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世鴻 遲學芳
摘 要 通過對魯甸縣的基本情況及煙葉生產的發展現狀等問題展開分析研究,詳細介紹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措施建議,對魯甸縣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科學管理,為提高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建后設施的利用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 煙葉生產;設施建設;云南省魯甸縣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2
1 魯甸縣的基本縣情及煙葉生產的發展現狀
魯甸縣位于云、貴、川三省結合部,是昭通市的南大門。距省會昆明316 km,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陽區18 km。全縣國土面積1 487 km2,轄9鎮2鄉,84個村民委會、1 641個村民小組。
魯甸縣從1952年開始試種烤煙,并取得成功。1995-2013年,平均種植煙葉3 800 hm2/a,產量801.5萬kg,產值9 228.53萬元,由于光照強,年均降雨量923 mm,年平均氣溫12.1 ℃,適宜種煙面積0.8萬hm2。
2 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抓住機遇搶占先機,為大力推動魯甸縣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向前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同時,為確保煙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煙草專賣局決定在基本煙田保護區內進行煙葉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煙農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和煙葉內在質量,達到煙農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和滿足卷煙工業原料的需要。
現將2005-2014年魯甸縣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情況介紹如下。魯甸縣2005-2014年共建設完工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項目有:水窖13 987件、抗旱彩虹水窖1 240件、水池184個、管網工程27條總長53.389 km、排洪調水渠8條總長77.968 km、主干渠1條總長1.65 km、支型I渠24條總長 42.894 km、倒虹吸1座長0.149 km、隧洞1條總長1.84 km、機耕路24條總長149.86 km、提灌站1座、水源項目1個長45.42 km、育苗大棚17個、臥密烤房1 440座,土地整理281.43 hm2、購置煙草通用機械763臺(套)專用機械1 206臺(套)受益煙農43 466戶;受益基本煙田面積7 111.13 hm2,總投資40 682.58萬元,其中煙草補貼3 2197.34 萬元。
魯甸縣田合獅子腦至龍頭山光明的排洪調水渠工程全長61.878 km,工程項目有溝渠、管網、水池、隧洞和機耕路,項目工程分2 a實施建設完工,項目總投資12 656.59萬元。其中,煙草補貼資金9 245.32萬元,整合資金及群眾投工投勞3 411.27萬元;受益面積5 522.73 hm2,受益農戶12 191戶;建設工期為8個月,解決了2.5萬多人的人畜飲水問題。
在工程建設期間,由于項目工程建設時間正是冬季和夏季,且施工地處于山區,山高坡陡、地勢險峻。冬季天氣嚴寒,屬冰天雪地施工車輛難以進出,且不利開展施工;夏季天氣炎熱氣溫較高,加之正直雨季雨水較多,工程建設地地質情況復雜,多次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搶抓項目工程建設進度和施工質量,在隧洞建設時實行三班輪流施工。但魯甸縣煙草分公司和縣現代煙草項目建設指揮部注重協調管理,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來抓,整個工程建設完工并沒有發生一件安全事故,被省委主要領導稱為“烏蒙山區的紅旗渠”;2009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在視察時給予高度評價。
為提高煙葉的烘烤質量,達到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的,從2008年開始,魯甸縣在大水塘村和小寨村建設密集型烤房40座,深受廣大煙農的歡迎。到目前為止,魯甸縣建設密集型烤房1 440座,烘烤能力達到460萬kg,解決了5 000多戶煙農烘烤煙葉難的問題;煙草累計投入補貼資金4 320.00多萬元。但離解決魯甸縣煙葉產量900萬kg的烘烤還有一定差距。
由于魯甸縣地少人多,烤煙種植始終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來源,2013年對大水塘村281.43 hm2土地進行了整治(圖1)。土地整治的主要內容有:對土地進行深翻換土、坡改臺、建排水溝、水池和機耕路等;土地整理后要達到田成方、地成塊、溝相通、路相連并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又不務農時,魯甸縣從1月開始動工到5月底前整理完結束并投入烤煙大田移栽,土地整理項目煙草投入補貼資金761.23萬元,受益煙農戶1 237戶。
圖1 土地整理市級專家現場評審
魯甸縣貓鼻子水庫東干渠調水工程(圖2、圖3、圖4)于2013年5月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批復,同年11月24日開工建設,全長45.42 km;受益鐵廠、龍頭山、小寨三個鎮的1.01萬人,新增基本煙田0.184萬hm2,改善基本農田133.33 hm2,可解決 0.8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煙草投入建設資金7 634.00萬元。
圖2 群眾參投工投勞
圖3 水源工程省級專家現場評審
圖4 水源工程開工現場
3 主要做法和措施
3.1 健全機構,整合資源,強勢推進項目建設
從2008年開始,魯甸縣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正式啟動建設,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它作為政治任務、惠民工程來抓,成立了煙水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1]。
3.2 嚴格“三為主”,搞好“三結合”,確保項目建設推進有力
按照行業“三為主”的要求,一是魯甸縣煙草分公司委托有丙級資質的縣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隊對項目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二是魯甸縣煙草分公司牽頭,相關部門參與,每年對實施的項目建設的工序工程、單元工程進行實地驗收;三是魯甸縣煙草分公司全程參與對項目建設的監管,相關部門配合抓。
3.3 嚴格程序、規范運行、公平公正、陽光透明
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都要逐級上報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批復后才能建設,從2008年開始建設煙水工程以來, 魯甸縣認真組織了項目建設的公開招標工作,通過項目招標公示,資格預審,項目開標,中標公示,完成了招標工作后,項目才能簽訂施工合同[2]。
3.4 多措并舉、強化監管、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優良
為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優良,縣煙草分公司把工程質量擺在項目建設首要位置來抓,強化措施,多管齊下,在監管上狠下工夫,嚴把項目建設質量關。
3.5 緊密配合、同心協力、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級各部門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上下一心,緊密配合,積極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
3.6 嚴格執行資金管理辦法,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嚴格按照《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中煙辦〔2008〕33號、《云南省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補貼資金預算管理辦法》(云煙財〔2008〕11號、《中國煙草總公司云南省公司關于進一步明確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及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云煙葉〔2008〕243號等文件規定的程序辦理[3]。對工程進度款撥付根據建設主體逐筆委托,縣煙草分公司按資金補貼合同約定,根據施工方提出的經各方簽字確認的項目資金支付申請,依據施工進度,審核簽字完備的項目資金審批單及時撥付工程進度款到施工方,做到撥付資金與工程進度相一致,確了資金管理使用規范安全。
3.7 注重資料的收集整編工作,規范檔案管理
嚴格按照國家局、省局(公司)關于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認真搞好項目建設的資料收集整編,對所有的檔案資料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冊,備存了電子備份檔案,確保項目建設資料齊備,管理規范[4]。
3.8 注重項目的建設后管理
魯甸縣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省,市煙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管護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魯甸縣煙葉生基設施建設項目管護辦法》,對建設完工的項目同項目建設主體簽訂了建后管護協議。同時,縣人民政府下發了魯政通〔2012〕10號《魯甸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08年以來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護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管護主體及責任。
參考文獻
[1]林選知,殷壽安,張瑞琴.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技術體系構建探討[J].農機化研究,2012(1):249-252.
[2]李明海,陳堯,鄒焱.現代煙草農業探索[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吳中華,高體仁,夏幵寶,等.QJ-II型密集式自控煙葉烘烤設備的研究與開發[J].中國煙草科學,2006(4):9-12.
[4]湯明,王芳.烤煙密集烘烤研究主要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7(9):190-191,19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