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敏 張學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我國現今的建設項目開展前均是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來保障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的合法權益,同時在雙方自主同意下合理分攤責任風險和權益,故由此可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質量問題對整體項目后期流程步驟的有序展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促進建設工程得以順利竣工的重要保障。本文筆者現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大體闡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需注意的常見問題,為今后建設工程施工流程工作的有序展開提供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問題
引言
建設工程合同是我國經濟市場不斷完善的產物,是施工企業和建設單位為了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明確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二者進行一定約束而簽訂的相關法律文件。合同也是二者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基本行為準則。依據簽訂合同中的內容,施工企業完成建設單位交予的建筑工程建設需求,同時開發商依照合同中的規定為施工企業支付一定的工程款項。不斷的加強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能夠依靠法律的武器對二者的利益進行保護,同時也使得雙方具有履行合同的意識,對于維護我國建筑市場的秩序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一、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概析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包括項目立項、項目招投標、合同簽訂、合同執行監控、合同變更管理、合同費用管理、合同驗收和收尾處理等,而且具有法律關系復雜、條款繁多、變更多周期長等特點,因此不易管理建設工程合同,必須相關人員認真、負責的對合同進行高效管理從狹義角度而言,合同管理指的是在程建設合同關系形成過程中一系列外在表現形式的具體操作,用于規范和約束工程建設活動,即使工程建設雙方根據合同有效管理工程建設,以促進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一般情況下,合同管理存在以下目標:(1)規范操作和形式;(2)有機、動態的對目標進行控制和管理;(3)主動對合同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
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施工合同索賠管理
建設工程在實際進行時,其合同中的索賠條款均是以施工合同作為前提依據來進行制定,同時代表著合同管理工作的延續性。故工程承包方在簽訂合同時需結合多種不利因素進行慎重思考,考慮到合同變更的可能性及索賠條件制定的合理性,避免索賠策略與合同管理策略制定與工程實際不符,為合同中標明出現的相關狀況提供處理依據。建設工程發承包雙方簽訂施工合同后,并結合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合同實施的可行性,便于確保工程施工流程能與合同條約相符,對保障雙方切身權益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
(二)注意構建完善的合同管理體制
構建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體制對提高工作人員的合同管理質量具有重點的現實意義,具體應用應當以以下幾點作以出發點:(1)為確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者能及時掌握合同履行的實時動態,以針對施工現場出現的不良狀況能夠及時作采取處理措施。以避免施工流程受到影響。因此需首要建立報送制度來確保合同管理能及時掌握各個職能部門的近期的工作計劃和當前工作情況。(2)為確保各級項目管理者能明確了解合同上的大體內容,需通過建立合同交底制度,便于合同交底工作均由各級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一同接手完成,已明確自身工作的權責問題,以調動起相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3)建立補充合同制度,尤其是合同標準范圍、項目的任務范圍及合同價款等部分涉及到重大工程變更的相關因素,需對建設工程項目實際進度、成本來結合變更因素進行計算,便于合同雙方管理人員能及時針對計算結果來進行談判和協調,故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管理過程中需注意協議補充這一條款。
(三)注意改進合同糾紛的解決渠道
建筑企業需加大重視對合同糾紛調節制度的構建力度,但工程施工期間出現合同糾紛的問題時雙方及時進行調節是解決此類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僅有效提高問題解決效率,還有利于降低企業支出成本,是現今主張推廣改進合同糾紛的有效途徑。除此之外,需大力鼓勵建設起用于協調建設工程糾紛的中介服務機構,如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監理公司等,同時為提高機構工作人員的調解質量,相關機構需給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工作人員的調解質量。除此之外,為保證調節制度的有序展開,還需將此類制度歸納為訴訟或者仲裁前的程序步驟中作以固定流程,以加大仲裁制度的完善程度。其中,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所標識條約特殊性在于技術復雜、履約時間長及涉及范圍廣,故在解決合同糾紛問題過程中對協調人員的技術要求也會相對較高。因此,當地的仲裁委員會可結合工程當期的實際狀況,在聯合造價協會和監理協會的協助下來廣泛招納業內高級人才,以確保建設工程仲裁委員隊伍構建的專業性,以提升隊伍的仲裁業務能力來高效解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糾紛問題。
(四)注意履行合同中的規范管理
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時,合同雙方均存在法律效益,并承擔其合同簽訂時所需履行的義務、權力、利益以及經濟責任,且雙方均需嚴格遵守及履行合同條款中所包含的工作和義務。但是在實際合同運行中,若合同雙方利益存在差異性時,是導致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引發利益矛盾和利益沖突的主要原因,從而引發建筑工程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行為上會出現矛盾和不協調現象出現。追其現象原因,我們發現此類現象多為部分當事人通過故意違反合同條款來謀取不法利益,或者自身對法制觀念認識不深刻,對合同條約中的法律效應存在忽略心理。因此,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人員需定期組織項目管理人員來進行合同條文學習,詳細講解合同中的內容、義務、權力、責任、工程范圍及違約帶來的法律后果,以提高其法律意識和降低相關違約行為的發生概率。
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囊括的法規、法令都是合同管理人員所需重視的問題之一,加上較大的建筑工程量和較長的履行時間,較其他合同簽訂性質而言更容易出現合同糾紛問題,故相關人員在管理合同時需確保其基礎的管理工作,如合同保存、收集、分類、整理、編號、登記、裝訂等,需在確認建設工程合同相關資料的齊全性來進一步提高合同管理的規范程度,嚴格遵循合同流程來落實工程施工所對應工作,有效提高建設工程管理水平,同時有助于保障建設工程的順利竣工。
參考文獻:
[1]趙守其,韋立.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3):178~179
[2]李松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淺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9):63~65
[3]張素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3(3):50~52
[4]王界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1):98
[5]馬永軍.強化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價[J].中國科技縱橫,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