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楓
2015年,高考第一天,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兩省的替考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法網恢恢,卻總有一些人目無法紀。作弊者可惡,置國家公平誠信于不顧;替考者更可惡,助長投機取巧之惡俗,敗壞考風考紀。對參與作弊的在校大學生,有關部門將按照相關管理規(guī)定給予開除學籍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且不說這些找“槍手”替考的考生一朝黃粱美夢破滅,但說這些“槍手”,好好的大學不上,偏偏搞一些歪門邪道的事兒,想想自己也曾十年磨一劍才步入大學之門,卻被一時的欲念沖昏了頭腦,苦果也只能自己吃。由此可見,這人啊,還得該干什么干什么去:你是高中生,就好好備戰(zhàn)高考;你是大學生,就學好專業(yè)課程;你身處職場,就努力工作……養(yǎng)家糊口也好,實現(xiàn)自我價值也好,總得做好自己該做的吧。
批判——在其位不謀其職
宋徽宗趙佶被后人稱為中國最有才氣的皇帝,他對北宋時期的繪畫藝術、文化發(fā)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倡導和推動作用。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不精通,還自創(chuàng)了“瘦金體”書法,一生的詩詞字畫作品無數(shù)。在藝術領域及其他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成績斐然,但是,作為一國之君,治理天下才是其本職工作。他占著皇帝的位置,卻把治理國家的頭等大事交給了蔡京、童貫等禍國奸臣,導致朝野上下窮奢極欲,大肆興建樓臺殿閣,濫增捐稅,以致山河日下。外有金兵入侵,內有起義不斷,而京城卻一片歌舞升平。宣和七年,金兵南下,趙佶無奈,傳位于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國城。南唐后主李煜也是處于君主的地位卻不善管理國家。后人稱他為詩中之帝,卻也不得不說他是一位治國的庸才。當國家面臨危險之時,自縛雙手,抬著棺材向趙匡胤請罪投降。這些帝王失敗的共性就是“在其位,不謀其職”,雖然在另一些領域有很高的造詣,但是既然是帝王,就應做好帝王的分內事。
上至帝王將相,下至企業(yè)老板,如果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其位不謀其職,將給國家、企業(yè)帶來不可避免的災難。上世紀90年代,康柏曾經是最成功的PC廠商之一,原本可以更好地專注于PC和服務器市場,但其前CEO法伊弗卻計劃大舉發(fā)展商業(yè)和銷售業(yè)務,并先后收購了高端服務器企業(yè)Tandem和中型機廠商DEC,使康柏偏離了原來的核心業(yè)務。在擔任了七年CEO之后,法伊弗被董事會解職。但此時的康柏已經無法在增長最為迅速的PC市場中實現(xiàn)復蘇,最終于2002年被惠普收購。
近日,集老師、主持人、歌手、演員于一身的何
炅被舉報吃空餉,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又“火”了一把。舉報人稱何炅編制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但已經“好多年沒來上過班”,卻依然領取工資。盡管事后何炅主動辭職并聲明早已返還部分工資,然而一個大活人有沒有在編在崗,要搞清楚本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難的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有見不得光的權力給罩著,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勾連其中。坊間有一老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其位,不謀其職,既破壞了社會公平,也阻礙了社會發(fā)展,最后失的也是民心。
點贊——在其位謀其職
曾有一位記者采訪完演員陳道明后,主動提出稿件完成后希望陳道明“把把關”,于是誕生了一篇《“男神”親自為我改稿》的記者手記。記者變“粉絲”,說到底是這位記者專業(yè)主義稀薄,職業(yè)倫理不夠健全。更讓人們吃驚的是,這位記者做出了違背職業(yè)行為的舉動,還廣而告之、得意洋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種專業(yè)主義差的問題,不僅在媒體中存在,許多行業(yè)里都有類似的現(xiàn)象。在其位,謀其職,入行便應敬畏行業(yè)精神,便應遵循行業(yè)規(guī)則。
大前研一曾說過,專業(yè)主義者不僅是那些掌握了專業(yè)技能、常常被稱為“專家”的人。在他看來,無論一個專業(yè)主義者處在哪種職位上,他在從事任何工作時都要首先明確自己的“顧客”是誰,并在心中自問“我能為顧客做出什么貢獻”,通過這種自我追問所激發(fā)出來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開放性眼光,是一個人通向專業(yè)主義者的必要素質。
西漢有位宰相叫丙吉。一天,丙吉心血來潮帶了隨從出游。半路上碰到兩撥人相互斗毆,有的被打出了腦漿,有的被打出了腸子,橫七豎八僵臥一地。丙吉只瞥了一眼,便催促看得眼發(fā)直的隨從繼續(xù)向前走。行至一個岔路口,丙吉遠遠望見一個農民趕著一頭耕牛徐徐走來,只見那頭牛氣喘吁吁,舌頭吐得很長,滿腦袋直冒汗,眼見一副不久于世的樣子。丙吉便停車下馬。隨從見老爺對剛才那邊斗毆事件不聞不問,這會兒卻要去問一頭老牛有什么毛病,很是納悶,便大著膽子問道:
“大人,剛才那些人打架您不管,為什么會對一頭老牛這么上心呢?”
丙吉說:“他們雖在斗毆打架,對我來說,卻是細枝末節(jié)的瑣事,自有當?shù)氐墓倮羧ヌ幚?。而現(xiàn)在剛過春分,天氣不應該這么熱,可牛卻伸出舌頭,這就說明今年時令或許失調,牲畜得了毛病,收成自然不好,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這樣的大事我能不管嗎?”
