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芙蓉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輕松、融合的語文課堂氛圍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關系重大。新課標所強調的便是創造和諧、豐富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想學、樂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形成一個和睦共處、和諧相處的學習合作體,去尊重學生,讓學生無拘無束,敢于質疑,與老師溝通與交流,獲取知識。只有這樣的教學氛圍,學生才會接受,才會樂于學習。
一、寬松、民主,構建師生關系
我們的語文課堂要呈現人文之特點,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愉悅、互動的學習氛圍是每位教師應努力的目標,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合作、共同交流,讓學生輕松自在地學習,興致勃勃地展開想象,持最佳狀態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富有活力。課堂上,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開啟,使他們就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的教學中。我們師者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豐富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在自由、愉悅的空間內產生一種滿足的情感體驗,展現小學語文課堂的無限魅力。
二、激勵、上進,關注學生成長
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的是老師的表揚與鼓勵,在老師的激勵中不斷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成績。課堂上,師者應采用多種激勵方式,給予學生鼓勵,這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就能體驗到收獲的快樂和學習的喜悅。輕松、愉悅、活潑伴隨學生學習,學生的學習收獲就會如學所愿。可以這樣理解,激勵出創造力,激勵出學習目標,激勵出學習動力,激勵出學習熱情,激勵出學習優異的學生。經由激勵溝通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活化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
三、平等、信任,強化學習效果
陳舊的教學模式,是老師掌控學生學習成績大權,往往忽視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比,淡漠了學生主動性的發展。當今新形勢下的教學形式,要關注學生的自覺意識發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讓班級的學生親身感受到集體氛圍中的平等、和諧與信任。例如,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將學生的抄寫、默寫、背誦等形式的作業交給學生自己互評、互改,使學生間能夠相互補充,相互督促,取長補短。因為,學生在自己評改之時,既可以體驗到教師的那份信任,及做一名老師的快樂,又可以把學習的知識進行再次或多次的復習、鞏固,一舉而多得。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平等、民主的教學理念,信任學生、理解學生、肯定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郭莉.淺談如何創建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新課程導學,2015(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