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榮方
一位作家說過,在真、善、美三者之中,女人最愛美。如果要一個女人選擇,她不會選擇做一個科學家,也不會選擇做一個道德家,她最愿意,最希望的是成為一個美人。
女人愛美,據說出于天性。原始部落的女人即愛美,她們可以忍住巨大的疼痛,在鼻子上或唇間穿洞,懸掛飾物,以求招搖。進入文明社會后,女人為求美,更是使盡招數。春秋時代,楚王愛細腰,楚宮女子為了細其腰身,不惜忍饑挨餓,竟至有餓死者,這是人人皆知的故事。法國思想家蒙田驚異于女人愛美,曾在他的《隨筆集》中記載了不少逸事:有一位巴黎婦女,為了重新長出細嫩的皮膚,竟然把身上的皮剝掉。蒙田說,只要能變得漂亮,她們無所不至,無所畏懼。他還見過一些女人,為了使臉色變得蒼白,不惜吞下沙子、煙灰,折磨自己直到把胃搞壞。為了有西班牙女郎的苗條身材,有些婦女吃盡苦頭,將細腰束得緊緊的,兩側留下一道大口子,直嵌入皮肉中,這樣束腰,導致死亡的婦人也不鮮見。
女人為了美而表現出來的毅力,有時真讓我們驚嘆。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為了讓頭發保持光澤,一生沒有洗頭,雖然不潔的臭味可用香水掩蓋,但皮膚瘙癢卻要她花費不知多大的忍耐功夫。克莉奧佩特拉最后自殺身亡,自殺的方式,她選擇被毒蛇咬死,這仍然是為了美,因為她相信,被毒蛇咬死者能永遠保持美貌。
蒙田所述及克莉奧佩特拉之愛美,絕非極端的事例。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化妝、瘦身、隆胸、整容早已成時髦。聽說因整容而遭不測者大有人在,然趨之若鶩者,還是絡繹不絕。全世界那些最大城市的最繁華的商業街,一大半的商店是為女人的美服務的。世界經濟能夠達到今天的水準,沒有女人對美的不懈追求,也是不可能的吧。
根據荷馬史詩,我們知道,特洛伊戰爭因美人海倫而起。特洛伊的元老們原先不解,為一個女人打仗十年是否值得?當他們親眼見了海倫,驚異于她的美之后,馬上改變了看法,覺得舉國為她而戰是應當的。這與我國漢代李延年形容的絕代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佛教經書稱以女人頭發作繩,可以系大象。大象能系,何況男人。日本傳說則謂,以女人的木屐作笛,能招秋鹿。女人的美具有魔力,很多民族都有傳說。女人追求美,在潛意識之中,是否為獲得魔力,不得而知。
雅典美女芙麗妮因瀆神,受法庭審訊。瀆神在雅典是可怕之罪,然而當芙麗妮的辯護人當眾猛然欣開她的衣裳時,人們為她的美所震驚,法庭于是宣布她無罪。因為在希臘人看來,上天賦予她如此美貌,不是偶然的。
女人愛美,實是她們的天性,上天將此天性賦予她們,則愛美自然也是她們的權利。而從違天不祥的古訓看,女人若不愛美求美,則是違反自然天性、不珍惜自己權利的表現了。所以只要女人因追求美而不致有害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與生命,我們是只能予以肯定甚至贊美的。
愛美是女人的自然本性,大約也是所有人的本性。大自然把愛美、追求美植入人性之中,必有深意。盡管這種深意我們暫時不能全然理解,但遵從人的本性去追求美,于整個人類的進化有益當是無疑的。有女人稱自己打扮自己,不為取悅而為尊重他人,此追求美者之高境也。有哲人甚至說美的境界甚至高于道德境界,然則人們特別是女性追求美或同時亦能增進他們的德行也未可知。當然萬事不能過分,過猶不及,這道理這里不講也罷。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