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摘 要 通過對新疆幾種常見果樹嫁接的技術、材料、操作方法的闡述,全面、系統的研究嫁接技術對果樹優培的作用,為果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 葡萄;核桃;棗;嫁接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02
近年來,新疆各種水果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如何提高果品質量和產量,成了新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果農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果樹的嫁接技術也不斷在改進,并被不斷應用于果樹優培實踐中。嫁接技術按嫁接材料的不同可分為枝接、芽接、根接,而枝接又有劈接法、切接法、插皮接法、皮下接法、腹接法等多種操作方法。
1 嫁接常見操作方法
1.1 劈接
將砧木從嫁接部位鋸斷,在需嫁接的砧木中央豎直劈一刀,劈口平滑,一氣呵成,口深3 cm左右。此法適宜對高樹進行嫁接,比較幼細的砧木也可使用。
1.2 切接
在砧木與地面間尋找樹皮平滑無疤節部位鋸斷,在斷口下一側斜切,切口長3~5 cm。粗砧木常用此法。
1.3 插皮接
從選取的樹皮平滑無疤節的嫁接位置處鋸斷,斷口平滑,斷面與枝干成垂直狀態。再于斷口最平滑處豎直切一刀,口深比接穗短。此接法簡單易行,須在砧木初萌時使用。
1.4 皮下接
在選取好嫁接位置后,削平嫁接位置上面部分,剝開截口處砧木皮,把接穗插入到砧木皮層與木質層中間。此法適用于砧木過于粗大,嫁接后接口不易愈合的情況。常于春季和秋季進行。
1.5 腹接
與劈接、切接、插皮接等不同,腹接不切斷砧木枝條或主干,而是選擇合適嫁接位置斜切。此法常見于樹冠更換、旁枝嫁接。
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嫁接方法多采用劈接、切接、插皮接。下面選取葡萄、核桃、棗等幾種新疆常見的果樹進行分析。
2 新疆葡萄嫁接技術
2.1 接穗
葡萄接穗應該選取少核或無核、粒大飽滿、色澤好、產量高、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接穗母體應生長健壯、無病無蟲,品質優良純正。
2.2 砧木
砧木應選擇抗逆性好的品種。砧木苗一般選擇生長健壯、苗木直徑>5 cm的粗苗。砧木苗多扦插種植,以期保持原有品種的特性。
2.3 嫁接方法
葡萄的嫁接方法分為芽接、枝接。
2.3.1 芽接
砧木應選擇二年生木或一年生苗、扦插苗,嫁接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6月上旬-7月下旬。嫁接時,從半木質化的新梢上剪取或削取接芽,形狀為盾片狀,采用節上換芽的方法。嫁接后,用塑料膜綁緊嫁接部位,而葉柄部位無需綁扎。一般在嫁接10 d時,應該檢查苗木芽嫁接的成活情況,對未成活的苗木應及時重新嫁接。對于成活的苗木芽,嫁接后20 d左右應除去塑料膜。判斷苗木芽嫁接是否成活,可看葉片是否鮮活無干澀、葉柄脆嫩不蔫。施肥澆水時間一般在嫁接后一周內,澆水次數2~3次,成活后方可施肥。肥料采用氮肥、有機肥配制的混合肥,混合比例為1∶2。每株苗木施肥0.2 kg左右。施肥后應立即澆水,利于肥料吸收。
2.3.2 枝接
枝接又分為綠枝嫁接和硬枝嫁接。一般而言,綠枝嫁接成活率更高。
(1)綠枝嫁接。應選擇木質化嫩梢,削剪成全去葉或葉片較少的單芽段,削剪時保留葉柄不受損傷,對削剪好的單芽段需用沾水的紗布包裹保持濕潤。砧木應選擇一年生木或1~2年生扦插木。綠枝嫁接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5月下旬-6月中旬。綠枝嫁接采用單芽劈接的,接穗切削為楔狀,把切削好的接穗插入劈好的砧木接口中,使其貼合,后用塑料膜綁扎嫁接部位。
