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馮笑偉++郝靜
摘 要: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對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本文將從調研正定文化產業的背景及目的、正定文化資源的開發現狀和正定文化產業的問題總結等三個方面展開對于正定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分析,從而推動正定新區文化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京津冀一體化進程。
關鍵詞: 正定新區;文化產業;文化資源;現狀分析;問題總結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緊鑼密鼓的形勢下,正定憑借其自身具有獨特而又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其中占據了有利地位,我們的調研也圍繞正定的文化產業隨之展開。
一、調研正定文化產業的背景及目的
文化產業屬于新興產業,也是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加速發展并成為20年來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在文化產業如此蓬勃發展的今天,河北省在積極順應目前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提下,出臺了《河北省正定縣城鄉總體規劃征求意見》。《規劃》提出,正定未來的發展要堅持“區域視角”,要堅持滹沱河北岸地區與南岸地區“一河兩岸”一體化發展,建設石家莊中心城市。同時,堅持滹沱河北岸地區與南岸地區錯位發展,古城與周邊地區錯位發展,縣域內重點發展地區與重點保護地區錯位發展;堅持“文化傳承、綠色發展”。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堅持田園城市發展理念,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正定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云故里。截至2010年正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①為響應國家和河北省的號召,2015年7月份,我們深入正定,進行了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發現并分析了河北省正定新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凸顯的一系列問題,寫在這里希望能夠對正定的進一步開發與管理提供幫助。
二、正定文化資源的開發現狀
(一)文化資源
正定目前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9處,他們分別是開元寺、廣惠寺華塔、臨濟寺澄靈塔、天寧寺凌霄塔、隆興寺、府文廟、縣文廟大成殿、正定古城墻、唐代風動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小客龍山文化遺址、新城鋪商周遺址、西洋仰韶文化遺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5處(說法不一,也有6處說)。新建旅游景點多處,榮國府和寧榮街,位于正定城內東北部,是一座仿古建筑,1984年為了拍攝《紅樓夢》而興建。西游記宮,座落在常山公園北端,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有3個展廳,18個景區,5個人物塑像。全部場景配有燈光音響,配合巧妙。封神演義宮 ,位于榮國府東側,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廳內37個故事畫面,有聲、光、電、激光燈現代技術配合,再現了姜子牙扶周滅紂的故事。②除了這些文物古跡和新建旅游景點之外,正定還是眾多的古遺址所在地,小客龍山文化遺址、南楊莊仰韶文化遺址、西洋仰韶文化遺址、新城鋪商代遺址等。同時,正定還是眾多歷史名人的故里,南越王趙佗、常勝將軍趙云、元雜劇作家白樸等等。
(二)交通設施
正定對外交通便利,石家莊機場駐地便在正定縣,同時京廣線還設有正定一站,廣大旅客到正定旅游十分方便。正定縣城內修建了201路汽車專用線,沿途設站點20多個,同時開設了多部客運汽車。政府出資加寬、修整了常山路等主要街道,修筑了隆興寺、榮國府等段的多條路線和大型停車場。目前通往正定文化景區的交通總體來說是比較方便的。(詳見圖1)
(三)宣傳力度
從80年代起,正定政府就積極致力于正定文化景點的宣傳,印制了多套明信片,制作了碑帖、字畫和各種有正定古跡特點的旅游工藝品。當前,經過我們的問卷調研分析,發現無論在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心目中,榮國府、古城墻、趙云廟等景點的知名度非常高。
三、正定文化產業的問題總結
正定的文化產業發展總體來說是欣欣向榮的,但是經過我們的深度調研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其中既有中國文化產業目前共有的通病,也有正定自身存在的個性問題。下面將逐條對調研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
(一)文化資源傳承面臨困境,亟待規范與保護
在調研之前,我們進行了網上路線規劃,查詢了常山戰鼓等有名的正定特色文化。結果顯示以常山戰鼓為代表的特色文化并沒有固定的表演地點和正規的演出團隊,而且局限于一個較小的區域內,很難準確地找到其所在地,由此造成了人們對其關注越來越少。我們在走訪東楊莊和西陽莊的過程中,發現戰鼓的表演隊伍不夠正規,和以往的演出和資料相對比,發現現在的常山戰鼓表演對傳統套路的繼承并不是十分準確。而且,通過調查發現,政府重視不夠,對其投入的資金力度不足,造成表演隊員的參演積極性并不能被很好的調動起來。還有一些文化旅游景點,比如位于常山公園南側的西游記二宮,已經是大門緊閉,沒有游客前來參觀。由此看來,正定的文化資源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宣傳保護力度,做好文化傳承的工作,由此才可以發揮文化資源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并且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有限,以至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省會4+1組團城市發展構架明確指出石家莊政府將正定的發展定位為文化旅游等的集結地。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迄今為止,正定的文化產業亟待進一步的發展,千年古城正定,其豐富的文物修護和保護工作所需費用也是很高的。
(二)文化資源未能有效地開發利用于旅游等產業,且旅游資源整合利用未形成體系
正定文化資源豐富且獨特,但其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與開發。一是沒有利用好原本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二是沒有能夠將城鎮建設與文化資源相互融合。《規劃》中提到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協同發展轉型綜合實驗區、石家莊都市區副中心③”并沒得到很好地融合與互相提升和促進。
