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健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近期療效。 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118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9例,研究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對照組實施開腹手術,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 結果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手術前期、手術后期及總的淋巴結清掃數、3年生存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腫瘤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療效確切,在腫瘤淋巴結清掃效果方面與開腹手術相近,腹腔鏡手術可降低出血量,術后快速恢復,并發癥發生率及腫瘤復發率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結直腸癌;腹腔鏡;開腹手術
[中圖分類號] R73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21-00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118 cas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2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59 cases. The study group given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ed laparotom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los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hospital stays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was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re-operative research, post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urg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effective, the effect of the tumor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similar to open surgery, laparoscopic surgery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low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s, worthy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Laparotomy
結直腸癌是腸道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直腸、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發病率較高,好發于40~50歲人群[1]。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已成為人類第3大惡性腫瘤[2]。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根治性手術切除仍為治療結直腸癌的首選方法,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及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也越來越成熟,目前在臨床廣泛使用[3]。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結直腸癌患者并分別采用腹腔鏡手術及開腹手術治療,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經結腸鏡檢和病理活檢確診。男57例,女61例,年齡29~79歲,平均(59.8±8.5)歲;腫瘤直徑2.3~6.1 cm,腫瘤平均直徑(3.8±0.6)cm;升結腸20例,橫結腸11例,降結腸6例,乙狀結腸8例,直腸73例;腫瘤TNM分期,Ⅰ期41例、Ⅱ期35例、Ⅲ期42例,將118例患者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直徑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術前常規腸道準備、腸鏡檢查。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嚴格按照腫瘤根治原則進行手術操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手術均由同一組醫師按照統一的操作規程完成。研究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取截石位或平臥位,手術采用5孔法進行操作,常規建立氣腹并置入腹腔鏡,設置氣腹參數,壓力在12~14 mmHg(1 mmHg=0.133 kPa),按照遠離腫瘤順序由遠及近對腹腔及病灶的位置進行探查,以確定腫瘤部位及判斷腹腔內是否存在臟器的轉移與腫瘤是否侵襲漿膜,充分暴露結腸系膜,用超聲刀將局部血管切斷,清除掉淋巴及脂肪,血管使用鈦夾夾住,要按照先外后內、先上后下的原則進行盆腔游離,根據腫瘤位置選擇行Dixon或Miles術,用腔鏡直線切割閉合器切斷腸管,切下標本后送檢。對照組實施開腹手術。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②手術前期、后期、及手術總淋巴結清掃數目;③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瘺、尿道感染、切口疝、黏連性腸梗阻等;④腫瘤復發率、3年生存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研究中所有數據,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手術時期淋巴結清掃數比較
研究組手術前期、手術后期及總的淋巴結清掃數均稍低于對照組,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手術后情況比較
兩組術后并發癥主要為切口感染、吻合口瘺、尿道感染、切口疝、黏連性腸梗阻等,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腫瘤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3年生存率稍高于對照組,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病率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近年來,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形勢不容樂觀[4,5]。臨床多采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的方式治療結直腸癌,可選擇傳統的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傳統開腹手術治療雖然可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缺點為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恢復速度慢等[6]。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及超聲刀、腔內切割閉合器等器械的不斷更新,腹腔鏡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并逐漸被廣大患者所接受,雖然腹腔鏡手術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切口小,美觀等優點,但是兩種治療方法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效果的優劣一直是爭議的焦點[7,8]。
本研究對結直腸癌患者分別采用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結果表明,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短說明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恢復速度較快,可使患者的腸道營養及免疫功能更快的恢復。 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過程中手術在腹腔鏡的輔助作用下進行,攝像頭有放大效應,可將平時難以操作的部位放大,視野更清晰,有利于臨床醫師區分、辨認解剖結構,可對組織間隙進行快速辨別,手術操作時更方便,將對鄰近臟器的誤傷機率顯著降低,從而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還使腫瘤細胞脫落的可能性很大程度的降低,從而降低腫瘤復發率[9]。腹腔鏡操作器械狹小,僅占較小的空間,可明顯減少手術中對腫瘤的擠壓[10];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可能與手術者水平有關,腹腔鏡手術對手術者要求較高,需要臨床經驗豐富,腹腔鏡手術操作技術熟練程度高,相信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器械的改進,熟練水平也會有明顯提高,從而會縮短手術時間。
病灶的切除范圍及淋巴結清掃是否徹底是比較腹腔鏡及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能否達到根治目的的關鍵,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手術前期、手術后期及總的淋巴結清掃數均稍高于對照組,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結直腸癌患者無論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還是腹腔鏡手術治療均可完成腫瘤的淋巴清掃任務,從而將腫瘤根治性切除。兩組術后并發癥主要為切口感染、吻合口瘺、尿道感染、切口疝、黏連性腸梗阻等,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腫瘤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3年生存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治療結直腸癌并發癥發生率低,可將對機體內環境及免疫功能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有較高的安全性,患者可在術后短時間內恢復,既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還可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11]。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與開腹手術均可完成腫瘤淋巴結清掃任務,但腹腔鏡手術治療可降低出血量,術后可快速恢復,并發癥發生率及腫瘤復發率均較低,安全性更高,優勢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甘濤,夏濤,李威. 結直腸癌術前腸道準備的現狀與進展[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3):55-57.
[2] 宋濤,夏紅. FOLFOX6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78例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探討[J]. 現代儀器與醫療,2014,20(6):49-51.
[3] 趙海生,張曉華.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中晚期結直腸癌的比較研究[J]. 當代醫學,2014,20(28):47-48.
[4] 趙大鵬,高波,呂元軍,等. 腹腔鏡下手術對早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4,4(21):174-176.
[5] 賈宗旗. 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4):44-45.
[6] 朱其勇. 腹腔鏡在結直腸癌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381-383.
[7] 寧濤,周志翔,白鐵成. 腹腔鏡結直腸癌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1):175-177.
[8] 郭民,喬太平. 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現狀與展望[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4):441-442.
[9] 楊進山,齊保聚. 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對比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6):4036-4038.
[10] 鐘宏,彭海峰,史勇.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對比分析[J].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16(6):496-499.
[11] 榮維淇,王黎明,周志祥,等. 結直腸癌開腹與腹腔鏡下手術療效的前瞻性研究[J]. 中國腫瘤臨床,2009,36(10):559-563.
(收稿日期: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