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威
摘要: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長期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與目標得到改變,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已經逐步成為初中數學的重要目標?;诖耍疚脑诖藢Τ踔袛祵W探究式學習的實踐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數學;探究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搜集和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取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體驗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那么,如何更有效地促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認識。
一、角色的轉變
教師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首先改變教師的意識,讓教師深刻認識到探究式教學的核心與內涵。具體說,探究式教學與傳統初中教學的模式、方法和理念都有極大的區別。后者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從主觀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而前者卻正好相反。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究,并建構知識,提高能力。
因此,教師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其首要任務就是要進行角色的轉變。一方面,教師需要從單純的師者身份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換言之,教師不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學習方法的教導者。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學生的探究學習中對學生仔細觀察,對學生遇到的疑難點進行匯總,并在課堂總結中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講解。
另一方面,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成為具有自主意識和自主思維的學習者。在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與能力,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探究,其所獲得的認知是理性的,所取得的教學成果也更明顯。
二、為學生制訂明確有效的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課程提倡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通過學生的自我探究學會學習和掌握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授某些知識點之前,可鼓勵學生先根據自己的實際將問題細化,然后再試著解決問題,這中間就是一個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案例2:《能追上小明嗎》
1. 這道應用題的已知和未知是什么?2. 這道應用題屬于我所學過的應用題中的哪類問題?3. 如果是我所熟悉的應用題,這類問題有哪些基本量?我應該回憶一下我以往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如果是我不熟悉的問題,我想我可能會用什么方法來解決?4. 給你一個提示,列方程解應用題首先要找等量關系,你找到了嗎?還可以從哪些角度找等量關系?其中最簡便的是哪種?5. 我檢查我解的方程是否正確?
實踐證明,學生通過這樣的問題單訓練,在理解和掌握知識上有了較大的自主權,對課本處理上也得心應手了,并從中體驗到了自主探究帶來的樂趣。
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意識到明確有效的教學任務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與基礎,教師只有為學生制訂更科學有效的教學任務,才能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探究方向,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與質量。
因此,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結合教材內容制訂教學任務。進一步說,教師為學生準備的教學任務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需要學生花費一定的精力并啟發自身的思維才能夠得到答案。以“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教學為例,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探究什么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或者常見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這樣的任務學生僅僅通過閱讀教材就能夠得到答案,根本無法啟發學生的思維,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探究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特點。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對比幾種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提高,同時通過對比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又如,在“一次函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講述一次函數的性質與定義后,要求學生探究一次函數的實際應用,并嘗試繪制一次函數的圖象。這種具有深度的問題需要學生運用自己的綜合素質去探究與摸索,能夠讓學生在探究中建構知識并提高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逐步養成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
三、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
此外,教師要保證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質量就應該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指教師按照某種標準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與基礎制訂更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使更多學生能夠在探究中獲得真實的提高,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例如,教師在“勾股定理”這一刻的教學中,針對高層次的學生,教師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對更深層次的數學領域進行探索。因此,教師為高層次學生制訂的教學任務可以是證明勾股定理,并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進行推導。而針對低層次的學生,學生的能力與基礎相對較弱,還無法對深層次的數學領域進行探索。因此,教師的首要目的是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使其能夠拉近與高層次學生的差距。因此,教師可以要求低層次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勾股定理的性質,并將其靈活應用于實際數學問題的解決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換言之,在分層教學的支撐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才能迎合學生不同學生的基礎與能力,能夠適合更多學生,使全體學生獲得真實提高。
總的來說,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面否定與創新,它能夠引導學生獲得更深刻的認知,同時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完善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實踐進行總結與交流,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與建設,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