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線低位
根據SportVU記載,格里芬在低位單打上花的時間比其他形式的進攻都要多。他能轉身或者突入籃下來取得一次高命中率的得分或是制造對方一次犯規;他能面對對方起跳投籃;他也能在遇到雙人包夾時找到無人盯防的隊友。洛杉磯的投手和他們的對手應該時刻都保持警惕,因為格里芬有足夠的能力用單手把球傳到球場的任何地方。他也是一個很好的吸引防守的大師,會給中鋒小喬丹傳出空中接力,無論是在三秒區還是在底線,都有極其大的威脅。根據NBA官網的數據顯示,上賽季小喬丹有252次扣籃,領跑全聯盟,而其中的58次是由格里芬所助攻的。
2.肘部地區
在格里芬的早期生涯,他大多數的進攻都是來自距離籃筐10英尺以里的地方。而現在的他站得比這個范圍更遠,這樣的話對手就很難判斷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拉出了進攻空間。上賽季,格里芬場均在肘部地區接球12.0次,排在全聯盟第二位,僅次于馬克·加索爾。他把這些接球大多數都轉換成了長距離兩分球(他在這里接到的球會有37.8%變成投籃),命中率是40.4%,是他生涯最高值。由于他的投籃提高了,防守隊員不得不上前封蓋,這樣他就更容易突到籃下,然后與外線的三分射手J.J.雷迪克還有馬特·巴恩斯完成突破分球的配合。外線三分球是快艇隊的重要戰術之一。無論是出手次數還是命中率都排在全聯盟的第三位。
3.頂弧附近
格里芬并不是一個擅長投三分的大前鋒,不過在頂弧處他還是很有效率的,這多虧了他的運動能力和做決定的速度。不出意外的話,在上賽季的常規賽里,格里芬場均觸球81.9次,在非組織后衛的球員中是最多的,很多好的事情發生在其中。格里芬與保羅的擋拆是被人非常所熟知的,也是他們的殺手锏之一。但是洛杉磯在三分線外卻采用了另一套方案,因為這不會引起對手太多注意但依舊很有效。快艇隊喜歡在運球中用格里芬和雷迪克做配合,格里芬能快速而且有效地做出一個擋拆,然后迅速沖到籃下。這樣防守隊員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是放掉三分線外的雷迪克,還是放掉籃下的格里芬?
4.攻守轉換
雖然是一個大前鋒,但是格里芬能自己下快攻。上賽季盡管由于葡萄球菌感染,他錯過了15場常規賽,不過198次的攻守轉換進攻還是在所有的大前鋒和中鋒里首屈一指。只要格里芬搶到了防守籃板或是對方出現失誤格里芬都有機會下快攻。根據SportVU數據顯示,上賽季的季后賽里,格里芬一共下快攻48次。對手們一定要對他的終結能力,他在運球中尋找空位隊友的能力給予高度重視。當一個大個子運球下快攻,讓在場邊的教練發狂的畫面出現時,常規賽上的格里芬會把每次的快攻轉化成1.2分,這也讓他有了一個新的標簽:組織大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