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孩子喜愛游戲,游戲是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孩子的快樂王國。然而傳統民間游戲在現代孩子的世界里已蕩然無存,他們玩的是公園、游樂場里的大型游樂設施里的游戲,商店、超市為兒童游戲而銷售的各種高級電動汽車、豪華精致的芭比娃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每天都在為我們的孩子制造新穎獨特的玩具,刺激著孩子們的神經和欲望,他們對玩具的占有超過了對玩具的“玩”。這種情況導致了現代孩子普遍缺少玩伴,使得孩子經常出現孤獨的感覺。
民間游戲是游戲的一種形式,它淵遠流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玩法不一。大多數民間游戲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而且民間游戲的玩具材料簡單,玩法易學、易會,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挑戰性和競爭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勝、好滿足的心理,深受幼兒的喜愛。如何讓傳統游戲回歸孩子的游戲生活,幫助孩子找回民間游戲在他們身上應有的價值,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對民間游戲進行搜集整理分類
大多數的傳統兒童游戲的教育價值和社會文化功能是公共的。因而在搜集整理、傳承傳統游戲時,我們都是盡可能地考慮選擇符合幼兒學情的,最大限度地體現傳統游戲的趣味性、綜合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特征,我們對收集的幾十種傳統游戲進行了整理,去其糟粕,選其精華,讓幼兒接受健康向上的游戲,如“炒黃豆”“木頭人”等游戲適合小班幼兒玩;“揪尾巴”“踢沙包”“跳皮筋”等適合在中、大班玩。
二、大膽創新,賦予民間游戲新的活力
“傳統的東西也要體現時代的脈搏。”持著這樣的觀點,我們在繼承發揚兒童傳統游戲玩法和意義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教育思想,結合所處地域特點、生活環境以及幼兒的興趣點,對游戲的活動材料、場地布置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編與創新,使其更符合當代兒童的發展所需。
1.游戲材料的創新
民間游戲具有就地取材、簡便易行的特點,我們在游戲材料上注重當地自然鄉土、廢舊材料的合理利用,努力做到“變廢為寶、一物多用”。如,在游戲“挑小棍”中,我們利用吸管、一次性筷子等廢舊物品作為游戲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不僅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而且使游戲有了不同的難度,增強了游戲的挑戰性和刺激性。如,在玩民間游戲“抽陀螺”的時候,教師就為幼兒準備了大小不同、長短不等、材料不同的陀螺和繩子,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去探索問題,從中找出最適宜的材料,從而提高幼兒的問題意識,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材料的創新豐富了游戲的玩法,也開啟了教師和幼兒的智慧之門,使得民間傳統游戲更具生命力。
2.游戲玩法的創新
民間游戲是民間孩子們自己創編的游戲活動,從游戲的選擇、材料的利用,到角色的分配和情節的發展,都由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來完成。因此,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會自由商定一些新的規則和玩法,使游戲滿足不同幼兒的水平,讓每個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與發展。如,“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原來的玩法是“小雞”被捉到后就被罰下場,有的幼兒由于在游戲中跑得慢或躲閃能力差,很快就被捉到罰下場,然后被關在“雞籠”里等待游戲結束,失去了游戲的機會。我們發現這種現象后,與幼兒商量改變了游戲規則,就是場上的“小雞”在躲閃跑的過程中只要用手碰一下被罰下場的“小雞”,他就可以復活重新上場游戲,從而為伙伴創造了多次游戲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預設與生成的相互交融。有些玩法是教師和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憑靈感挖掘出來的。如,在大班幼兒玩“踩高蹺”時,開始不滿足于在平地上穩步前進,他們想尋找新的挑戰,當看到其他幼兒在玩“頂沙包”的游戲時,一幼兒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說:“我們在頭上頂著沙包踩高蹺走,看誰走得又快又穩!”大家高聲叫好,這個提議得到了認同。在這樣的互動中,踩高蹺有了多種玩法:曲線走、跨椅子走、走獨木橋……幼兒也在不同難度的挑戰中獲得體能、智能的發展。游戲玩法的不斷創新給幼兒帶來了此起彼伏的刺激和挑戰,他們在一次次的嘗試和超越中,得到了鍛煉和滿足。
3.游戲場地布置的創新
兒童傳統游戲不受空間、場地的限制,需要規劃場地的游戲并不多,如,跳房子等。但我們仍嘗試著通過對場地進行創意性的布置,來增強民間傳統游戲的吸引力和教育價值。在游戲“跳房子”的基礎上,教師設置了數字的格子方塊和我國的名勝古跡的圖片,讓幼兒選擇設計房子,自由創造大膽跳,看誰的花樣多,這樣一來便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心,同時,不受任何約束和抑制,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從而使幼兒的自信心得以增強,于是,有的幼兒邊跳格子邊造房子,有的看格子上的數字跳,有的兩人輪流跳,有的根據圖片跳,邊說邊跳,既學習了有關數的知識,又對主題內容有了了解。
傳統游戲蘊含著豐富的現代教育價值,它有利于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民族傳統文化代代相傳。傳承民間游戲的經典魅力,讓游戲在傳統與現代相融合中得到升華,讓游戲在創新與原則相兼容中更具科學性,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游戲中真正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