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陽
摘要:美術是一門輔助學科,甚至被認為只是一門特長化的學科,但是,對于學生的發展和個性發掘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以上所說的當然只是其中一部分關于培養學生個性的策略,還有更多有效的方法有待大家進一步討論與參與。
關鍵詞:美術;個性;創新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太過死板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單純地給學生出一些命題作業或課堂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局限在各種規定的圖形里面,失去了自己的想象,這樣的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授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壓抑了他們的思想和想象天賦。這種教學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存在,無法實現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
(二)缺乏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很多教師往往不重視這一點,在課堂上缺乏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無法實現。所以,掌握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美術教育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實體教材的運用太少
美術教育比較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講,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困難,因為他們的思想還沒有發育完全,對很多東西的想象力還不夠。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幾乎不會用到實體教具,學生很難想象出立體圖形,這對小學美術的教學形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營造自由課堂氛圍
課堂是小學生每天學習的重要場所,課堂時間如果可以充分運用起來,那么一整天的學習質量就可以得到保證。小學美術課程的時間是極為有限的,因此,老師在美術課上應該讓時間實現其價值,這樣才不算浪費。美術是極具創造性和想象力的,小學生恰恰處在一個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極其豐富的年齡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如果能將美術作為一項興趣保持,那么不管以后是否可以成為一個專業的美術工作者,美術也將為其生活增添色彩和魅力。所以,在小學美術課上,老師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課堂氛圍,這不僅符合美術本身的自由性,還可以讓學生充分享受在美術課程中。
以一年級美術教材中的第一課為例,第一課是“大家一起畫”。很明顯這一課的內容主旨就在于讓學生進入美術課程的狀態,走近這門科目。那么,面對一群一年級的學生如何讓他們感受美術課的趣味并喜歡美術課呢?老師不妨先讓學生熟悉各種繪畫工具,然后讓他們自由發揮,在畫紙上盡情勾勒自己腦海里的東西。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充分享受課堂時間,并在課堂上逐漸發掘他們的個性。因為進入小學之后,學生就必須熟悉規則、熟悉制度,美術課就應該相對地尊重他們的天性,這才能充分釋放他們的才能和想象力,完善自己的個性。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形式大多數都是老師在講臺上按照教材上的內容一味的講給學生聽,很少給學生動手的機會,也不重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如何,就更不會關心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小學美術教學,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老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也可以借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美術的魅力。舉一個例子,教材中“花兒朵朵”這一內容,老師在上這一課時不妨帶著班里的學生去觀察校園里的花朵,而不是坐在教室里面講花朵應該是怎樣的,然后,回到教室再帶著學生進行手工裁剪花朵。這樣既帶著學生進行了實地考察,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再比如說,課本里還有“恐龍世界”這一內容,老師在上課時不妨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恐龍的視頻,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恐龍的形象和具體的生活狀態,相比老師口頭解說和課本圖片展示,多媒體的立體呈現更具傳達力和表現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展示自己想要描繪的恐龍應該是怎么樣的。
(三)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培養和提高創新意識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引導,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要求太高。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地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在繪畫時能夠放下約束,能夠充分地展開想象,自由的發揮,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對世界的認知。
由于小學生具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意識,因此在繪畫時會表現出不拘一格的特點,能夠大膽使用各種顏色和圖案。而小學生的想法也是天馬行空,往往表現出大人們常常忽略的場景,使的學生的畫作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為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學生繪畫過程中美術教師應該抓住這一特點進行鼓勵并加以適當引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頻繁的干預小學生的自主思維,在美術課堂中要給學生足夠的實踐和空間進行獨立思考。
(四)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中多學科交叉教學,綜合性的教學,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單調的繪畫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創造性的教師會結合現代技術給學生帶來全新的信息。同時教師的前沿性有利于教師接觸新的知識,新概念,提升教學的質量。很多學生在美術繪畫中,有時不知道怎么繪畫,有時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美,就會失去對美術的興趣,繪畫技能的鞏固有利于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有所提高?;A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小學美術課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扎實的基本功和繪畫技巧有利于學生對美術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五)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對于學生而言,被動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嘗試等方式來發揮個體的創新意識。問題意識的形成有利于學生自自主學習能力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意識主要指學生具有自己探討、積極思考、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等自覺的心理活動,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有內在的關系,創新精神就是“對問題意識的一種比較全面的闡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
(六)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
小學美術課本上的知識和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是有限的,光依靠在課堂上講解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小學美術老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也可以通過小組的合作,在課堂內或課外進行研究。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體驗來獲得更多知識,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有:采用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培養和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