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摘 要 森林火災是集突發性、危險性、災難性一身的災害。森林火災會造成森林物種的減少、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時還可能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必須毫不松懈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通過明確責任主體、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方式,將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實處,減少森林火災的危害性。
關鍵詞 防火;森林防火;危害性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02
森林火災會對森林境況產生惡劣的影響,具體表現為可以破壞林分結構,改變林分密度和樹種組成,縮短森林的更新周期。同時,火災發生時產生大量的煙霧,使森林系統和生態環境遭到毀壞,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1]。
要保護好森林資源,維護美好的生態環境,就必須全力以赴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項措施。
1 加強森林防火的宣傳力度
創新宣傳形勢,加大宣傳力度。首先,在防火的重點地區加大宣傳牌的數量,宣傳語應該注重火災的危害性、政策性和警示性。其次,創新宣傳形式,多渠道宣傳。可采用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大眾傳媒,多手段、全方位的宣傳,增加公眾對森林防火的認知渠道。再次,將森林防火宣傳進入校園,可以通過講座等形式對學生普及相關知識,從小學到大學都要宣傳相關知識。最后,采取多種形式對林業企業的經營者進行森林防火知識培訓[2]。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主動參與到森林防火的行動中來。
2 加強基層防火能力建設
鄉鎮作為我國基層政權組織,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敗重點還是看鄉鎮,想要真正將森林防火做到實處,防火工作的重點要向基層傾斜,不能僅僅依靠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將森林保護的權利以及責任向鄉鎮傾斜,做實鄉鎮這一級的森林防火工作。為加強鄉鎮的防火能力建設,需要編制防火預案,根據以往以經驗,結合當前實際,從火災苗頭、人員配備、設備管理、現場指揮等方面,建立一個完善的、立足實際的防火預案,科學滅火,切實加強基層防火能力建設,將火災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3]。
3 加大森林防火的資金投入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面臨著森林防火資金不足的困境。因此,加大森林防火的資金投入力度是勢在必行的。多渠道籌集森林防火資金,采取“專項投入、加大投入、多方籌集”方式進行籌集。一是要中央到地方加大森林防火專項資金投入力度,明確專款專用,加大審計力度,保證森林防火資金的落實到位。二是建立森林防火的基金會。通過基金會的建設,募集社會資金用于森林防火,同時保證資金使用公開透明,資金合理使用。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森林火災發生重點地區應該加大對森林防火資金的傾斜力度,保證資金的充足。
4 建立健全森林火災聯防體系,建立防火專職隊伍
森林所處行政區域之間,應建立聯防機制。各地區如果各掃門前雪,會因為力量單薄,時機延誤而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森林所涉及的地區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協作,建立和完善聯防機制,增強防火力量,實行不定期情況相互通報,將火災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另外,為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還要打造專業的防火隊伍,一是巡山護林隊伍。按照森林面積,按照時段以及地段劃分責任主體,明確相關責任人。同時,注意加大對責任人的監管考核,嚴格執行巡山護林人員責任追究制,真正把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山、落實到人。二是建立專職的撲火隊伍。組建一支跨區域的滅火隊伍,加強滅火能力訓練。同時,加大滅火消防設備的資金投入,使火災發生時能夠更快、更專業的消滅火災,減少損失。
5 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建立獎懲機制
在立法上,面對當前森林防火中出現的新的情況,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各地的相關法規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遵守《森林防火條例》的前提下制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全國形成一套由上而下的森林防火的完備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中,真正做到責任明確,各級政府要落實好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政府考核范圍,對于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出現的工作失職的責任人加大懲罰力度,同時還應該明確懲罰措施。對于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著貢獻的主體,應給予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獎勵。真正做到“獎賞分明,責罰明確”。
6 采取營林措施,提高森林自御能力
20世紀,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時,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卻比現在小很多。經研究發現,那個時代,柴草、蕨類植物被大量使用作為燃料,森林附近的可燃物稀少,因此,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大大降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薪柴不再被大量使用,森林附近以及內部的內柴草大量生長,可燃物迅速增多。一旦引發森林火災,由于可燃物多,導致火勢大、滅火難度大。因此,各地應注重林分改造工作,從而改變現在的狀況。從一些地區近幾年的森林火災分析,針葉林等林種類型不多且大量存在茅草、蕨類等植被的林分,往往是森林火災的高發地帶,且危害特別大。相反,喬灌木、竹林等混合成林森林很難形成火災,即便是發生了火苗,也很難演變成火災,起火后樹木損失少,林分能夠自我恢復。因此,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應采取切實有效的防火隔離工程。首先,建立生土地帶,在火災發生的高峰時期起到隔離的作用。其次種植經濟林。種植戶種植該林種為了提高收益性,但必須提高清理森林內部雜亂植被的力度,減少內部易燃物。最后,實行林分改造,林分改造形式可多樣化,對于土壤貧瘠的土地,很難采用人工形式進行更新,森林內部的蕨類植物和雜草大量存在,但很多林地內均有闊葉樹種生長,因此可以采取化學除草,除蕨類后,促進闊葉樹種成林或變成灌木林地,發揮出生物防火林帶的效果。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可采取培植闊葉樹種、人工除草和 除蕨的形式進行。這些都需要科學長期的規劃,將此舉措納入植樹造林的長遠規劃中去 。
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要至上而下加強聯動,多措并舉,真正將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欣,潘宇峰,蔡志勇,等.我國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及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4(6):111.
[2]胡旭清.葉勝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7):207-209.
[3]何兆春.森林防火技術的探究與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4(2):77.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