丙吉身為宰相,一人之下。他的職責不是管理打架斗毆這種瑣碎的事,而應該關注那些關系民生國本的大事,否則要那些官吏做什么。
在其位,謀其職,對企業(yè)管理而言,也要做好本職工作??此坪唵蔚囊痪湓挘鋵嵤枪芾淼幕F髽I(yè)管理者,要知人善用,企業(yè)的員工則必須人盡其能。如果不這樣,則“君失其道,無以有其國;臣失其事,無以有其位”。周文王親自為姜尚拉車,就已經為奠定八百年周王朝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了百里奚等五位高管;劉備三顧茅廬,終于成功邀請諸葛亮出山。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各盡其職的成功典范。
孔子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五音不在其位,必不能隨心所欲地彈出優(yōu)美曼妙的歌聲;人不在其位,也必不能隨心所欲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不僅是弦、身要在位上,音、心也要在位上,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和諧,企業(yè)才會發(fā)展。
爭議——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按照孔老夫子的指示,我們要批判“在其位而不謀其職”的無恥,也要贊揚“在其位而謀其職”的敬業(yè),然而對于孔圣人“不在其位,不謀其職”這一處世態(tài)度,筆者要好好咂摸咂摸。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不謀其職。這些都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tài)度。
孔子此言,本是針對政事而言的,講的是權力與責任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一個人不在其位,就沒有相對于其位擁有的權力,也承擔不了相應的責任。每個人在職場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由于崗位和角色不同,其對應的權利與責任也就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固定的角色與位置必須有相應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責任,這樣在一個企業(yè)里才能準確恰當?shù)芈男泻米约旱膷徫宦氊煛?/p>
比爾·蓋茨是一位計算機領域的天才,當他做經營的時候,就全力投入公司運營和管理,徹底放下技
術方面的工作;當他搞技術研發(fā)的時候,又徹底離開管理崗位,另委派他人管理,結果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而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在擔任CEO的時候既做管理,也抓營銷,同時又過問技術研發(fā)工作,雖然他是一個比比爾·蓋茨更有天賦的技術天才,還是一度被請出了蘋果公司。彼得·德魯克說過:“高層管理人員最好明智地提醒自己,對于不是由自己主要負責的事務,不要公開地發(fā)表意見。”
一個企業(yè),如果董事長干總經理的事情,總經理干部門經理的事,而員工卻整天考慮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那么這個公司最后只能陷入“位政分離”的混亂局面。縱觀成功的企業(yè),都是崗位責任清晰、分工明確、管理無越界的典范,都是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職”的實踐者。
當然,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謀其職”,不是絕對地要求人們對別人的事不聞不問。“盡職”與“分工”并不矛盾,“有責”和“謀政”也不沖突?!墩撜Z》之所以流傳幾千年,不僅有著作為文化精粹的代表性,而且有其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引用孔子語錄時,既要理解孔子的原意,也要結合當時的語境條件,而不要把望文生義的東西強加于孔子之上。五年前,電腦只是電腦,手機也只是手機。而今天,電腦做成了平板,手機做成了智能,這種不在其位也謀其職的現(xiàn)象,被賦予了新的思維——資源整合。誰提前整合了資源,誰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郭超大學畢業(yè)應聘到一家公司做營銷員。剛到這個崗位的最初幾周,郭超每天會從總部辦公室收集到很多問題。不久,他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很多是重復的。于是郭超想到,為什么不建立一個專門的文檔,解釋這些相關的、最容易被問到的問題呢?盡管做這個文檔不在郭超的日常職責范圍內,還需要投入額外的精力去做。但是郭超用三個理由說服了自己:一是通過將這些問題整合成一個文檔,能夠對公司的核心產品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過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能夠借此認識公司里的頂尖人才,他們來自不同部門,包括研發(fā)、技術支持、銷售和市場。這個過程能夠提高資源整合的能力,以更好地協(xié)助產品運營。第三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郭超覺得這樣做就能為市場銷售同事們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他決定做這項工作。
在整理的過程中,除了原來的問題,郭超還添加了自己能想到的其他關于技術和銷售方面的問題。為了讓答案具體而準確,他花了整整兩個月才完成,完工后,他把這個文檔命名為《常見100問》。一個月后,這份文檔傳遍了整個公司。員工們不僅因為工作原因索取這份文件,也有來自客戶的要求。領導得知后,非常認可郭超的工作,不久就把郭超提升為外派專家。
試想一下,如果郭超只把自己局限在“不在其位,不謀其職”的思維里,他或許一直是一個營銷人員。擅于思辨,“不在其位,也謀其職”,這才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晉升的機會。
這種角色的突破在人力資源工作者(以下簡稱“HR”)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很多企業(yè)都加入了轉型升級的大潮,HR也要突破專業(yè)的束縛,對外要了解客戶的訴求,對內清楚業(yè)務部門的需要。一位HR在總結自己15年工作經驗時說,HR個人的專業(yè)知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助于老板,成為老板的“左臂右膀”。
在新一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型中,HR不止做招聘員工、調節(jié)勞動關系這些基礎性的事務,還要走進企業(yè)的業(yè)務部門,成為業(yè)務伙伴——協(xié)助業(yè)務負責人進行規(guī)劃和執(zhí)行業(yè)務戰(zhàn)略;協(xié)助高管處理績效管理,提供輔導和變革管理。同時,這也為HR提供了一次巨大的轉型機遇,使他們能夠在自己奮斗多年的領域中跳出困局,實現(xiàn)真正的突破。因此,HR不能再像以往那樣,自掃門前雪,完成相應模塊即可,而是要“不在其位,也謀其職”。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