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亞華河北省安平縣馬店鎮第二高級小學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賈亞華
河北省安平縣馬店鎮第二高級小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日漸突出,今天的英語教學已經不能再像往日一樣,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輕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高分低能,啞巴英語,這已經是無法適應英語交際需要的局面了。而小學是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興趣。
小學英語;英語環境;激發興趣;培養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大多數學生感覺英語是最難學習和掌握的一種語言,加之孩子不是天天能接觸英語,他們學得快,忘得也快,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到無助,無法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只靠課堂上老師教一遍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課后鞏固,多加“使用”與練習,讓英語走進生活。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呢?
在學生還沒有正確的英語語感時,我們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應該堅持盡量全英教學,極少使用母語,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學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向師性,而小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尤其突出。所以我們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教學時,配合各種手勢、表情等身體語言,讓學生去理解,感知語言。碰到一些較難理解或抽象的詞句,我們要創設一些情景,反復使用英語去作解釋,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猜測和理解它的含義。這樣的做法雖然比直接使用母語去解釋要費時得多,但卻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設置在一定的情景中,這樣,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致關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力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學習五年上冊,Unit 7“When’s your birthday?”一課時,可以創設一個生日聚會:
Ann:Today ismy birthday,I’m ten.
Mum:Happy birthday to you!
Ann:Thank you,mum.
Mum:Here’s a birthday cake for you.
Ann:Oh,how big!…(同學來祝賀,送小禮品)
根據教學需要,教師有選擇地、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給學生創設一個運用語言的機會。如: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四人小組開展對話表演,把學習用品當作小禮物,自編生日聚會對話。這樣學生在十分輕松的情緒中能很快地學會語言,還能根據交談中心內容主動地思考,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各種形式的組合,思維得到啟發,創造了課堂口語交際的氣氛。
英語是一門語言,而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交流。如果一個學生不敢開口,害怕開口,只要一開口就臉紅,或者開口了聲音也很低,那他永遠也學不好英語。首先,教師應該利用各種資源激發學生說的興趣。現在小學的教材大多是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對話為主,都是學生熟悉的,這就為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在課上要盡量利用一些教學媒體,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指套、木偶等等創設情境,給學生輕松愉快的環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對于在學生的交流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可以不當面糾正,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選擇不同的話題,給予學生更多說英語的機會。當然,如果僅僅讓學生單一地開口去說,這樣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將平常的簡單對話運用到肢體表演中去,通過大量的實踐,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增加學生的英語語感,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大方的去說。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聲模仿。在學習新課文或對話時,要求學生去模仿錄音。還可以在班級中進行比賽,比一比誰模仿得最好、誰的聲音比較響亮。這樣通過比賽激發學生模仿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模仿,并樂于去模仿。如果個別學生模仿得很好,但聲音卻很低,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放開喉嚨,讓他聽到自己的聲音,更要及時肯定他的點滴進步,要知道“good,well done,good job,excellent????”,這些話語會極大地鼓舞他,讓他更有勇氣說英語。最后,學生說英語的機會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教師在課后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說英語的機會,比如創設班級英語角,讓學生用英語交流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學習英語的經驗以及中西方文化差異等等。同時講英語小故事、唱英語歌、表演英語劇等活動也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能讓他們在各種交流中享受學習英語、說英語的快樂,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后,就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學的知識就能在愉快的情景中輕而易舉地掌握,為進一步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情景的創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了所學內容,激活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展了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把課堂作為學生英語實踐活動的舞臺,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把課文內容作為話題,并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議論、評價、延伸等言語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其積極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力,真正地把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