到鍛煉,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埋下更多陷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甚至不進行自身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教師的課堂起不到應當的重要作用。
(二)學生自身學習效率低下
小學生的普遍問題是自制力不強,不能夠在課堂上控制自己專注聽課。如果教師的授課方式不得當,會進一步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很多小學生對外界誘惑難以抵制,不能夠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多加提醒,能夠隨時隨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另外,學生在課下玩心較重,不能夠按時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在課下不能夠落實,掌握的知識不夠牢固,不能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導致數學學習逐漸變差。還有教師的課后引導復習中也難免存在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學生邊學邊忘,測驗中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的建立做不出相應的貢獻。
二、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改進現代化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不能再采用古板落后的教學方式,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及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灌輸式教學。要積極改革創新,采用新型教學方式,摒棄傳統教學中死板的方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從被動吸收知識變為主動吸收,提高學習的效率。另外,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玩心較重的特征,將玩帶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把注意力放到課堂上,更高效地學習。另外,教師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去教學,能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測驗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課堂上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把當堂內容吸收理解,不能自顧自的講課。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乃至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二)實行有效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生因為其年齡階段的特征,自控能力差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才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恰當的方法把學生吸引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教師要抓住學生對外界事物具有極強好奇心的特征,在教學中善于觀察,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融合到教學中去。例如,可以將當下興起的多媒體式教學融入到課堂中,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像動畫、視頻等大量的素材,既可以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又能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去,不被課堂之外的其他事物所干擾,讓學生真正專注于學習。不僅如此,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極其重要,教師要用合適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課堂中去。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學習方式去學習,讓學生不僅能做到在課堂上吸收知識,而且要在課堂之后采取合適的方式讓學生做到課后復習,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師要在課后的復習階段采取相應的措施吸引學生落實課后復習,另外要讓學生采取正確的方式復習,少走彎路,提高復習的效率。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復習成果加以檢測,并且能夠根據檢測的成果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加以彌補,實施針對性教學,促使學生進一步發展進步,達到更高的層次。
三、結束語
總之,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作為一門特殊學科,是必須跟隨時代作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當代小學生更好的發展。這就要求廣大教師作出不懈努力,采取適當的方式,不斷充實自我,優化教學方式,巧妙設計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數學教學質量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