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文
摘要:眾所周知,中職學校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過硬實踐技能,思想道德情操具備一定水準的高素質人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課堂教學體系亟待完善,教學模式和方法創新的呼聲愈發高漲,中職人才的培養駛入“快車道”。
關鍵詞:中職化學;課堂;教材
在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職化學教師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能闖關、敢碰硬的大無畏精神參與到中職化學系統化教學和創新發展中。
1不打無準備之仗,不上無準備之課
具體應做好如下三點:
(1)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材內容的主線,弄清各模塊的布局安排,對知識體系進行有序的梳理,摘出重點和難點,摸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脈絡聯系,按照由簡及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進程對課堂進行周密布置、巧思善施,在層層推進、梯度變換的教學“大挪移”中實現化學知識的連貫統一。如,在引導學生對酚的溴代反應進行剖析學習時,可以將前面學到的苯的溴代反應拿來與之做比較,達到“類比覓新”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將化學知識遷移轉化,開辟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新思路。
(2)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緊密“粘連”。中職生群體主要是初中學困生的物理化集群,是從初中學困生直接過渡到中職生的,因此他們的文化知識功底較為薄弱,學習意識和動力不強。中職化學教師在備課中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學生點菜、教師掌勺”的原則,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主思路和重要知識點。如,在講授醛發生的銀鏡反應相關內容時,教師可把主要精力放在演示、討論和小組觀察及結論提煉上,“模糊”化學方程式的講述和背寫。
(3)引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中職化學課堂實踐中,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是課堂主導,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師課堂施教的切入點。中職化學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緊密聯系學生實際,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優選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求在具體施教中能牢牢把握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
2
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合理安排
目前中職化學教材涉及的內容較多,知識明顯有一定深度,不適合中職生的學習實際,再者,中職課程課時分配不太合理,導致中職化學課時安排較少,出現了“時間緊、任務重”的尷尬局面。因此,中職化學教師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縝密思考、科學安排,力求“學者有興趣,施者有底氣”。首先,必須注意到初中化學與中職化學的銜接,準確找出環節“空當”和知識繁縟之處,能合理安排調節知識結構,恰當分布教學內容,將學生心中學習化學的“垂直之路”變成具有較大“坡度”的化學探索學習之路。其次,要突出化學的實用性。在中職化學施教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化學離不開生活創造,一切化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在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積極與生活實際掛鉤,信手將生活實際中的化學現象與教材有機融合,為學生自學和教師生動講解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最后,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較多,多個專業的化學往往由一個教師來教,因此,中職化學教師應在深諳教材大綱和目標達成上,對不同專業的課堂教學施以松弛有度的彈性,以滿足各類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
3
教師不僅要“教”,還要對學生進行適度學法指導
教學是師生之間在課堂中的心靈互動,教師的循循善誘之功必須由學生的學習反饋來體現。教師不僅要做傳道者,更要做學習知識的技術指導者,提高學生知識汲取的超能力,做學習的主宰者。如,利用多種學習法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濃縮、提純,分類放置,不斷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對學生日常“練兵”中出現的易錯點,要幫助學生正確分析,找出錯因,提升學生的分析總結處理能力。
4
幫助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鍛煉其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盡管課堂是中職化學的主陣地,但化學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要在思想意識領域不斷開拓中職化學教學的新天地。大自然是一些化學知識的“實驗室”,中職化學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學生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鼓勵他們到生活中去追尋化學的足跡,用書本知識分析自然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幫助學生養成主動探索未知世界,大膽質疑當今科學真理的治學實踐精神。
總之,中職化學課堂教學必須與實際生活緊密關聯,在生活中不斷提取化學現象與書本知識進行對照,在教學中更應不斷總結教學得失,大膽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創造生動有趣的化學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化學,享受學習化學的樂趣,最終提高中職化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