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 雯 李 穎 向官秀
夯實民族團結教育 構建文明和諧校園
——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文/唐 雯 李 穎 向官秀

創辦于1947年的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是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省級示范高中。學校秉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辦學思想,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多元發展,形成了“文理并重、藝體凸顯、民族教育、國際視野、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自2011年秋季開始承辦內地新疆高中班以來,已有在校新疆籍學生273人,分布在預科、高一至高三的4個年級8個班,涉及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和塔吉克族等4個少數民族,90%以上系南疆地區農牧民子女。為了讓這些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校里自在、愉快、幸福地學習和生活,該校通過在全體師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在教學各個環節營造民族團結的環境和氛圍,增進了各民族師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民委辦公廳印發的 《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漢鐵高中專門開設了民族理論常識課程。以教育部統一下發的教材《民族理論常識》為基礎,由中南民族大學民社院參與編著教材的專家來校為全體師生普及民族理論常識,提高師生正確對待和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素質,促進各民族師生間自由平等的交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經過一年的預科學習,新疆籍學生的漢語水平基本達到能無障礙接受內地漢語授課的程度。從高一年級開始,一個新疆班和一個內地班結對成為友好班級,在美術、音樂、體育、微機、歷史等非高考學科,兩個班的學生實行走班,實施混班教學。學習基礎較好、適應能力較強的學生還能選擇申請插班到結對友好班級,在對應班級接受全日制課程。目前,此項工作已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全面開展,申請結對的班級和插班學生遠超預期。
以黨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形式有重點、分層次地向學生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開展以學生業余黨校、“團徽相約中國夢”主題演講、“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魅力漢語秀”等主題的團組織生活會和班會,加強“一條道路”“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五個維護”“六觀”教育,促進各民族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不斷增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推行 “漢民師生手牽手”“漢民生生手牽手”等聯誼結對活動。每位少數民族學生來到漢鐵高中后,都會有一位漢族教師當他們的“代理家長”,給予他們生活、精神上的關心關愛和學業上的幫扶指導;還和漢族學生 “手牽手”,成為兄弟姐妹、好伙伴。在寒假及春節期間,開展“民族學子進漢家”系列活動,加強漢民師生交流溝通。利用暑期深入開展“課外訪萬家”新疆家訪活動,組織學校教師分批次赴新疆部分地區考察,加強學校與民族地區教育系統的交流合作。
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交融。新疆學子在清明節參加中華英烈憑吊活動,中秋節吃月餅賞月,元宵節參加百步亭社區燈會。每年春節,策劃“我在鐵中過大年”系列活動,省、市、區領導和學校本地師生到校陪伴新疆學子。大家一起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煙花、看春晚、網絡拜年,成了漢鐵高中新疆部老師們大年三十的固定安排。每年古爾邦節,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學校老師和各族學生載歌載舞,準備豐盛的晚餐。2014年,學校古爾邦節聯歡會被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全程直播。
“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每年五月是 “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月”,漢鐵高中圍繞 “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主題,開展民族知識競賽、民族歌舞表演、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與校園開放日等活動相結合,舉行“中小學生民族教育開放周”活動。發揮學校資源優勢,接待武漢市中小學生來校參觀,為他們提供學習民族知識、了解民族文化的平臺,實地體驗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意識。開展 “民族團結教育進社區”活動,組織學校師生志愿者進入百步亭等社區開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識宣講和義務勞動等活動,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區。組織學生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深入民族地區開展考察調研、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務等活動,以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以民族高校志愿者牽手民族中小學生“伴飛計劃”為載體,聯手中南民族大學,在全校學生中開展民漢大中學生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