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杰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廉州學區第三中學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田振杰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廉州學區第三中學
提問的質量和問題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教師在備課時并未進行設計問題而是課上即興提問,這樣的問題往往偏離教學內容的關鍵或僅僅限于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問題的認知水平與學生回答的認知水平存在著正相關——較高認知水平的學習活動能帶來較好的成績,因而了解教學內容與目標并設計較高水平的問題成為教師進行有效提問的前提之一:凡是回憶具體的、先前教過的事實、定義、常識等的提問都屬于較低的水平,而高級思維水平的提問往往要求學生對已有知識或所給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解決新情境下所遇到的困境。教師應在全面分析一節課的各項任務的基礎上,針對每項任務從方法、技能等多方面的培養人手,至少設計一項較高水平的提問,再由此分配一些隨機性提問,而不必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個細節性、孤立性的練習中。例如,在工業區位選擇等知識學習之后,工業的區位選擇應從整體上視為一項學習任務,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已經能自覺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整地描述工業的區位選擇,在此基礎上教師就世界主要工業區形成、發展和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進行提問,這種較高水平的提問既能突出重點,更從方法與過程等角度整體掌握地理知識,促進學生地理思維活動。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成敗與否,課堂效率的高低,不僅依賴于教師的學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藝術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地理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展開,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但這并不是說,為了迎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就此放手,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隨心所欲”發展個性,當“主人”。學生應該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里,精心預設,進行有組織、有紀律、高效率的地理學習。可是,怎樣組織、引導并參與學生的有效學習呢?
我認為有效學習的關鍵還是“問”字。教師課前應當充分預設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領性問題,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生成的新問題,調整、重組、靈活機動的組織教學。其中教師的課堂提問尤顯重要,它能打開學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過早地關閉。現在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地理課堂提問的具體做法。
教學中的“問”。包括學生問與教師問兩個方面。學生“疑而能問”,教師只需“解惑”。但對于“讀書無疑者”,則“須教有疑”,但是在地理課堂上問什么?如何問?這里又頗有一些學問。
1.問什么?
大致有四問四忌:(1)問有關知識,忌離題太遠。(2)關鍵處發問點撥,忌不痛不癢。(3)難點處反復設疑,深入淺出,忌避重就輕。(4)鞏固性提出問,歸類記憶,忌膚淺零雜。
2.問誰。
也有四問四忌:(1)高深或靈活性大的問題問優生,其他人復述,各有所得,忌“槍槍卡殼。”(2)基礎題,綜合題,最好依次問,忌“留死角”。(3)少數人舉手時,提問要選擇代表多數人水平的學生,忌“以情緒定人。”
3.問法。
(1)提出問題,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思考時間。(2)問題的提出要簡明、準確、循序漸進。(3)問題要有啟發性。(4)教師要善于引導,鼓勵學生思考。(5)提問要因課堂內容而異,靈活運用。
在把握了問什么,問誰,問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師要注意結合所教學科和學生進行具體實踐,使教師的“問”有助于學生的“學”,真正達到“教學相長”。
1.直截了當的問。
所謂直截了當的問,是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這種提問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積極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許多教學環節如引入新課、復習鞏固及講解分析之中,常用這種問法,。
2.善于創設情境的問。
創設情境的問是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整堂課的眼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懸念法就是用疑團、困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選用懸念式提問創設問題情境,容易捕抓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急于求知的心理,為整堂課的主動學習埋下伏筆。例如,當我們講解“地球的公轉”時,不少學生對地球公轉的特征及其產生的意義感到理解困難,一些空間想象力差的同學更是如此。為此,我在講究有關內容后,提出一個假設:“如果黃赤交角為0,地球公轉的特征及意義如何?”,在學生思考議論的基礎上,再由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的疑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3.層層深入的問。
層層深入的問是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是整堂課的核心部分。此時采用遞進式提問,通過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推進,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寬思路,抓住本質。這樣不但能挖掘知識信息間的落差,而且能展示教師思維的全過程,給學生一頓思維的套餐,師生之間產生共鳴。而采用逆向思維發散式提問,又能促使學生多重角度思考問題,在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加強思維深廣度的訓練,培養創造性精神。
4.主次分明的問。
主次分明的問是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整理,把知識方法系統條理化。教師可以把所要復習的內容設計成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去討論。
教無定法,教要有法,同樣,“問”無定法,“問”要有法,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設問,成功的設問可以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影響著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把握數學課堂設問的藝術,是教師展現課堂教學藝術的畫龍點睛之筆。數學課堂的設問要和課堂具體環節的目的、時機、作用相結合,講究設問的方式的科學性。
課堂提問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探討、運用,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地理王國里遨游;好的提問,需要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問題要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