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中
摘 要: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教育當成一生的事業,要把一生都奉獻給學生。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具有教學能力外還要心中充滿愛,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用愛去點燃他們的心靈,用愛托起他們心中的夢想。經驗與責任說明,愛還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要一視同仁。
關鍵詞:愛心;關懷;寬容;尊重;理解
教育是愛的事業。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農村的孩子更需要愛,他們大都是留守兒童,所以更需要關懷,我們教育學生不光教給他們知識,還要給他們關愛。我們要讓課堂處處充滿愛,讓他們感覺到愛的溫暖,這樣他們才能對學習充滿動力,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具有教學能力外還要心中充滿愛,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要用愛去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負責任地去愛每一個學生,是一名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這種愛,是不能以個人好惡為轉移的,它不像潮起潮落般的洶涌澎湃,卻似春風化雨、云卷云舒的輕柔。我在二十幾年的教學中,真正體現了愛心力量的巨大。那么,用愛怎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實現心中的夢想呢?
一、愛需要尊重與理解
愛是尊重。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情感。學生需要尊重,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要看到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踐證明,尊重能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架起師生之間的橋梁,溝通師生的心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特別是對那些毛病比較多的學生,更要尊重他們,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讓他們在尊重中獲得自信,揚起奮進的風帆。
我在一所農村小學任教,由于當時教師缺乏,我就擔任三、四年級的語文課,有一段時間,我給三年級學生布置作業時,發現有個別學生表現出不愿意的情緒。我想都是農村留守學生,可能是和爺爺奶奶任性,也就沒有放在心上。第二天,我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結果有幾個學生沒有完成,其中有兩個平時學習好的學生說是做完了,忘記拿了。我一下氣上來便說:“什么沒拿上,明明是沒做完,在撒謊。”只見那兩個學生表現出不服氣的樣子。我心想,是不是錯怪了他們,傷了他們的自尊。于是我就打圓場說:“同學們,我也很想和你們談心,知道你們的想法,或許老師也有冤枉你們的時候,如果哪位同學有想法希望你們給老師提意見和建議。”學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讓我吃驚的是,早上批評過的那位學生來到辦公室,拿來了作業并對我說:“老師,我確實做完了,是忘記帶了,請你相信我好嗎?下次我一定不會忘記的。”這時我真的感覺到每一顆心靈都是一扇關閉的門,每扇門上都掛著一把鎖,只要我們打開這把鎖,才能進入學生的心靈,發現閃光的火花,解開其心靈上的千千結,而鑰匙便是老師的理解、寬容、信任以及給學生敞開心扉的機會。這樣我們換回的不僅是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也使我們的工作越做越好。
二、一視同仁的愛
在我們教學中,公平是教育的前提。教師不僅要關注成績優秀的學生,對于那些不求上進、頑皮、成績差的學生,也要一視同仁。如果教師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就會使這些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產生壓抑和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生逆反情緒,敵視老師的教育,開始破罐子破摔。對于這些人們眼中的學困生,教師應以關愛的眼神和親切的微笑對待他們,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意感染他們,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用愛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我們四年級班里有一名學困生,成績一直不理想,紀律也很差。但是有一次我發現他的假期作業完成得不錯。所以一開學,我就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了他,說他有進步了,假期作業寫得非常認真,希望他繼續努力,一定會有成績的。沒想到我的一番表揚對他產生了“化學反應”,他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課堂上不但認真聽講,還積極發言,作業也能按時、認真地完成。但是,沒過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作業不認真寫,上課不守紀律,還干擾其他學生,弄得學生都告他的狀,并用難聽的話挖苦他。怎么辦呢?經過一番思索,我沒有急于找他談話,而是注意觀察他,課上他搗亂時用眼神來暗示他,一次,兩次……終于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時,我認為時機已成熟,就對他說了一句話:“老師還是相信你能成為好學生的。”我的話觸動了他,他望著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內疚。后來,在我的不斷鼓勵下,這個學生真的變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知道,是愛讓他改變了。
三、愛需要寬容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所以說沒有不犯錯誤的學生,教師對待這些學生一定要心存寬容,給學生改過的機會。19世紀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得好:“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我班曾有這樣一名學生,由于父母離異,缺乏管教,他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一次,他拿別人的錢,買了一個日記本。后來我私下找他談話,對他說:“你喜歡日記本沒有錯,但你不應該拿別人的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老師這有個新日記本送給你,你看怎么樣?”聽到這兒,他臉一下子紅了,表示要把錢還給那個學生。后來他真的把錢還了回去。過了幾天,他又主動來找我,誠懇地對我說:“老師,謝謝您!”說著,他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轉身就跑了。在他鞠躬的剎那,我看到了寬容的力量。
四、愛是幫助與贊揚
“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我國現代文學家魯迅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是愛的傳播人,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所以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溫暖的鼓勵。但是,對學生的行為,我們常常是憑自己的感覺去評價,不去體驗學生那一顆顆純真稚嫩的心,因而有時會曲解他們的言行,使他們受到委屈,而學生由于不被理解也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
總之,教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燭光,學生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張天寶.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曉鳳.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