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重慶市合川瑞山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策略
張義
重慶市合川瑞山中學
語文是其他科目的學習基礎,如果語文教學只局限于課堂老師的灌輸和引導,就失去了文學獨立思考的意義。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進行分析,總結出一些適應高中語文課堂的方式和方法,給一線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以期改變教學組織模式。
高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樹此也做出較為詳細的規定,要求為高中語文課堂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積極提倡并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旨在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好相關理論知識,更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在提升自身認知水平的同時,不斷強化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與責任意識。
1.學生合作意識的缺乏。
目前,合作學習的方式還不能正確的把實踐和理論相結合起來,所以在傳統教學的方法影響下,一些老師在合作學習上只是走走形式,學生對此學習方式也持有懷疑的態度。老師覺得耽誤寶貴的課堂時間,也不會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學生認為耽誤他們的學習時間,不愿意與其他學生合作,而有合作意識的學生卻不能正確運用合作學習方法。
2.合作學習的形式比較單一。
在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卻成為唯一的方式,因為它最基礎和有效地解決了教師面臨的大班授課制與新課程學習方式要求之間的矛盾而造成的困惑。同時教師義務性教學過程中在布置學習任務時也是墨守成規、比較枯燥,沒有拓展創新,導致學生缺少積極性和創新性。
3.學生缺乏合作技能。
在實踐合作學習過程中,發現效果并不理想,同學缺乏合作學習的技能,這種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習方式,就需要教師來培養。教師應該在實踐中研究教學方法,總結出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合作學習活動,把規范的、有效基本的方法教給學生。
1.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和教學環境。
在對高中語文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由、自愿的參與,帶著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開展各項學習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可以自主的發揮避免枯燥課堂影響學生的發揮。如在對李白的《蜀道難》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通過對這篇文章背景的介紹引人文章的主題,而不是用嚴肅的態度進行授課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活躍性,用“蜀道難具體表現在哪些句子當中?”這樣的問題進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共同進行研究和探討進而得出合作研究出的結論。
2.通過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
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個具體的表現老師可以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并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小組學習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共同學習。如老師在對《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解時就可以采用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老師可以將每五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共同閱讀這篇文章并理解大概意思。最后根據廉頗和藺相如由不和到負荊請罪這一過程,分析兩人性格特點以及優秀品質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和探討在一定的時間后做出講述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
3.改變教學方式,增強合作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解學生傾聽和記憶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要求也不利于合作學習的實施。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把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如在對《琵琶行》講解時教師可以把學生作為授課過程中的主體。在這篇文章中,對琵琶女彈奏的樂曲有很多形象的描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等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文章中這樣的語句進行挑選和理解把課堂交給學生進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語文學習有一定的趣味性,文學本身的故事性就很強,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就是文學合作學習討論和研究。
《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的重、難點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特點和細微動作刻畫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變化。文章通過林黛玉進賈府的一系列所見所聞,展現了封建社會的時代和社會背景,運用了豐富細致的描寫手法,塑造了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賈母等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就林黛玉的人物性格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掙脫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教師可以預設幾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具有強烈故事性的引導深入分析人物、性格、背景和一系列事件的形成原因,提高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教師還可以以此為契機,給學生推薦一些古典文學的代表典范,如四大名著,將學生分成幾組閱讀,每一組學生在一段時間閱讀一本名著,通過小組討論模式,把能夠分享的線索、事件和主要內容總結出來和全班分享。不但提高小組學習熱情,還讓全班學生都對名著有所了解,在節約閱讀時間的基礎上,擴大閱讀視野和知識面。
可以采用任務閱讀方式,任務閱讀分為以下幾點:思考、總結可以討論的問題;精彩段落分享,收集、整理能夠被小組討論所用的精彩詞語和段落,并分享其精彩的原因;生字整理,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和短語,加以查閱和備注;內容總結,將文章的大概內容描述清楚,并進行中心思想的總結;背景調查,了解文章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對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章奠定基礎;與現實生活聯系,了解聯系現實生活的情況和具體時間,文學作品都有一定的實效性,要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脈絡的分析,文章的脈絡分析是一個大的邏輯線索,可以從頭到尾地持順清楚,這樣才能對事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種任務性閱讀讓每個學生都帶著任務學習和理解問題,閱讀過程更有針對性,而且彼此相互配合,既有獨立性,又有聯系性,相互配合,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