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1
那個年代,還從未出現過像凱文·加內特、勒布朗·詹姆斯或者賈巴里·帕克這些在上大學之前就出現在雜志封面上的球員,《SLAM》也還沒開始把高中生球員刊登在它的封面上。而洛佩茲本該幫助大東聯盟重歸巔峰,本該率領圣約翰大學起死回生,他是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邁克爾·喬丹,他原本應該成為一位救世主。“那實在太瘋狂了,但很多壓力隨之而來。”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洛佩茲說,“有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是人們期待著你去改變世界。”
可能很多新世紀的球迷都不認識洛佩茲,因為他的大學和職業生涯更多的是不盡人意。僅有一次,他率領圣約翰闖入NCAA錦標賽。作為首輪末尾簽的新秀,他在NBA待過三支爛隊(溫哥華、明尼蘇達和華盛頓),只打了249場比賽,數據從未上雙,而原本該是漫長的職業生涯因脆弱的左膝受傷而縮短。但洛佩茲擁有過屬于他的輝煌,從1992年到1995年時值四年的巔峰時期足以羨煞旁人,因為在勒布朗之前,他就是勒布朗,屬于他的《體育畫報》封面則為其加冕。“菲利普因為那個封面而得到了不公正的評價。”作為洛佩茲圣約翰大學94屆的隊友,贊登·漢密爾頓說,“但是在此之前,其他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被刊登上那個封面。我可能不足以說服你他是怎么統治整個高中聯賽的,但沒有誰像他一樣,他就是籃球場上的搖滾巨星。”
當時,圍繞著洛佩茲所作的大肆宣傳是前所未有的。“人們更多地在談論菲利普,而不是盧·阿爾辛多或者肯尼·安德森。”傳奇式人物、紐約球探康查爾斯基說道,“在那時,他是紐約市出現過的最常被討論的球員。”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媒體大肆推崇洛佩茲是出于他的多米尼加背景。“這是因為菲利普身上有一個極好的故事,一個美國夢的故事,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人們的目光。作為移民來到美國,并適應了下來,這其實是一個關于美國如何在改變的例子。菲利普一躍成名之時,移民人口中大部分都是拉美人,而菲利普像是造就這一切的關鍵。”據康查爾斯基表述,洛佩茲那引人注目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孩子在他八年級前的那個夏天來到美國,不會說英語,過了幾年之后,成為了最好的高中生籃球員,這真的就是一段傳奇故事。”
洛佩茲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圣地亞哥長大,在那時,多米尼加已經開始成為美國的運動天才主要輸出國之一,這個國家癡迷于棒球運動,在一些城市,比如南海岸的San Pedro和Boca Chica創建了棒球培訓學校,于是這成為了全明星球員的造星廠。圣地亞哥位于距海岸兩個小時車程開外的內陸地區,處于多米尼加中部地區的齊保峽谷中,而作為全國第二大城市,它因擁有蓬勃發展的籃球文化而獨具個性、與眾不同。“在圣地亞哥沒有很多公園,但我們有籃筐。”洛佩茲回憶著,“每一天,打籃球就是我們惟一做的事。我從學校沖回家,把書包放在桌子上,直接跑到球場上,直到我聽到媽媽沖我大喊大叫,我才會停下來。”
對于洛佩茲一家來說,就和這個國家大部分的人一樣,長久以來最夢寐以求的就是美國夢的實現,因此他的父親路易斯和母親卡門,帶著菲利普和他的三個兄弟姊妹一起移民到了南布朗克斯。那里是紐約市里正在擴張的多米尼加人聚集地,但是紐約的街道上,刮起一股吸毒浪潮,所以很多多米尼加移民的美夢很快成了一個噩夢。“有的人回到了多米尼加,戴著金鏈子或者其他什么東西,然后你會想,‘天啊,美國一定是個天堂。”洛佩茲說,“但其實他們可能為買下那條鏈子而積攢了好多年的錢,這只是一個虛幻的夢而已。”
2
洛佩茲對過去的苦難只是一笑而過,有一次他開玩笑地告訴紐約日報:“如果我參加了奧林匹克運動會,我肯定能破紀錄,因為我可是生活在躲避子彈的環境中。”無論周圍的環境多荒涼,紐約人總能找到通往籃球場的道路。在其才華橫溢的黃金時代,洛佩茲作為一名球員各方面都已經發展完善。他周圍都是一些這樣的球員——拉夫·阿爾斯通、卡里姆·雷德、斯蒂芬·馬布里、特倫斯·蘭切爾、杰里·麥卡勒、贊頓·漢密爾頓、高德·山姆高德、羅德里克·洛茲——當時光倒轉回紐約還是籃球圣地的時候。“告訴你,我曾經跟一些特別不可思議的球員打過球。”洛佩茲說。“而他是所有球員中最棒的那個。”康查爾斯基說:“他毫無疑問是我在紐約見過的最好的球員。”
