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利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已逐步進入青春期,他們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能較好的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但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學會方法,發展體力和智力,驅散疲勞和煩惱。真正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尤存”。那么,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呢?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
一、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一)教師轉變觀念、體現為學生服務的教育觀念
現代教育倡導“以人為本”,而以往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采用灌輸方法,一切以教師說了算。已經無法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嚴重妨礙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發揮,與現代教育理念相違背。正是在“二期課改”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之前應了解學生喜歡什么?喜歡怎樣的教學環境且學生之間可以共同參與課堂教學與教學目標的制訂,甚至可以參與教學進度與制度實施,只要學生喜歡教師就應該滿足他們的需要。
(二)樹立學生自信心,敢做課堂主人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課堂教學。用和藹可親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育學生課堂是他們的,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他們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只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參加體育的興趣,能讓學生“想學”、“敢學”、“樂學”的方法教師都應該主動接受,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主人,讓他們在體育課堂中能品嘗體育的快樂。
二、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要想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就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改進教學方式,以豐富的、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各種情景,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使學生親身體會角色的樂趣。這樣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籃球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各種游戲活動,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二)采用競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初中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年齡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中開展競賽,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多種競賽方法,比如男生與女生的對抗賽,小組對抗賽等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課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體育運動中享受到勝利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現代教學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體育課堂,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教學內容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像,給學生很大的感官沖擊,使體育課堂教學發生深刻的變化。
三、激發學生個性,體驗練習快樂
(一)多器材教學,品嘗練習的快樂
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興趣也各不相同,教師在課堂中應重視學生個性傾向,把選擇權讓給學生,就是學生有權在課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和器械練習。一般而言,學生從事自己所喜愛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運動項目,如男生喜愛足球、籃球、乒乓等一些競賽項目,而女生則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繩等文雅的項目,這樣學生不僅接觸器械時間多了,而且運動量也同步加大,練習的意識加強了。學生練習興趣高漲,教學氣氛活躍。自己做主。滿足需求。
(二)改變練習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悅
有人曾這樣說“如果教師給學生都是具體的東西,規范的東西,那么學生就沒有創想了”,故而,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利用場地器材進行各種變化和組合進行練習,以此來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障礙賽跑游戲中,教師可以利用墊子、健身棒、短繩等來作為障礙物,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從新對障礙物的次序進行重新組合來縮短比賽的時間。通過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有的組把四個障礙物交換了位置,有的改變障礙物的形狀等,在比賽中品嘗創新和成功的快樂。
(三)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材施教
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體育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事先了解學生的情況,盡可能的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教育。同時,不同年齡階段,體育基礎、健康狀況、接受能力都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差別較大。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方面,即要指導課程的一般進度,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注重個別教育,這樣才能因材施教。達到預期效果。
四、利用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心理快樂
(一)正確優美的示范,消除心理障礙
教師正確優美的講解與示范是一種最直接、最實用的教方法。根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學特點:他們的第一信號發育比較完善,而第二信號系統發育比較遲緩,學生對直觀形象的事物特別敏感,且他們天生模仿能力很強。為此,我們可以通過熟練、輕松、優美的示范來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讓他們躍躍欲試,同時還能消除學生對練習動作的恐懼心理。例如:在“單杠后擺下”動作教學時。由于是學生初次嘗試練習,為了避免產生恐懼心理現象,教師可先進行規范、優美的示范,從方向、部位、時間上讓學生仔細觀察。既有利于學生直觀模仿便于加深對動作的理解以及容易掌握動作,使他們體驗體育鍛煉的快樂,又有利于學生消除恐懼心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場地器材合理布置及色彩的運用
場地器材的合理運用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它不僅體現教師資力的內涵也能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讓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激發他們練習的欲望。課堂中教師可以把體育器材布置成學生熟悉和喜愛的圖。如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給學生清新的情境和直觀的感覺,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除此以外,還可以在器材上涂上各種不同的顏色,利用色彩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課前產生興奮的感覺,有利于學生主動參加鍛煉。
綜上所述,興趣是推動學生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素質,完善評價體系,以便不斷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直接和間接興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且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為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