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貞芳
【內容摘要】對于中國的高中生而言,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難,學生不僅要理解單詞和句型,還要清楚了解文章中相應的文化背景,而中外文化的差異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高中英語教學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來獲取英語知識,訓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英語的實用性,真正體驗英語的文化魅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壁壘 文化
高中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提升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才能進一步體會英語文化的魅力,從而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閱讀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加上在高考試卷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所以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師更需要優化閱讀教學過程,以適當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趣味,逐漸促進高中生閱讀能力的形成,從而讓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有進一步的提升。
一、抓方法,樹觀念,消除閱讀壁壘
根據新課改的能力要求,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重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實際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教會學生恰當的閱讀方法,樹立正確觀念,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消除閱讀壁壘,讓學生真正體會英語的文化魅力之所在。在做英語閱讀時,學生只有清楚地知道文章中的詞匯,句型以及語法等基礎知識,才能基本讀懂文章,而要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則需要學生了解相應的文化背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本身對學生提出相應的閱讀要求,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結合生活實際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
閱讀方法多樣,常用的有Fast reading (快讀)、Slow reading(慢讀)、Extensive read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泛讀)、Scanning reading(掠讀)、Skimming reading(略讀)、Careful reading(細讀)、Critical reading (評價性閱讀)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班級學生的閱讀水平,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們在處理閱讀理解專項訓練說明文體裁時,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常州市的期末考試卷中有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研究結果:如果你想要你的雇員更加賣力地替你工作,你應該在雇傭他們不久后給他們加工資,要不停地給他們以“驚喜”,因為人是“知恩圖報”的,你給工人漲工資了,他們便會更加努力地賣力替你工作來回報你。在這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預測一下文章結構與內容;再通過快讀,概括文章的寫作框架;然后,慢讀與精讀相結合,分段列出每一小段的大概意思及該段的主旨;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性閱讀,提高學生對問題和是非的評價判斷能力,并結合生活實際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能讓學生輕松地完成文章的閱讀,理清文章的思路與結構,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還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不同的文化魅力。
二、擴寬閱讀面,消除閱讀壁壘
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每天堅持10~30分鐘的泛讀,尤其是讓學生讀那些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對于語言學習是有極大好處的。而目前我們的高中教育都太局限于課本,要想真正達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憑課堂的教學材料是不能達到的,教師還應積極進行課外拓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擴大閱讀范圍與類型,尤其是了解社會熱點話和最新科學技術。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增加學生詞匯的攝入量,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速度和準確度,而且課外的練習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中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掌握程度。而且我們都知道,英語的學習是很講究語感的,而語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不斷的聽說讀寫實踐而得來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外國名著、聽英文歌曲、看英語原聲電影等方式培養語感,體會中外文化差異,并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這樣才能在這英語學習中獲得極致體驗。
三、消除閱讀壁壘,體驗英語文化魅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很多文章都是出自于英美的一些報刊雜志,這就要求我們理解這些本土人的一些風俗習慣以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我們很多學生都是以中國式思維理解英語文章的,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無法設身處地地思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有的甚至無法讀懂及領會文章內容或意圖,這對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制約。而如果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英語文章的閱讀,了解文章所傳達的中心思想,消除閱讀壁壘,體驗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以作者的思想和立場更好地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