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翠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從研究性學習的角度上出發,做好完善工作,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在展現出教育特點的基礎上來做好設置工作,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去,借助研究內容來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基于此本文針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研究
對于研究性學習來說,要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培養好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此來實現教育培養的目標,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教師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借助研究性學習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上,通過選擇好研究課題,在綜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從課程標準入手,保證學科內容的合理性,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教學情境,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好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在教育中要清楚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意義所在,做好完善工作,加強研究性學習與教材之間的聯系,在相互促進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一,從問題出發,突出問題的主體性。對于研究性學習來說,它是建立在問題基礎上的,通過以提出問題為基礎,關注問題的解決,在總結的基礎上來加深印象。所以說提出問題的主體不僅可以是學生,同時也可以是教師,其所涉及到的范圍也是十分廣泛的。第二,注重過程與效果。過程所產生的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且對于研究性學習來說,所強調的是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來進行課題計劃,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來進行合作學習。由于這一過程是學生親身參與的,所以也就可以實現能力與知識習得。第三,研究性學習更加關注開放性與實踐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運用研究性學習,同時從學習的基礎上來進行延伸,給學生創造出開放的空間,在給予學生自由的基礎上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可以說這種自由能夠展現在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上,其所強調的是在設計與觀察的基礎上來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判斷能力。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措施
(一)借助小組活動來進行教學
從高中英語教材設置上來說,能夠為研究性學習提供有效的平臺,在主題形式設計上也從傳統的講授模式轉變成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這樣也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上入手,從不同渠道上出發,關注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獲取資料的基礎上來進行分析,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態度與學習積極性。研究性學習的落實能夠讓學生通過個人學習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來掌握好英語知識。所以說在開展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利用好小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意義所在,同時還要從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上入手,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實踐機會。通過設計出有效的教育內容,能夠將研究性學習與傳統意義的課堂探討區分開來,這樣也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在掌握好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在綜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來進行有效的劃分,或者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自主合作,通過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對學生提出問題后,還要讓全班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探討中去,并在適當的時機中進行知識講解。此外,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也要做好研究工作,綜合小組情況來安排出難度不同的內容,以此來保證研究學習的針對性。借助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鍛煉好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在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學習下提高學習的質量,加深對知識的認識。
(二)靈活運用英語教材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運用好教材,突出教材的實用性特點,幫助學生掌握好英語知識。第一,在開展項目活動時,要清楚認識到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把握好研究性學習的理念。主要是因為受到教學條件差異性以及學生基礎水平不同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單純進行教材知識講述,那么勢必會影響到教學的有效開展。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結合好教學實踐活動來進行教學,同時還要做好有針對性的選擇工作,確保項目教學的合理性。只有所制定的活動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興趣點上來進行,才能讓學生受到英語知識的感染,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第二,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做好重點分析工作,確保教學目標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是也要保證目標的合理性,避免讓學生產生出目標是遙不可及的心理,這樣也就很容易打擊學生,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第三,在合作學習中要保證分工的合理性,讓學生能夠合理的對知識進行探索。第四,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自身則要站在引導者的位置上來幫助學生學習,在發揮出團隊力量的基礎上來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功能,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五,要清楚認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做好引導工作。
(三)調動起學生的研究熱情
學生只有對英語知識產生出學習的欲望后,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運用好研究性學習的優勢,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基礎上來實現教育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鼓勵與引導工作,幫助學生理解好教材中所講述的內容,在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來借助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存在的問題。
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時教師要運用好研究性學習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將學生帶入到研究中去,讓學生在對知識進行分析與掌握的基礎上來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付俊霞. 淺談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韋志燕.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探討[J]. 考試與評價, 2015,(12):311-311
[3]楊德梅.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方法[J]. 讀與寫
[4]苗鈳笛. 略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途徑[J]. 作文成功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