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的編寫應有助于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培養是課改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構建真正高效的數學課堂的保障。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以逐步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一、組織自主學習活動
自主學習活動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該方式不僅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主體性的凸顯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逐步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中為什么要“除以2”,也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制作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借助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推導,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課堂主體意識的培養,同時,也有助于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二、開展一題多問練習
一題多問就是針對同一個題干來提出不同的問題,目的就是要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使學生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同時,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助于學生課堂主體意識的培養,更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因此,在習題練習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一天正午,唐僧師徒四人口渴了,忽見前面有一個在路邊賣蘋果和梨的小攤,標價為:蘋果每個0.12元,梨每個0.08元,悟空對師傅說:我身上的錢只能買20個蘋果,唐僧要悟空拿出1.44元買梨,剩下的買蘋果,悟空剛要走,忽然想要考考豬八戒。”分析這個題干,你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______
有學生提出:買過梨之后,還能買幾個蘋果?
還有學生提出:悟空身上有多少錢?
還有學生提出:能買幾個梨?
更有學生提出:如果打算用全部的錢去買梨的話,能買多少個?
……
組織學生積極地發散思維,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且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以及問題探究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立足于數學教材,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而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沈亞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0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