他過去效力于萊斯高中,萊斯高中曾經是強隊,但是現在光景已經不復從前,它隸屬于紐約天主教高中運動協會,傳奇教練盧·德梅洛執掌球隊,他是一位不茍言笑嚴肅苛刻的教練,因為有一次發現了洛佩茲的驚人才華而把他留下來。洛佩茲是個頭矮小的場上殺手,跑起來像只瞪羚羊,擁有難以想像、恍若天方夜譚的彈跳力。“過去有些人聲稱菲利普的彈跳高度有1.5米以上。”漢密爾頓笑著說:“然后我相信了他們。”
1992年的夏天,在洛佩茲升入高三之前,球鞋營銷經理索尼·瓦卡羅組建了ABCD訓練營、高中全明星賽以及各種各樣的業余比賽,召集了全國最具潛力的籃球未來之星,這其中有拉希德·華萊士、賈森·基德、安東尼奧·麥克戴斯、杰里·斯塔克豪斯等等。“他很神秘,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和洛佩茲在圣約翰相處四年的隊友塔里克·特納回憶說,“我來自弗吉尼亞,而很多人像我一樣,我們對他并不了解,但是我們聽到了一些傳聞,有關他是一個多棒的球員。另外,他在那時還不是很會說英文,所以總是很安靜。大家都很急切想見識他的厲害,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可以這么強,這么快。人們總在小聲議論,‘菲利普來啦,菲利普來啦,就像是他來自外星球一樣。”
接著,登場表現的時刻到了。“我記得有那么一場比賽。”特納接著說,“菲利普比其他人都要快很多,所以就像是他一個人在打快攻,但是這場快攻碰上了2對1的情況,菲利普在半空中陷入困境。他的空中停滯時間長得離譜,他停在空中決定究竟是該傳球還是該投籃。但防守球員跳起來阻礙了傳球路線,所以,依然停在空中的菲利普就把球打到籃板上自己搶板扣籃。體育館內人們沸騰了,這就是那些經典時刻中的一個。”最終,洛佩茲奪得了該項賽事的MVP榮譽。“沒人相信他當時的年齡,他沒道理比我們優秀那么多,還跟我們一樣大。”漢密爾頓說。endprint
在ABCD訓練營結束后,洛佩茲在萊斯高中結束了他的最后兩個賽季,繼續書寫傳奇。《紐約客》在1993年三月份寫了一篇有關他的報道,由著名記者蘇珊·奧爾琳記述的故事記錄了這一系列的瘋狂。那些“穿著西服套裝的白人男子們”(球探)占滿了觀眾席去看他的比賽,這個城市里的多米尼加人對待他就像是對待邁克爾·喬丹一樣,就其影響力而言,甚至是邁克爾·杰克遜。伊曼紐爾·理查德森,效力于萊斯高中的死對頭圣雷蒙德,他曾經說過:“當你對陣菲利普時,就像是一場狂歡節,除了不用烘烤豬肉,你得無所不用其極。”
“多米尼加人來到美國,為了改變他們的生活,而菲利普只是做屬于該他做的事情。”同樣來自南布朗克斯、現執教于多米尼加國家隊的奧蘭多·安提瓜說:“他是我們中的一份子,他詮釋了成功。”的確如此,在洛佩茲于高中三年級率領萊斯奪得教會高中籃球聯賽冠軍后,菲利普坐在高高的籃筐上身披著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國旗。
那一年,所有榮譽頭銜都被他攬入囊中——佳得樂年度最佳球員、今日美國年度最佳球員和Parade雜志年度最佳球員。“當我告訴你,他在高中就是籃球大師,這絕沒有夸張。”漢密爾頓說:“我是指,在紐約,沒有任何人曾經見過有誰像他那樣打球。他的事跡發生在YouTube時代之前,因而他創造的成就沒多少是被鏡頭拍攝下來的,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就在那兒。人們甚至也很難近距離觀察他,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任何事,給任何他愿意向其展示的人看。”
3
邁克爾·奧尼爾幫助《體育畫報》給不計其數的運動員拍攝過照片,但是他給洛佩茲拍攝的那和封面卻注定將被歷史所記住。
那段時期,奧尼爾一直忙于為紐約雜志拍攝時尚大片,他們在一艘游艇上環游紐約,不停地讓模特們在蹦床上跳躍,以便能拍攝她們出現在各種地標前的照片。他和《體育畫報》攝影總監史蒂夫·費恩達成一致決定,采用這個蹦床的想法來拍攝洛佩茲“大東聯盟再次崛起”的封面。
隨著洛佩茲在哈德遜河上一艘大船的蹦床上跳上跳下,并擺出各種投籃姿勢,拍攝開始了。“那天我們要應付太多不定因素了。”奧尼爾回憶說,“紐約港灣浪潮陣陣,船舶顛簸起伏,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而我們還得掐準時間讓菲利普剛好對準球的位置。同時,我們必須確保自由女神像在背景中的右側。基本上,你是在尋找需要在一瞬間成功抓拍的契機。”
