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尤佳
“看到過電影里的畫面定格嗎?以前我走路就這樣搞笑的啊,走著走著,右膝關節就像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下子‘定格’在那里,整個人像個木頭人一樣動彈不得。”住在杭州市中醫院骨傷科病區65歲的李阿姨,向記者說起折磨了她多年的老毛病。雖然此刻李阿姨臉上笑意吟吟的,可是回想起上周病情發作那會兒的疼痛,真的差點要了她的命。
李阿姨5年前退休,平時很注重保養和鍛煉,每天早上她都會去爬山,晚上去跳廣場舞。“大概是兩年前出現關節痛和鎖住的現象,開始比較輕,每當膝蓋‘鎖’住不能動,我就用手揉一下,好像也沒事了??墒呛髞聿恢趺吹?,突然厲害起來,還會出現腿軟、突然摔倒的情況?!币驗榕伦鍪中g,李阿姨就自己貼貼膏藥,到醫院里打打封閉針,暫時緩解一下癥狀。但是從上個月開始,李阿姨關節疼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膝關節腫得像饅頭,里面鉆心的刺痛,特別到了夜深人靜,就像有人拿著針狠命地扎她一樣,徹夜難眠。
最終,在家人的陪伴下,李阿姨來到醫院。醫生為她作了檢查。原來,李阿姨得的疾病名叫“右膝關節游離體”。
主治醫師諸力告訴李阿姨,“游離體”形象地說也叫“關節鼠”,是關節退變或損傷時從關節內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這些組織碎片生性“滑頭滑腦”,在關節腔內竄來竄去,如同上躥下跳的老鼠,故得此名。而且組織碎片每卡住一次,膝關節的軟骨就會損傷一次,磨損產生更多的游離體。關節內游離體的來源有三個:一是老年人的關節退變,二是活動損傷,半月板破裂,三是外傷活動后,韌帶斷裂。
那怎么取出這些為非作歹的“關節鼠”呢?諸醫生采用膝關節鏡手術,在李阿姨腿上打兩個小孔,一個孔放置光源和鏡子,一個孔插入精巧的手術器械,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三個的“游離體”,每個顏色呈灰白透明色,約玻璃彈珠大小。

術后第二天,李阿姨就能下地行走了,這幾天她高興地嚷著要出院了。
諸力醫師說,生活中,常常有人走路上樓梯或者平步行走時,突然發生打軟腿或關節卡住的情況。這就是“關節鼠”作祟的典型表現,不要以為揉揉活動開了就沒事了,其實這已經造成了對軟骨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就應及時去醫院骨傷科就診。組織碎片對關節軟骨等帶來長期刺激,可使關節產生炎癥、腫脹甚至積液。時間久了,關節面破壞嚴重就會發生骨性關節炎,重癥患者甚至會因此喪失行走能力。
編輯/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