其次便是資源整合利用未形成一個運作順暢且規范的體系。旅游資源是一個綜合的系統,不光涉及到其觀賞的景觀,還要有相關的配套設施,包含食住行購游等多方面。就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最普遍的問題比較普遍的,一是交通問題,游客被一些拉客的黑車或者電動車所左右,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旅游順序,自駕游的車輛也面臨停車難的問題。二是旅游資源挖掘深度不夠,許多歷史文化景點只是單純的傳統的圖文介紹,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比如榮國府只是簡單的實物游覽,并沒有充分利用其所蘊含的的《紅樓夢》的文化氛圍,做到讓人們身臨其境,缺乏有效的展示手段。三是游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且文化氛圍有待加強。游客只能象征性地游覽觀光,缺乏一些體驗性的活動的加入。且游區的基礎設施未能形成規模效益,過于分散,造成競爭力較弱。四是文化產業管理體制不完善,雖然新區的文化事業管理體制在新區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問題的存在。例如,政府與文化經營單位之間的責、權利等關系不明確,政府干預過多,致使文化產業缺乏生機與活力。并且文化體制改革遠遠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這都不利于文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文化產業的民眾普及率不高,民眾的文化意識有待提高
在正定街頭的走訪調查之中,當我們提及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時,更多的受訪人們表現出了迷茫,“不知道”或者“聽說過一點,但不也不太清楚具體內容”成了人們更多的回答。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無疑是一項整體性的工程,政府、社會、民眾,缺少了哪一環節,都會造成整個規劃的周轉費力。而如今,明顯地,正定新區的民眾或者是外地人對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規劃了解不多,因此可能造成民眾的參與熱情下降,在整個規劃過程中,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群眾的配合和支持。(詳見圖2)
(四)文化產業品牌意識薄弱,品牌打造力度不夠
以榮國府為代表的影視文化資源、常山戰鼓為代表的地方資源、小客龍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遺址資源、“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為代表的古建筑資源,他們都是既包含眾多的文化內涵,又包含經濟內涵,但是兩者之間的關系卻沒有得到良好的捕捉和體現。目前我省的文化產業多歸文化部門來統籌規劃,但真正能夠落實和發展文化產業的,還是靠政府的經濟部門。目前,文化品牌化戰略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經濟部門的資金投入不足,品牌的開發和創建缺乏市政部門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人員的投入。品牌規劃和運作脫節,使得文化品牌的打造方向偏失,意見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整體工作處于隨意性較大的狀態,不夠堅實。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還發展面臨著技術水平低下的問題。文化能夠成為產業的原因是應用了一些高技術,例如數字化、網絡傳輸等,現代科技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工具。目前,正定新區的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較低,這不利于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此造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文化產業名氣不夠大,品牌不夠響亮。
(五)文化市場違法經營現象頻發,市場秩序不容樂觀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正定文化市場存在著不少的市場規劃問題。文化市場秩序較為混亂比如:有小攤販在門口拉客,聲稱可以提供半價票等內部票,或者是在距景點不遠處,強制拉旅客乘坐其交通工具,或者有的小商販講述其拉客的回扣等現象。文化市場秩序混亂,管理無序,缺乏政府的統一管理和引導;同時,缺少合理的文化市場規劃,都造成了文化市場管理難的現狀。
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相對自由、寬松的氛圍,才能促進其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但這必須建立在遵守文化市場經營規范的前提下,否則造成秩序混亂,會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出臺與有效管理,才能取得更加長足的進步與發展。
(六)文化產業人才匱乏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正定新區從事文化產業的工作人員大部分缺少資本運作的經驗,技術水平較低,高素質、復合型的文化產業運營管理人才稀缺,正定新區文化產業經濟社會效益的提升,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較強的文化專業技能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正定文化產業作為正定新興的朝陽產業,在新世紀的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開發以及現代化轉型,是解決廣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希望我們的調查為政府制定正定文化產業方案提供一些思路與角度,擴大正定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影響力,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注釋:
①《河北省正定縣城鄉總體規劃征求意見》
②《正定縣志》 中國城市出版社
③《河北省正定縣城鄉總體規劃征求意見》
參考文獻:
[1]河北省正定縣城鄉總體規劃征求意見[Z].
[2]正定縣志[J].河北生正定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編篡.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2.
[3] 何惠欣,謝偉.“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與發展研究——以正定文化品牌常山戰鼓為研究個案”[J].大舞臺,2010(9).
[4]劉洪彩,王增成.劉“開拓國際名人效應 打造正定文化品牌”[J].大眾文藝, 2013(4).
作者簡介:王陽(1993–),女,河北寧晉人,河北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律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馮笑偉(1994-), 女,河北贊皇人,河北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律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郝靜(1995–),女,河北涿州人,河北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律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