然后,他們成功了。“我這個人沒什么安全感,除非看見事情確實發生了,我絕不會輕言事情會發展得很順利。”奧尼爾說,“所以,當我按下快門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是,我看著照片時心想:‘照片并非拍得分毫不差,但是效果卻是最為完美的。我們沒有采取任何操控措施,它就那么發生了,是菲利普造就了這張照片。”
鮮有運動員和一張照片產生這么緊密的聯系,這是一種標志性的象征。當照片面世后,它使洛佩茲得到了普通球迷的追捧,而這也毫無疑問地提升了人們對其大學籃球生涯的期待。
因為缺少在美國本土出生長大的經歷,所以洛佩茲和他的家人一開始并沒有很強烈地意識到,這個封面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只是覺得那是一張很棒的封面圖片,就像我給其他雜志拍攝的封面圖片一樣。”洛佩茲說。但是隊友漢密爾頓知道不一樣的意義:“在體育畫報刊登出那張圖片后,我們都知道所有的眼睛將會開始關注我們。”
洛佩茲很快就意識到,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封面圖片,特別是當他大學一年級在圣約翰痛苦煎熬時。“我感覺到我被孤立了,在拍了那張封面之后,”他說,“事情仿佛變成了菲利普對抗大東聯盟。”
“回想起來,那張封面可能是發生在他身上最糟糕的事情。”康查爾斯基說,“它將人們的期望抬得過高。對于任何一名大學一年級生來說,他所要承擔的東西都太多了,一切發生得太快了,不僅僅針對菲利普一個人而言。”
洛佩茲在圣約翰的籃球生涯是令人感到沮喪的,在他大學三年級時,弗蘭·弗拉基拉的到來才讓一切步入正軌,而在其四年級時圣約翰終于闖進NCAA錦標賽。在第一輪,球隊輸給了底特律,最后幾秒鐘,洛佩茲一個投籃原本可以讓比賽轉敗為勝,但是籃球卻打在了籃筐前沿上。他以球隊第三得分手的身份離開了圣約翰,但很可惜,不是以救世主的身份。
4
布朗克斯西班牙福音教堂緊挨著亞當斯救濟區,位于一個已經敗落的社區里,離洛佩茲長大的地方并不遠。在一個下雨的周六下午,你一進去,就能看見很多真人大小的海報,有凱文·杜蘭特、卡梅隆·安東尼和凱文·加內特。你能聽見運動鞋和地板摩擦的吱吱聲,還有一個粗啞的聲音,抬高聲調正在大吼著指令。洛佩茲又回到了他最初開始的地方。“我媽媽在社區里做很多服務工作,然后有一天她叫我也去幫忙。我一走進去,看見了球場,我就好像看見了天堂似的。”洛佩茲說。他穿著運動短褲坐在場邊,監督孩子們(包括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進行短距離跑練習。
如今已經有30個孩子——大部分是多米尼加人——在這兒耗上一整天,不僅跟前職業籃球員學習打籃球,還會去樓上進行學校功課輔導。瑪利亞·凱洛負責輔導功課,她是學校教課老師,也是和洛佩茲在一起四年的女友。看上去,洛佩茲找到了他人生的第二個使命,那就是成為老師和精神導師。孩子們都很欽佩他,即使是在他責罵他們的時候,因為他對他們的愛是顯而易見的。“要么在這兒做事,要么回家睡覺!”洛佩茲命令道,他還會做其他的一些強調聲明,比如:“我不是來這兒照顧你們的”以及“你們都打得很有范兒,但是我根本不管這個,我想看到更多的投籃得分。”
“這些孩子很多都沒有父親,所以我盡力去扮演榜樣的角色。我去拜訪他們的學校,和他們的老師聊天,他們就像我親生的兒子們。”洛佩茲說。很少有人能讓洛佩茲變得如此謙卑。“不管是在圣約翰遭遇的挫折,還是終結他職業生涯的膝傷,都沒有使他陷入苦惱。”很看重洛佩茲甚至去參加了他的大學畢業典禮的康查爾斯基說,“他現在給這些孩子們所做的事——這才是他最重要的任務。所以,他沒有成為邁克爾·喬丹,但是看看他最終成為的這個人,你可以認為邁克爾是大獲全勝的那個人,但是我覺得菲利普才是。”
在菲利普的大學母校,一些出自圣約翰的偉大球員們——沃爾特·巴里,克里斯·馬林等等——有各種值得紀念的大事記都被框裱起來,并在卡爾內塞卡體育館的玻璃柜中展示出來,然而有兩個學生卻努力幫助一位記者尋找洛佩茲的玻璃柜,盡管洛佩茲處于巔峰期時他倆還沒出生。“他的名字叫什么來著?菲利普·洛佩茲嗎?”其中一個學生在最左邊的位置認出了他。“我猜這就是他。”他的13號球衣和圣約翰傳奇人物馬克·杰克遜的球衣擺放在同一個玻璃柜里。另一個孩子越過他同學的肩膀瞟到玻璃柜里有一份《體育畫報》副本。“噢,他是體育畫報封面上的那個家伙,我猜他肯定很厲害吧,是嗎?”
二十年轉瞬即逝,一切就好像是發生在昨天。“有時候我會被問道,如果沒有那張封面我的人生會有什么改變,可我才不會去操心這個。”洛佩茲說,“因為沒有如果,而我為那張封面感到自豪,因為我曾經在這個城市大受歡迎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