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巖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當前課堂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方式。被一線教師們譽為近年來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本文就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為改進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合作學習;問題;原因
引言:以“合作學習”為關鍵詞在百度上搜索,可以找到幾百篇相關文章,而這些文章幾乎都是近五、六年內發表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合作精神與培養合作能力方面的研究。隨著與國際教育改革思想的交流,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社會的競爭就是群體乃至國家之間的實力較量,只有學會和實現內部的合作,才可能具有競爭力,我個人認為合作教育就是品質教育。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近年的課堂教學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通過實際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還沒有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有待深化研究和改進的問題,本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應解決的策。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策略
一、分組隨意性大
通過觀察實踐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觀眾,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另外,在聽課中,大多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在小組活動中更容易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集中教學時所有學生都面向教師,教師很容易發現學生是不是在認真聽課,而小組學習中,學生圍在一起,教師不容易發現學生開小差,這是客觀原因。而有些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則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不考慮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把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基于上面產生的問題,可以采用下列不同的分組形式:
編定組 既由教師安排分組,固定小組成員,目的是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溝通能力,使學生不管面對誰都可以溝通。
自發組 按照各種因素自發結合的小群體,如競賽型、興趣型、力量型等等,促進學生主動交往的能力。
友情組 允許學生快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進行組隊,學生往往不會出現抱怨等情緒,還會發揮出較高的水平。如果有人落單,教師要及時動員或協調,避免發生個別學生失群現象。
性別組 針對男女生不同體質要求的目標差異比較大時,高年級學生可以采用。
以上幾種分組方式,人數最好在2-4人之間,可在具體的教學時間中,因時因地制宜,靈活選擇運用。
二、小組分工不明確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合作學習方式,就是小組分工不明確,而導致合作學習走形式,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組內成員沒有明確在合作學習時自己到底應該做什么、怎樣做?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性格自私、獨立,這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導致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佳。
基于上面產生的問題,可以采用下列方式進行教學:
充分利用小組長 小組長的選拔一定要是有同學們推薦,有威信,有能力的人,不僅要會做動作,還要會說,這樣才能在分組活動中發揮橋梁的作用。
人人參與有角色 在教學設計時要有意識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并成功地扮演小組的角色,體現小組中每個人的價值,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被其他學生接受的幸福感。
三、小組完成目標偏小或過大
從合作學習的定義中可以發現合作學習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形成榮辱共享的意識,使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相統一。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所教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一)獨立練習困難時
許多體育運動技術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因而學生獨立練習出現困難是很正常的。這時,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促使生生之間相互啟發,實現思維、智慧的交融,從而解決問題。
(二)個人操作低效時
例如:在教學籃球基本動作“三步籃”時,學生對口令“一大、二小、三跳”掌握不準確時,我將教學目標定位:比比看那一組同學的動作過關多?此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既保證每個人都能動手練習,又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力量。
(三)個人認知局限時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局限性,這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開闊學生的思路,還能讓學生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
(四)意見不一爭論時
在我們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們各抒己見,彼此不同意對方的觀點,這時教師不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尋找正確的答案。例如:在教學《助跑起跳摸高》一課中,我設計:“同側手臂伸展摸得高,還是異側手臂摸得高?”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反復的嘗試練習,與觀察同伴的動作,最后得出結論。
四、忽視教師的指導
實踐表明,有許多小組合作學習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往往過分強調“自主”,該講的不講,該指正的不予指正,沒有及時地對過程進行調控和點撥,沒有及時給孩子有效的幫助與指導。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并非弱化、矮化教師,而是愈加強化教師的作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學地調控課堂,就相當的有必要了。
調控紀律 避免出現個別學生在小組活動下說閑話等現象,影響教學秩序。
調控進程 教師要監督各小組完成目標情況,掌握好節奏,指導學生將活動集中在問題的討論和解決上,根據時間及時調控。
調控難易 教師目標的設立要考慮大部分學生通過思考和合作能夠完成。
調控負荷 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保證時間,練習的運動量和強度。
總之體育憑借著它獨有的特殊性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起到了引領促進作用,身為一線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深入學習,還要敢于實踐,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我的體育課堂中學以致用,以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體育道德。
參考文獻:
[1]顧淵彥.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 2004(10)
[2]王 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2(1)
[3]鐘旭 淺談體育課教學中的講解與示范[J]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