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心恬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 福州 350007)
2013年9月28日上海自貿區成立,2014年12月3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天津、福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戰略成為中國新一屆政府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v觀四個自貿區的功能定位,雖然各不相同,但都順應世界貿易發展的趨勢,服務業與金融領域是開放最為核心的內容與重中之重。福建作為兩岸經濟合作的現行先試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自貿區的創建將為福建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搭建新的平臺。服務業開放將有助于提升一個地區、國家的服務貿易競爭力,黃健青、張嬌蘭(2012)認為服務貿易出口開放度對服務貿易競爭力有正向促進作用,莊惠明等(2014)認為開放服務貿易對貿易競爭力提升具有積極作用。裴長洪、楊志遠(2012)認為制度變革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取決于貿易方式,開放度有利于提升競爭力,但必須同時配合改革。因此,通過自貿區建設,對外提高開放度,對內倒逼改革,將會給福建服務貿易的發展和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帶來重大機遇。

表2 2006—2013年中國及福建服務貿易差額

表1 福建服務貿易額及全國占比
從服務貿易規模來看,根據表1所示,福建省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2006年的36.94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150.6億美元,增長了4.08倍,同期全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了2.81倍,福建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全國;但從比重上來看,2006—2013年福建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國比重每年均低于福建的GDP在全國的占比,說明福建的服務貿易發展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福建作為一個東部開放水平較高的省份,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與其經濟規模并不相匹配。
從服務貿易的出口額看,福建的服務貿易進口額增長了4.41倍,增長迅速,全國占比波動較大,最近幾年維持在3.5%的水平,但仍低于福建的經濟規模在全國的占比。出口額作為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說明福建的服務貿易競爭力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進口額上看,福建服務貿易進口額增長速度低于出口額,全國占比維持在2%左右,低于出口占比。
從服務貿易進出口差額來看,根據表2所示,2006—2013年全國的服務貿易均為逆差,呈持續擴大的態勢。福建在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服務貿易出口實現順差,但除2011年外順差規模均較小,所以不論是全國范圍內,還是福建省域范圍內,服務貿易競爭力都亟待提升。
2013年福建實現服務貿易總額150.6億美元,其中出口74.8億美元,進口75.8億美元,貿易逆差1億美元。從出口結構來看,主要集中在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三項合計占比達到92%,其中份額最大的旅游占比達到了61.14%。從出口結構看,主要集中在旅游、運輸、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和咨詢,四項合計占比達92.25%。服務貿易的各項占比顯示福建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運輸和旅游;出口結構和貿易順差顯示福建的服務貿易優勢主要集中在旅游和建筑服務這兩項勞動密集型產業。
根據服務貿易的特性及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根據2006—2013年福建省服務貿易的相關數據采用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TC)、服務貿易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對福建省服務貿易的總體競爭力及各行業的競爭力進行指標分析,選擇全國和天津、上海、廣東三個擁有自貿區的省份作為對比確定福建服務貿易競爭的優劣勢所在,明確福建自貿區在服務貿易上的定位。
各省服務貿易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各省服務貿易分行業出口額/各省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全國服務貿易分行業出口額/全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
如表3所示,根據RCA指數,福建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業為運輸和旅游,與其他的三個地區相比也有一定優勢,這是福建自貿區做好服務貿易定位的基礎。其他產業大都不具備競爭優勢,與其他自貿區相比也有明顯的差距。天津市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為電影、音像、其他商業服務;上海具有優勢的產業為通訊服務、保險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服務和廣告、宣傳服務;廣東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為建筑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和旅游。總體來看,與其他三個地區相比,福建具有優勢的產業最少,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低,因此借助自貿區助推福建自貿區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十分迫切。

表3 2013年福建、天津、上海、廣東四省市服務貿易RCA指數
自貿區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制度創新是其重點。福建自貿區應以制度創新核心,借鑒上海等其它自貿區的先進經驗,建立起一整套符合我國法律規制要求、適應國內外貿易發展的投資機制、管理體制、貿易規則和營商環境,發揮好福建對臺前沿平臺特色和競爭優勢,推動服務貿易和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將自貿區打造成為可以推廣復制、能夠拉動全省服務貿易發展的高地。
目前福建省服務貿易的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服務行業,因此,應以自貿區建設為契機,促進服務貿易的轉型升級,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高端服務產業。貫徹落實好將平潭打造成為國際旅游島、將廈門打造成兩岸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和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將福州打造為兩岸服務貿易與金融創新合作示范區的政策,積極承接臺灣現代服務業轉移,著力培育高端旅游業、金融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文化產業等高端服務業,促進福建服務貿易結構升級。
發揮自貿區投資貿易便利化的政策優勢與對臺優勢,進一步加強閩臺間的服務貿易往來,同時結合“一路一帶”戰略,進一步發展與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服務貿易關系,利用自貿區的政策優勢積極為福建的服務貿易開拓市場,將自貿區打造成聯系福建與海外市場的重要結點,發展穩定的服務貿易關系。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是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發展的主動力,也是助推福建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的主動力。自貿區應發揮在公司注冊、融資、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勢,引進創業平臺機構,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服務,吸引省內、臺灣及海外的人才前來創新創業,將自貿區打造成為福建的服務業連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1]黃健青、張嬌蘭:京津滬渝服務貿易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