(2)硬枝嫁接。選用生長一年以上的成熟苗木樹枝,削成單芽段備用。砧木用生長一年以上的枝條或帶根的苗木。用劈接法將削成楔狀的接穗插入劈接的砧木切口,使其貼合并綁扎。
如果砧木較為粗壯,可以嫁接兩根接穗,接穗長4~5 cm較為適宜。嫁接部位處于節間時,用劈接的方法進行嫁接的,劈接位置應該處于節上,切口長4~5 cm。此時砧木上所有的芽眼不應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接穗的切面應光滑平整,形成層對齊。綁扎時,綁扎部位要扎緊,過于松弛會造成愈合不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實。嫁接前接穗還需蠟封斷口,防止水分蒸發。
3 新疆核桃嫁接技術
3.1 接穗
接穗應選擇母體樹冠中上部分外圍樹枝,要求為生長狀況良好、無病無蟲、光滑無疤、直徑1~1.5 cm、手指掐時,有離皮現象的發育枝。
3.2 砧木
核桃樹本身或山核桃樹作砧木。1~2年生實生木,在嫁接前一年落葉時切削截口。選多年生木作砧木則需在落葉前截口,使其萌生枝條。萌芽后,應注意施肥澆水。萌生的枝條長達30 cm時除心,嫁接前應除去嫁接部位以下的枝條,使嫁接位置光滑。
3.3 嫁接技術
3.3.1 方塊芽接
削取2~2.5 cm長、1~1.5 cm寬,實心無空洞的芽片,用手貼放在嫁接位置,用刀沿芽片四周切劃,使切削尺寸符合芽片尺寸。取下芽片,用工具剝揭砧木皮,將芽片嵌入處理好的砧木口,使其貼合,用塑料帶綁緊嫁接部位即可。需要注意芽體外露不綁縛。方塊芽接最佳時間為6月上旬-7月下旬。此法嫁接成活率高,愈合較牢實。
3.3.2 單芽腹接
接穗芽段留置上面一個芽的稱為單芽,芽距離切口應為1 cm。接穗芽切削成4~5 cm長的芽段,在芽背面從上至下斜削,寬度為0.5~0.7 cm;在芽面下方枝段切削0.8~1 cm長切口。砧木切削,在嫁接部位從上至下斜切,切口平滑,一氣呵成,規格為4~5 cm長、0.5~0.7 cm寬,與接穗匹配。處理好砧木,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其貼合,用塑料帶扎緊。在綁扎過程中,砧木皮應覆蓋接穗長度一半的位置,若超過此位置,則應剪去多余部分。嫁接完后10 d左右應檢查苗木成活情況,愈合成活后去除塑料綁扎帶。此方法的缺點是嫁接周期長,優點是適用廣、利用率較高,可以廣泛推行。
4 新疆棗類嫁接技術
4.1 接穗
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棗樹股枝,單芽,留少量葉或全去葉,葉柄無損傷。
4.2 砧木
地栽實生苗、根蘗苗等,樹干直徑大于0.5 cm。
4.3 嫁接方法
由于綠植嫁接成活率高于硬枝嫁接,故在生產中多采用綠枝嫁接。嫁接時,選取好嫁接位置,鋸除嫁接位置以上部分,截面平滑,形成砧樁。在距斷口0.2~0.3 cm位置,用刀斜切深至砧干2/3處。穗砧粗細相等的,切口要削成楔形;穗小砧大的,注意切口厚薄不能一致。接穗的安插,應該是長的削面向內,短的削面向外,削面平滑無臟、無毛刺。插入接穗后,使其完全貼合,用塑料帶綁緊嫁接部位,并用塑料薄膜覆蓋接芽。嫁接10 d以后檢查嫁接芽體的成活情況,有新芽萌發說明嫁接成功,觀察嫁接部位可見有愈傷組織形成,此時可去除覆蓋在接芽上的塑料薄膜,待砧穗生長牢固后可去除塑料綁扎帶。
綜上所述,應針對不同類型、品種的果樹選擇合適的嫁接技術,找準最佳嫁接時機,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時間,還能為果樹高產、優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