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靜 韓兵 宗明杰
摘 要 實現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轉型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的保障支持。基于此,針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首先概述了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概念及主要方法,并系統分析了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制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農村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可行措施,可以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實施開展提供合理的參考。
關鍵詞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對于實現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經營收入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1]。當前,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正處于起步階段,真正將農業技術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知識技術轉化應用于農業生產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制約問題。在我國加快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大環境背景下[2],必須進一步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實現各種新的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3]。
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概念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就是在農村社會范圍內,針對農民或者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需求,對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知識、技能與先進生產方法的推廣應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內容范圍較廣,涉及到農業生產以及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農作物的種植、畜牧養殖、漁業生產、林木果苗、農村資源開發使用、農業機械設備應用、農副產品加工及農村能源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方法主要是通過面對面個別指導、群體性集中示范教學、廣播、電視、網絡等新媒體傳播等手段來實現。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發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對于農民的農業生產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越發明顯。
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2015年國家專門下撥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資金26億元,用于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質加速,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均達到95%以上,農技人員入戶率達97%。但是,在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制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相對較差
目前,在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由于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因此農業技術推廣的基礎條件較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夠健全完善,基層技術推廣網格覆蓋不全面,有的基層鄉鎮只有1~2人負責技術推廣,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于技術支持的需要。此外,在農業技術服務方式上,受到經費的限制開展試驗以及示范推廣的范圍非常有限,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還是主要依靠培訓和發資料,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不好。
2.2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不科學
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著較多的不合理問題,特別是農業技術推廣業務受到組織結構設置的影響,存在著條塊分割的問題,農業、林業、漁業、畜牧等不同的職能部門在農業技術推廣上各自為戰,未能有效整合農業技術推廣資源,不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深層次開展。
2.3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技術人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經費不足,對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不到位,因而一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更新滯后,一些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方法不能及時的了解掌握,對于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方向把握不準,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服務作用不明顯。
3 改進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措施
3.1 充分發揮政府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主導作用
持續有效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政府部門應該強化引領和保障作用。首先,應該加強對各部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整合,將農林牧副漁等行業機構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統一整合開展農技推廣。其次,應該增加財政支持保障,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及時足額劃撥,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尤其是提供良好的試驗基地建設、生產資料與設備、設施購置等。第三,應該注重建立多元化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模式,按照不同區域的地理位置條件、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農民農業生產意愿,合理進行規劃,重點加大對主導產業的扶持,并加大對龍頭示范帶動企業服務力度,拓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輻射范圍,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3.2 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不僅可以拓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范圍和深度,也可以增加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民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農業技術信息平臺的建設,按照當地的農業發展特色情況,全面搜集整理相關數據資料,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數據資源庫,形成信息資源儲備。其次,加大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通過電視、廣播、網站或者是手機客戶端等,為農民提供直接技術信息咨詢服務,將各類信息資源借助于服務平臺轉化應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按照區域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遴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以信息技術平臺打包作為技術套裝,組織開展科技的信息化入戶,豐富農業技術推廣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3.3 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教育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能力水平決定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質效,因此必須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一方面,應該邀請專家學者通過培訓班或者是學術報告會的形式,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進行理論知識水平的教育,提高其對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動態掌握能力;另一方面,應該積極與農業生產龍頭企業、規模化的專業合作社、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進行對接,組織技術人員走出去學習技術推廣服務理念、工作方法以及先進知識,不斷提高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能力。
4 結語
農業技術推廣對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我國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時代,更應該進一步的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機制改革,整合農業技術推廣資源,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強化農業技術推廣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賀福麗.湖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5).
[2]賀福麗.湖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5).
[3]王春明,王立坤.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