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嬌 樊文霞
摘要:框架剪力墻結構由于其具有穩定性和強度較高的優點,被廣泛的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合理運用,可以使復雜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變得更加簡單,不僅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還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性能。由于建筑工程的結構日益復雜,在框架剪力墻結構運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較多難題。本文對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了概述,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探討了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性能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施工技術
一、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的概述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建筑工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是使用混凝土墻板作為結構的梁柱體系,利用剪力墻承擔工程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的一種建筑,具有比較大的剛度,空間的整體性良好。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由剪力墻結構和多種框架結構共同組成的一種承重結構,具有空間布置靈活、施工方便、抵抗水平荷載能力高等方面的優點,是目前建筑領域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結構體系。
框剪結構在現代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具有很多優勢,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兩個基本優勢:第一個是為室內裝潢和設計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第二個是剪力結構本身的剛性以及防側力性較好,有利于提升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
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由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共同構成的一種結構,是由兩種結構不同的抗側力形成的。因此,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傳統剪力墻結構和框架架構的一個綜合結構體系,由于下部結構剪力墻的抗拉結構高、墻體位移小,可以承擔大部分的水平荷載,隨著外部荷載的不斷增加,剪力墻的位移也會不斷增加,結構會逐漸呈現出內收的趨勢,剪力墻按照水平剪力變形的原理進行處理,并對負擔外的附加水平力和水平力進行綜合分析,使剪力墻上部形成了比較小的結構剪力,保證了工程質量的施工安全。
二、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分析
(一)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情況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組成較為簡單,主要包括剪力墻和框架,具有較強的水平承受能力,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會隨著框架的彎曲而變形,在建筑工程下部的框架剪力墻結構一般發生位移的可能性較小,即使發生位移,位移量也較小,與傳統的建筑結構具有很大的不同。框架剪力墻結構區域外側,結構上部分產生的位移量相對較大,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能夠內收,其形變受剪切方向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不但承擔了外部荷載的水平力,還承受了剪力墻拉回的附加水平力。因為這個特征的存在,框架剪力墻結構和地面能夠看作相互垂直的懸臂梁,變形上大下小。
(二)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特征
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的特點,對框架和剪力墻結構的剛度比例進行明確,提升框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從而提升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另外,應該在對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框架剪力墻結構系統進行設計,從而合理的確定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級。
(三)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剛度特征
一般情況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反應和框架結構的受力反應完全相同,當基底的彎矩達到20%時,框架的剛度會發生變化,應該根據此時的情況設置相應的抗震等級,如果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彎矩達到80%,框架的剛度會降低,在此時,應該對結構進行及時強化,從而實現減震的目的。
三、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技術
(一)連梁剛度
框架一剪力墻的連梁剛度可以降低,規范規定不宜小于0.50。必要時可以降低連梁高度,通過減少剛度而降低內力。針對抗剪強度不夠的現象,連梁跨高比應該合理保持在4~6之間。當某幾層連梁的抗彎超筋時,可以降低不超過20%的彎矩設計值,并將其余部位的連梁彎矩值提高20%,以補償減少的彎矩,從而滿足平衡條件。
(二)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重點部分,與結構的強度、抗震性能存在直接的聯系。例如:某商務辦公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71.400m,占地面積為34652.89m?,高程為52.350m,該建筑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與剪力墻的抗震等級均為二級,重點分析該辦公樓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該辦公樓非常重視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確保建筑工程達到標準的抗震等級,由此針對框架剪力墻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提出兩點注意事項,第一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禁止配合比例出現問題,以免框架剪力墻結構性能變低,降低結構風險;第二是規范澆筑順序,該辦公建筑在框架剪力墻的混凝土澆筑中,先澆筑強度、等級比較高的結構項目,再安排低等級的澆筑工作。
(三)鋼筋施工技術
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鋼筋施工技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由于鋼筋是框架剪力墻的結構基礎,所以建筑工程嚴格規范鋼筋施工技術的應用,加強施工技術的控制力度。分析鋼筋施工技術在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兩個要點,如:箍筋框架施工技術,施工人員按照框架剪力墻實行現場放樣,使用梯形格筋固定箍筋框架的位置,預防框架位移或變形;梁柱節點位置的施工技術,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鋼筋用量比較多,增加了梁柱節點的數量,使用計算機繪圖軟件,熟悉掌握框架剪力墻梁柱節點的數量和位置,標注在繪圖軟件內并制作1:1的模板,根據模板上梁柱節點,指揮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現場操作,提高施工行為的實踐水平。
(四)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中,注意區分內外模板的長度差別和使用差別,內側模板比外側模板的長度短。與此同時,在模板貼近墻體時,為了保證墻體不受損傷,在木板與墻體的間隙之間應該墊上海綿,從而使得整個墻體在緊粘模板的同時保持完整。模板澆筑之前,必須深度清理,保證模板的清潔整齊,并且針對模板進行修正,為模板的澆筑打下基礎。諸多建筑施工的案例表明,內側模板在木板澆筑中時常出現偏移的現象,為了有效防止模板的偏移現象在實際模板施工中在內側模板中放置一個短鋼筋頭,能有效保障內側模板的固定,進而使整個模板澆筑順利。吊裝墻模技術的專業性要求高,技術施工中對模板澆筑整體效果影響較大,需要仔細施工,保證鋼筋和墻模之間的必要距離,對吊裝的安裝應該準確把握,不僅從安全精確的角度出發,也要充分考慮美觀性和科學性,為整個樓板的安全穩定奠定基礎。
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結構體系日趨增多,其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建筑工程中常見的、使用最廣的承重結構,它是由多種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共同構成。其可以增加建筑的穩定性,節約建筑的建造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廣泛的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王勇.關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探析[J].民營科技,2014
[2]張航.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J].門窗,2014
[3]陳久鑫.基于本體的建筑結構設計案例表示與檢索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