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國祥
丹陽的鄉鎮工業起步早、發展快,民營經濟比較發達。近年來,丹陽市立足民營企業較多、產業基礎較為厚實的優勢,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引領,強化人才支撐,突出科技創新,不斷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目前,丹陽擁有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14家、省民營科技企業5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8家。當前,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新常態直觀表現為增長速度放緩,核心表現為增長動力轉換,關鍵要靠創新形成新的發展動力。面對新常態,丹陽將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暨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工作會議的要求,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把創新作為發展的制勝絕招,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主引擎。
致力理念創新,做永遠的企業家。“沒有永遠的產品,也沒有永遠的企業,只有永遠的企業家”。企業的發展可謂是大浪淘沙,呈現的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場面。當前,資源空間、成本優勢、環境容量均接近了極限,丹陽的土地開發強度達23.5%,已經超過了20%的警戒線,土地發展空間十分緊缺。可以說,面對新常態,創新是企業突圍的“華山天險一條路”。這一形勢下,看一個企業實力強不強,不僅要看規模總量,更要看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在這個比拼新動力的賽場上,首要一點就是企業加緊轉換理念,尋找產業新動力,更新增長“發動機”。值得一提的是,江蘇正全力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各類創新資源正在加速向蘇南集聚,這是企業在現有條件下致力創新的有利因素。企業家應該順應發展新常態,毫不含糊地轉換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發展的“關鍵一招”、最大的“絕招”,做創新的模范,做永遠的企業家。
致力產品創新,做行業的“單打冠軍”。“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產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追求大而全。只有立足自身實際,追求專而精,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在丹陽的很多行業中都涌現了一批“單打冠軍”,這些企業雖然規模有大有小,但市場競爭力卻很強,關鍵靠的是產品。例如,大亞木業旗下的“圣象”地板銷量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品牌價值達78.15億元;沃得集團不斷研發收割機新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4年位居行業前列。在當前這樣的轉型時期,企業要專心致志做好產品,致力于研發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容量大、競爭力強的產品,以產品占領高端市場,以產品增強核心競爭力。
致力技術創新,做“科技小巨人”。科技創新、人才引領是丹陽的特色和優勢,丹陽有很多企業舍得在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產學研合作等方面花大力氣,下大本錢。到目前為止,丹陽已經擁有200多項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的領先技術,這是一筆豐厚的財富。例如,精密合金廠是國內唯一掌握大型熔模鑄造技術的高新企業,中科四象的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技術為國內唯一,天宏機械掌握了控制系統、智能監控等一批關鍵技術,等等,這樣的企業在丹陽不勝枚舉。在新一輪發展中,企業必須進一步放大優勢,把擁有的“第一”、“唯一”技術盡快產業化。同時,進一步通過引進人才、加強產學研合作等方式,掌握更多具有行業話語權的核心技術,爭當“科技小巨人”,做某個領域科技的頂天立地者。
致力業態創新,做發展前沿的領跑者。隨著信息技術的興起,顛覆式創新、跨時代創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業態涌現出來,不僅成為一種高成長性新興業態,而且作為一種滲透性要素,深刻改變著產業發展理念、技術路徑,對傳統發展方式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最突出的就是互聯網與商業聯姻,使得電子商務風起云涌。丹陽的企業正順應這一潮流,有2000多家開展了電子商務。堂皇家紡早在2011年就開展電子商務,2014年,僅網絡銷售就完成近9000萬元,網絡銷售增幅是實體銷售增幅的18倍之多。淘鏡公司通過互聯網銷售,完成銷售額2億元,增長61.2%。此外,互聯網還滲透到了其他領域,特別是與金融融合后,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這些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蘊藏著無窮發展潛力,對經濟增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企業要努力站在當今互聯網經濟的前沿,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新興業態,積極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制造與服務結合等發展模式,實現更優質的發展。
致力商業模式創新,做融合發展的開拓者。當前,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商業創新模式正發揮著顯著的“倍增效應”。這種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制造業服務業化,就是制造業廠商提供與產品功能相關的服務,使得制造業的服務功能越來越突出。比如,汽車4S店就是這種延伸融合的產物。第二種是服務業制造業化,就是服務業廠商將制造業的現代化生產方式、標準化產品引入服務業,從而使服務業中具有越來越多的制造業元素。這方面,丹陽的僅一公司是成功的實踐者。僅一通過為寶潔、雀巢等跨國企業提供工程設計、設備采購、核心設備設計和制造、現場安裝調試及項目管理的全套服務,牢牢占據了產業價值鏈高端。企業要敏銳把握這種發展趨勢,在專注產品制造的同時,在商業模式創新上下功夫,進一步圍繞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系統服務,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致力融資創新,做資本運作的“長袖善舞”者。在這次經營金融風暴的考驗中,丹陽的企業已經深刻體會到,多元化融資方式對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可以說,當前制約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融資問題。在新常態下,企業應該如何做好資本運作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加強直接融資。丹陽目前有14家上市企業,它們不僅通過直接融資壯大了企業規模,而且具備了資本和實力兼并收購其他企業。例如,魚躍公司2008年上市以后,并購關聯企業,助推其他企業上市。2014年,更成功收購了華潤萬東和上海醫療器械集團兩家老牌國企,增強了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僅如此,魚躍已經開始進軍金融產業,以此進一步增強企業未來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發展,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特別是要加強與各類股權基金、產業基金、風險投資及實力企業合作。博昱科技憑借擁有的核心技術,尋求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從而輕松化解了資金瓶頸。企業可以汲取這些經驗,創新融資方式,通過加快上市步伐、引進戰略合作者等方法,拓寬融資渠道,在資本運作中長袖善舞。
致力生產組織方式創新,做智能型企業。當前,智能制造、網絡制造、柔性制造已經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主方向。德國提出了工業4.0計劃,其核心是智能生產技術和智能生產模式。西門子電子車間就是智能工廠的典范,在生產流程較為復雜的情況下,保證了每100萬件產品中次品只有大約15件,整個生產線的可靠性達到99%。丹陽在這方面也有很好的例子。萬樂復合公司與湖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生產線關鍵技術與成套設備,企業用工減少50%,生產效益卻翻了一番。企業要下足功夫,在設計、制造、營銷等環節深化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提高生產設備、生產過程、制造工藝智能化水平,培育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
致力制度創新,做“百年老店”。沒有一個好的制度,再大的企業也會被市場淘汰。在這輪金融風險中,丹陽很多出險企業規模很大,技術含量很高,市場前景也很好,但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致使它們經不起風浪的沖擊。在同樣嚴峻的宏觀環境下,丹陽有些企業卻做得很好。例如,天工集團、美樂集團、恒寶公司等都聘請了專業的管理團隊,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企業運行得井井有條,效益大幅提升。因此,企業必須按照現代化、國際化的要求,把創新發展與科學管理有效結合,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現代的企業管理體制,組建營銷、財務等專業的人才團隊,切實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實現從經驗治理、家庭治理向現代治理、科學治理轉變。
(作者系中共鎮江市委常委、丹陽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