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占生
摘要:初中化學知識當中具有大量的抽象理論和概念,也有很多需要學生記憶的元素化合物以及其他化學術語,從而使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并且在化學用語的使用以及化學實驗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規范現象。對此,教師要注重在化學教學中使用規范性的化學語言,在化學實驗操作方面也要按照一定的規范和標準,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和錯誤的操作步驟,為學生進一步的進行化學學習奠定基礎。本文從目前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現狀角度出發,進而探討初中教師實行規范教學的策略,初中化學教師只有加強應用、確保規范,重視總結、提升教學的效果,同時使用規范的化學用語才可以真正實現規范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規范教學
作為一門必修課,化學在初中教育整體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化學教學在實驗的前提下,鼓勵初中生探究化學問題,借助實驗鍛煉學生良好的觀察、創新能力與科學探索精神,能夠讓初中生更直觀地探索與驗證物質的化學性質及變化規律,從而推動提升初中生的整體素養。鑒于實驗屬于初中化學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化學教師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與個性特征等規律,選擇合理、規范的教學內容與實驗方案,主動積極地尋求改進與突破。
一、目前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現狀
(一)學生操作能力與教師實驗素質比較差
有些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當中無法合理地控制實驗,缺乏嫻熟的操作,特別是在復雜的實驗環節中假如產生了問題,不能當即選用其他方法改進實驗,而是直接放棄,化學實驗的設計與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較長教齡的教師慣性認為只要觀看幾段錄像或者演示實驗,同樣可以獲得相同的實驗知識,所以并不將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甚至告訴他們中考僅僅考查幾道實驗題,只需要記憶和背誦相應的實驗原理與步驟,這樣便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初中教學中沒有給予實驗教學足夠的重視
初中化學學科與物理學科一樣,在知識講解上都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于相關的化學反應和化學現象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所以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仍然按照課本進行相關化學實驗講解,不帶領學生去實驗室進行相關知識的實驗。初中教師將主要的重點教學內容放在了學生考試技能地學習上,雖然讓學生的分數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初中教師實行規范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應用,確保規范
根據遺忘規律,為了將記憶的知識不斷的保持和強化需要反復復習,還需要加強應用,從而在深化理解的過程中,強化化學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象。例如,在化學課開始的5分鐘內,教師可以就學生上節課學習到的化學用語進行提問,并讓學生默寫重點的化學知識,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記憶;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墻壁的顯眼位置張貼初中化學常用的化學方程、化學式等,用反復再現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強化。學生進行化學用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實踐應用,將其用于表示物質構成、表示化學反應等,并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增強記憶,深化對化學用語的理解,提高其使用的規范性。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將化學用語用于表示化學反應和物質,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形象直觀的物質以及化學反應和抽象的化學用語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在教學實驗當中教師同樣要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步驟,在實驗開始之前必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在實驗過程中無論是加熱還是通入氣體都要確保操作的規范和安全性,同時也要注意實驗中尾氣不能隨意排放在空氣中。
(二)注重總結,提升教學的效果
初中化學用語具有集中性和復雜性的特征,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要注重采用規范教學法,引導學生對規律進行總結,從而為學生排憂解難,提高學生對化學用語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第一,在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式時,教師可以從物質分類著手,使學生逐步掌握單質、化合物的書寫規律,為規范化學教學打下基礎。單質大多可以用化學符號直接表示出來,只有極少數的氣態非金屬單質要按照物質構成書寫;在用化學式表示化合物時可以遵循正價在前、負價在后思維原則,之后可以根據化合價完成最后的書寫。教師在規范教學中可以告知學生:化學式的書寫需要確保規范同時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能夠靈活的運用和掌握化合價以及元素符號,那么經過反復練習之后就能夠輕易的用化學式表示物質了。第二,在化學符號當中數字所處的位置不同,那么它的含義也不相同,有效掌握不同位置數字所表示的含義是極其重要的,從而使學生明確:數字在化學式前面表示分子數量;數字在離子符號前展示離子數量;數字在元素符號前表示原子數量;數字在右下角表示分子中有多少個原子;數字在右上角表示離子帶電荷,學生在明確數字的含義之后在使用化學用語時也會更加規范。
(三)使用規范的化學用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確保規范教學就必須運用規范性的化學用語,即化學方程式、化學式、化學元素符號、離子符號等。其中前三種符號關系密切,并且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種化學符號都有其豐富和獨特的內涵,并不僅僅是數字和字母的組合,也不是需要借助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和記憶。它們和化學性質、物質組成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在學生接觸和學習化學式前需要首先牢牢記住化學學習中常見的元素符號,同時還要知曉物質的組成結構等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化學式也是一個具有內涵的化學符號,并且能夠表示物質構成。
結束語:初中化學教師規范教學是幫助學生規范化學用語和實驗操作的重要保障,教師在課上有意識地規范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化學語言使用方法和實驗操作步驟,才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化學思維習慣,使學生掌握化學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要合理調整教學方法,進行規范的化學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化學知識和瓶頸,深化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凌萍.初中化學中對比探究實驗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范建軍.初、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銜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3]吳文華.找準問題針對指導有效提高———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師教學能力的實踐[J].新課程學習(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