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 趙歡
摘 要 驊農牌馬鈴薯緩釋肥料是中國農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院研究,貴州驊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種長效型馬鈴薯專用緩釋肥料,是貴州地區常用的緩釋肥,為進一步確定該產品在大田生產中其農學效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特進行試驗,為該產品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緩施肥;馬鈴薯;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145.6;S5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02
馬鈴薯是重要的糧、菜、飼兼用作物[1],是貴州大宗農產品和糧食類主要作物之一,其在貴州農業生產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2-3]。2006年,貴州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9.27萬hm2,居全國首位,鮮薯產量達772.8萬t,按5∶1折糧約合154.56萬t,占糧食總產的13.8%。2007年,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62.67萬hm2,成為繼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作物,雖然馬鈴薯種植面積居全國之首,但產量不高[4]。種植戶習慣性施肥不僅施肥量大造成環境污染,養分利用率低,且費工費時,本試驗施用貴州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馬鈴薯專用緩釋肥研究其農學、經濟和生態效益,旨在提高馬鈴薯產量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以達到省工省時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肥料及馬鈴薯品種
1.1.1 供試肥料
驊農牌馬鈴薯緩釋肥料(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之比為16∶10∶16),貴州驊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尿素(含氮 46%)、過磷酸鈣(含五氧化二磷16%)、硫酸鉀(含氧化鉀 50%)。
1.1.2 供試肥料品種
畢薯引23號一級種,系畢節地區土肥站2010年脫毒一級擴繁生產品種。
1.2 供試土壤
地處威寧縣草海鎮白巖村愛民組李世達地塊,黃泥灰泡土,肥力中等,上年種植馬鈴薯,施肥水平為(16∶12 ∶20)。
1.3 試驗方法
本試驗設7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分別為:處理1(CK):常規施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用量分別16-12-20;處理2(T2):與常規施肥等養分量的緩釋肥料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用量分別為16-10-16;處理3(T3):與常規施肥等養分量的緩釋肥料加配施常規肥料的數量之和;處理4(T4):處理1減施10%的常規施肥,處理5(T5):處理2減施10%的緩釋肥料,處理6(T6):處理2減施20%的緩釋肥料,處理7(T7):與處理2緩釋肥料等養分量的配方肥;每小區面積為30 m2,緩釋肥料及馬鈴薯專用肥均為一次性作底肥施入,其余氮肥、鉀肥80%作底肥,20%作追肥;田間栽培管理:采用常規方式,3月下旬播種,5月中旬中耕除草,6月初防治病、蟲害,9月15日測產驗收。
1.4 數據分析方法
應用Microsoft Excel和DP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1看出,在個肥料處理中,T2與T7差異不顯著外,T2與其余處理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產量結果T2>T7>T3>T1>T5>T4>T6,各處理與常規施肥比較,即T2比常規施肥區增加581 kg,增產30.36%;T7比常規施肥區增加409 kg,增產21.36%;T3比常規施肥區增加285 kg,增產14.88%;T5比常規施肥區減產266 kg,減產26.06%;T6比常規施肥區減產498 kg,減產26.06%;產量結果表明T3排第三,但是從驗收時可以看出,出現部分薯塊腐爛現象,可能是肥料用量過大,造成爛薯,因而667 m2產量與理論值有所偏差。
表1 不同施肥馬鈴薯測產結果及分析表 kg/hm2
處理
Treatme氮 Ⅰ Ⅱ Ⅲ 產量 增產率/%
T1 1867 1947 1920 1911cC
T2 2707 2400 2368 2492aA 30.36
T3 2240 2160 2187 2196bB 14.88
T4 1467 1600 1707 1591deD -16.74
T5 1707 1600 1627 1645dCD -13.95
T6 1387 1440 1413 1413eD -26.06
T7 2453 2373 2133 2320abB 21.36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鈴薯商品性的影響
在測產時,每小區選取10窩進行考種測定,馬鈴薯大、中薯數量和比例影響馬鈴薯產量的大小。由表2可知,大薯百分比例大小T2>T7>T3>T1>T5>T4>T6。T2大薯占的百分比最大達25.6%,比CK增加9.5%,T7次之,T6最低,在小薯比例方面T2也最低,表明馬鈴薯專用緩釋肥能提高和大、中薯所占比例,間接提高馬鈴薯產量水平和經濟效益,減少大量施肥造成環境和土壤污染。
表2 不同處理馬鈴薯大、中、小薯所占比例
處理 大薯 中薯 小薯
數量 百分含量/% 數量 百分含量/% 數量 百分含量/%
T1 5 16.1 10.0 32.3 16.0 51.6
T2 10 25.6 19.0 48.7 10.0 25.6
T3 9 21.4 15.0 35.7 18.0 42.9
T4 8 17.8 18.0 40.0 19.0 42.2
T5 7 17.5 15.0 37.5 18.0 45.0
T6 6 14.6 19.0 46.3 16.0 39.0
T7 10 23.8 16.0 38.1 16.0 38.1
2.3 不同施肥處理馬鈴薯產投比及純收入
由表3可知,馬鈴薯的投產比為T2>T7>T5>T3>T6>T4>T1,T2投產比最大,為3.67,T1常規施肥最低,表明在相同的生產投入下馬鈴薯產量更高,施用緩釋肥肥能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種植戶收入,在667 m2純收益方面各處理的純收入大小順序為T2>T7>T3>T1>T5>T4>T6,667 m2純收入比CK多797元,667 m2純收益提高51.3%。表明與常規施肥相比施用馬鈴薯專用肥能顯著提高經濟效益,減少肥料浪費,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達到省工、省時的目的。
3 結論
養分供應不均衡是限制馬鈴薯優質高產的障礙因子之一。平衡施肥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有顯著影響[1,5-6]。在本試驗中,各施肥處理間產量差異顯著,施用與常規施肥等養分量的緩釋肥馬鈴薯產量最高,達2 492 kg/667 m2,比CK增產30.36%。其次是處理7,即與處理2緩釋肥料等養分量的配方肥,處理3雖然產量較優于其他處理,但由于施肥量過大造成薯塊腐爛,因此實際產量并不高,經濟效率低,肥料浪費嚴重。本試驗表明,在馬鈴薯生長實踐中施用緩釋肥料具備以下優點:一是投產比高,為1∶3.67,顯著高于其他肥料處理;二是產量較高,為2492 kg/667 m2;三是省工節肥,施肥時節省1個工時,節約小工費40元,能省時省工;四是肥料利用效率高,由于馬鈴薯專用緩釋肥緩慢施放養分且與馬鈴薯養分吸收規律同步,因此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減少肥料淋溶對環境和土壤的污染。
參考文獻
[1]鄭若良.氮鉀肥比例對馬鈴薯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04,16(4):39-42.
[2]肖厚軍,孫銳鋒,茍久蘭,等.貴州不同海拔地區馬鈴薯施用氮磷鉀肥的效應[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9):58-60.
[3]文玉能,顧昌萍,王坤.氮、磷、鉀肥不同施用量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1):116-117.
[4]穆海振,孔春燕,湯緒,等.上海氣溫變化及城市化影響[J].熱帶氣象學報,2008(6):672-678.
[5]麻漢林,郭志平.馬鈴薯高產施肥措施研究[J].中國馬鈴薯,2007,21(1):26-28.
[6]鄭順林,王西瑤,馬均,等.營養水平對馬鈴薯塊莖激素、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8,14(3):515-51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