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韋
摘 要:如何在企業集團文化的框架下,層層建設基層單位企業文化,成了企業文化研究和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和熱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基層單位文化的概念、內容、與集團文化關系、遵循的原則進行的分析,提出了基層單位文化建設的一些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集團文化框架;基層單位文化建設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沙因在《企業文化生存指南》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關系到企業前途命運的大事,是做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集團化運作的情況下,由于歷史、地域、發展歷程的差異,集團內部各基層單位發展模式各不相同,員工的風俗習慣,文化觀念也不盡相同,因此,建設基層單位文化在助推集團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層單位文化的概念
基層單位文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相對于集團文化下的次屬文化。如果說集團文化是指通過經營實踐所形成并為集團及各基層單位所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那么基層單位文化就是指集團內各基層單位根據本單位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集團文化是建立在各基層單位個性文化基礎上的共性文化,它統率、規定和指導著基層單位文化的建設。基層單位文化是集團文化的有效體現、延伸和細化。基層單位文化建設,是集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每個企業的文化內涵則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強度也都不同,這就構成了各基層單位獨具特色的文化個性。
如果基層單位完全按照集團文化建設要求,一味簡單機械的生搬硬套,忽略地域特點、專業特色,將會造成員工被動、生硬的接受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基層的落地生根也只是擺形式、走過場。相反,如果在傳承集團文化理念的同時,結合地域特色,創造特色文化,不但豐富了集團企業文化內涵,而且為集團的企業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使之能夠更加健康長遠發展。因此,基層單位文化建設,從文化體系的形成和完整性看,必須不斷強化。
二、集團文化與基層單位文化的關系
要開展與加強基層單位文化建設,必須對集團與各基層單位、集團文化與基層單位文化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
(一)集團與基層單位的關系
無論是市場成長模式還是行政組合模式組建的集團公司,集團公司都應該是整個企業集團的核心,猶如艦隊的旗艦,引領這支艦隊的航向和目標;基層單位都應該是整個企業集團的一支,猶如艦隊的單艦,必須服從旗艦的引領、服務艦隊的航行;集團公司會根據各個基層單位與其重要性、關聯度等因素,從資本控制型、戰略控制型、人事控制型、文化導向型等主要集團管理模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模式對其進行管控,力求將各個基層單位與集團公司打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集團文化與基層單位文化的關系
企業文化應當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整體,集團文化和基層單位文化應當是這個企業文化有機系統整體的兩個方面。集團文化和基層單位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集團文化是共性和主文化,具有統一性、規定性、導向性和包容性,決定著基層單位文化的方向和目標;基層單位是整個企業集團的一支,基層單位文化必須服從、服務于集團文化,是個性和亞文化,具有獨特性、適應性、服從性、多樣性,必須反映集團公司的文化特征,統一于集團公司的價值理念、行為規范、視覺識別系統之內,不能與之
沖突。
同時,集團文化要包容互補基層單位文化,鼓勵基層單位文化在堅持集團文化的共性的基礎上,主動結合實際,突出各自特點,開展工作創新,建設具有各自特色、富有個性的基層單位文化,從而實現集團文化與基層單位文化之間的良性互動。集團文化體系如果是樹干,那么各基層單位文化就是這棵大樹上的枝葉,只有枝繁葉茂,這棵大樹才能茁壯成長。
三、基層單位文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
無論基層單位與集團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哪一種,基層單位文化建設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管理工程,必須通過文化載體,對基層單位的精神層面、制度層面、行為層面及物質層面進行統一、規范、協同地管控與建設。
(一)堅決抓好共性建設
企業集團文化建設中,集團公司的核心理念、行為風格和企業標識這三個方面必須在各基層單位得到切實貫徹和落實,即通過核心理念、行為規范和企業標識的“三統一”,來體現集團文化的共性。這一點是各類基層單位較容易做到的,也是必須做
到的。
1.核心理念的統一。集團的核心理念包含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等,是集團的文化內核,這些理念解決了集團的存在意義、發展方向、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是集團生存、發展的戰略理念和行動綱領,是集團內各個基層單位都必須信奉和堅持的。核心理念的統一是集團文化共性和統一性的最核心和最終體現。
2.行為風格的統一。行為風格是指企業員工行為規范和禮儀準則,是企業員工的職業標準和行為指南。不同的企業行為風格差異很大(有的強調穩健慎重,有的強調迅速果斷;有的強調個性張揚,有的強調內斂含蓄),但都是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產生和形成的。集團公司對核心理念的統一必然帶來行為風格的統一和協調一致。行為風格的統一是集團文化共性和統一性的最直接表現。
3.企業標識的統一。企業標識是企業對外形象的統一展示和反映,主要包括集團標、集團旗、廣告、辦公用品的統一格式、正確使用等內容。企業標識是文化的最外層表現,不同的顏色、圖形、制式都是映襯和揭示著員工的內心思想和行為風格。所以,文化的統一還必須表現在企業標識的統一。企業標識的統一是集團文化共性的最外顯表現。
(二)審慎抓好個性建設
歷史淵源、地域分布、組織背景是形成企業文化的重要因素,是會在某個企業的文化上刻下深深的烙印,顯現在員工的價值理念、思維方式、行為風格、工作習慣上。對基層單位文化的歷史個性、地域個性和背景個性進行抹殺和遏制是不明智和不現實的,應該允許這些個性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各基層文化在接受集團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要審慎地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好基層單位文化的個性建設。
1.要準確定位。基層單位文化必須對自己的文化個性進行準確定位:必須堅持集團文化的共性,必須符合集團整體的經營戰略要求,必須兼顧歷史、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必須慎重考慮自身歷史淵源、地域分布、組織背景的特性差別,必須是核心部分一致下的文化外延拓展。
2.要有所不為。基層單位文化在準確定位、系統研究還不足時,進行文化個性建設要勇于“三”不為:不妄為——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不亂為——違反集團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致血脈掐斷;不盲為——斷章取義、不知深淺的打造所謂的文化工程。
3.要有所為。基層文化要善于堅持共性,找準切入點,大膽的就自己的個性特點進行挖掘、并提煉成亮點,真正地有所為:善于小處著手,從日常工作的好習慣等以小而見大的方面挖掘;善于細處著眼,從普通理念的完善、細化方面考慮;善于缺處進入,從集團文化還沒有涉及到、而基層單位又迫切需要的方面提煉;善于實用為先,立足實際、講究實效,從實際執行、實際操作的工作需要中去開拓。
4.要認真為。企業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對企業及員工影響深遠。要端正態度、全員參與、認真操作、科學求證。如在理念設計上要體現“三好”——“好識、好記、好用”;在特色挖掘上要突出“三性”——“原創性、自有性、獨特性”;在傳播應用上要實現“三化”——“具體化、操作化、實用化”等等,真正使基層單位文化突顯出獨具個性的文化魅力和底蘊,不斷地豐富集團文化的內涵。
總之,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內容之多,范圍之廣 ,作用之大,所帶來的效益都是無法估量的。因此,基層單位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不斷探索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路子、新方法,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建設的飛速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志軍.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
[2]李青.推進基層單位企業文化建設.
[3]吳文劍.基層單位企業文化建設的幾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