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水平的要求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如何增強體質也成為了大眾所關心的重要話題。中職學生作為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重要儲備人才,其身體素質與體育理念的培養直接關系到社會發展進步。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終身意識,并不斷進行教學與實踐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以下,本文從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探討有效進行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體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
社會的不斷發展帶動了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主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發展培養優秀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在關注學生專業素質與技能培養同時,也要基于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策略的進行終身體育意識培養,促使中職學生樹立科學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更好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一、中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意義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終身體育意識是一種先進與完整的體育概念,是引導中職學生終身接收與進行體育鍛煉的推動力。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體所呈現的身體特征也有所不同,中職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身體狀態變化極大,心理上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因此,針對中職學生的這些身心特征開展體育教學不僅要有科學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選擇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促進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中職學生處于身體發展過程中,通過合理與健康的體育健康教育指導可以促使中職學生獲得更加健康與積極的發展。同時,中職學生在校接受教育時間較長,這也對其鍛煉時間提供了有效保障,一些學校的體育資源可以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良好支持,為學生體育意識培養做出了實質的保障。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進行體育意義灌輸更加符合中職學生的發展特征,也使終身體育意識更加高效。
二、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基于學生主體地位進行體育能力培養
中職體育教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兩個部分,其中理論知識教學是讓學生更好掌握體育的特性,掌握正確的體育知識,為實踐能力培養打下基礎,而實踐能力教學是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實際提升,在鍛煉中掌握正確的方法與技巧,獲得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的提高。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既要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指導,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進行有目的的體育訓練,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動機等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基于社會發展現狀,進行體育休閑課、專項提高課以及多種形式的項目選擇課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使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激發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并獲得參與的樂趣,促進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二)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
中職學校體育教育在關注學生體育能力教學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鍛煉意識與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將常規教學與自我鍛煉能力進行有機結合,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并重點強調體育鍛煉對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意義,能過多種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體育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某項運動的次數、強度、動作等進行觀察,指導學生正確的鍛煉方法,培養學生自我糾正的能力,使學生在自主的鍛煉活動中得到身心的發展,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發掘鍛煉的樂趣,逐漸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與習慣。
(三)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教師在體育課程中為體育教學目標而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與方法即是體育教學方法,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體育教師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趨勢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教學設計。如在體育教育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講解示范,對體育運功過和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行演示,或者將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錄像,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運用一些最近較為流行的運動APP自主進行課后鍛煉。除此之外,針對中職學校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可以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設計,如文秘專業此類需要長時間坐姿工作的專業與女性專業特點較強的專業,可以開展羽毛球、體操、舞蹈方面等符合女性特征的項目教學與訓練,對一些工程專業需要進行戶外作業,工作難度較大的專業,則可以選擇進行強度較大的足球、戶外拓展、與豐富多樣的體能訓練,使不同專業學生基于身體特征與就業方向進行相應的體育能力鍛煉。總之,通過現代教學手段的有效應用,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選擇,將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得到激發,從被動鍛煉轉變成為熱愛運動的意識,獲取更多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在步入工作崗位后可以更好適應社會發展趨勢。
(四)豐富競技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中職階段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理,且自尊心較強,針對中職學生這一個特點,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凸顯體育運動的競爭性與趣味性,與學生的心理特征相結合,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并持續保持參與運動的興趣。在中職學校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賽、田徑賽、健美操比賽等,吸引學生充分參與到這些競賽過程中來,并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成功或者失敗的體驗,感受到團隊的力量,使其運動技能與體質得到增強,并形成終身接受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理念。
(五)改革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健康體育態度
終結性的體育課堂評價方法顯然并不適用于現代中職體育教學,這種忽略學生參與過程的評價方式只能對學生身體能力進行判斷,而不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進度進行反饋。因此,新時期下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應當進行優化,以綜合素質提升為主要評價方法,在關注學生運動能力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態度、發展進步,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體育態度,從而形成正確的終身體育意識。
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在落實素質教育同時,也要基于職業學校的教學需求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就業實際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在不斷創新與優化教學方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使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與潛能進行有效激發,使學生高架橋好適應社會變化,自覺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并形成科學的鍛煉習慣與能力,使中職學生在步入社會成長為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瞿正偉. 武術課對中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周鵬.終身體育思想視角下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0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