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和國
進入高三以來,每個高三學子自覺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為了檢驗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情況,學校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考試,有時成績理想,有時不盡如人意,出現成績不穩定的現象,導致學生的心理波動很大。在后一階段如何做好思想工作,引導學生搞好學習,向高考沖刺,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平時的教育教學所得,在這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從容易混淆的概念入手
通過多次數學考試,學生基本上能把握自己對哪些數學概念理解不到位,這時老師要有針對性地給予講解,并找相關題型進行訓練,即強化訓練,直到掌握為止,絕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錯過查漏補缺的最佳時間。比如,通過試卷分析,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一個向量在另一個向量上的投影”理解不到位,甚至默認投影必為正;有的學生混淆“函數零點”的三種等價關系,不能及時等價轉化,化繁為簡,在某一方面鉆牛角尖,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三角變形中“角”“名”“形”的運用不熟練,思路混亂,無從下手,最后出現丟分現象;對“程序框圖題型”有操之過急之嫌,特別容易忽視流程方向,從而做出錯誤判斷等等。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查漏補缺,使學生對知識點由以前的誤解變為現在的正解,使之更加清晰易懂,問題得以解決且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二、從常見題型的解法入手
高考數學大題針對性很強,就那么幾個模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答題的情況,靈活調整主講內容,明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時刻提醒學生哪些是易錯點、易丟分點。做到有的放矢,明確思路,運算準確。比如,空間立體幾何大題,高考主要以考查空間向量為重點,所以需要把握三個主要環節,一是建系,二是求解坐標,三是利用公式解決問題。在這幾個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建系和求解坐標,如果出錯,后面一分也沒有,而求解坐標又是易錯點,老師應該特別強調,時刻提醒。同時,對于運算公式要熟練記憶,如線面角、面面角、線線平行、線面垂直等公式的具體運用。再如,三角函數或數列、統計與概率、解析幾何、函數的綜合運用、極坐標及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等,要熟悉這類題型的常見解法,把握基本思路,從最基本的方法入手,步步逼近,環環相扣。對題目的已知條件逐一進行翻譯,再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可以得到應得的分數,力求會的不丟分,不會的盡量能得幾分。
三、從答題技巧入手
高考數學共做22道題,難度比例為7∶2∶1,所以容易題占105分,因此,優先選擇簡易題做,明確做題順序是突破高考的關鍵,考試時選擇易做題先做,是老師培養學生做題技巧的首要任務,那么,怎樣處理好易、中、難檔題的選擇問題呢?一般情況,先做選擇題的前10道題,填空題的前3道,再做17題三角函數或數列,然后做22、23、24題選做題。接著做立體幾何,其次是統計與概率、解析幾何、導數的綜合運用,特別解析幾何、導數的綜合運用難度比較大,放到最后做,先保證做對第一問,第二問要力求祥寫,這樣可以保證最大范圍的得分,這些考試技巧要讓學生在平時考試過程中主動訓練,方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較好的分數。特別越接近高考,老師的培養意識和學生的運用意識要越強,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錯的方法。
四、從總結反思入手
高三后一階段總結反思非常重要,它是對知識缺陷的補充,是數學成績有所突破的關鍵,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每一個高三學子平時要善于總結歸納,加強記憶理解,對自己的知識缺陷要及時彌補,萬萬不可大意,因為數學概念是有連貫性的,它像一根繩子,中間斷了,兩頭就接不上了,你對這個知識點的不理解很有可能波及其他知識點。平時記錄好糾錯本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識缺陷記在本子上,定時定量有計劃地復習,做到有記錄,有復習,有突破,方能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五、從培養好心情入手
保持一個好的心理狀態,是高考成功的一半,你平時學業水平能否發揮與你考場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要以平常心對待高考,把它看作是一次平時的模擬考試,不要過分緊張,越放松,你的水平發揮得越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享受科學帶來的樂趣。要做到這一點,平時的訓練很重要。高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心理素質的考查。
總之,高考備考是全方位的備戰,高考又是全方位的考核,容不得半點含糊,時間緊迫,每一堂課都要有明確的導向,不僅要做到知識的梳理與回顧,而且更應該有重、難點知識的分層解析,要結合實例投入分析,且手段要多樣化,課堂所有的講解都要落實到學生的自我掌握能力上,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落到題目的訓練上,對于練習題,老師必須把握學生掌握的情況,要有耐心,對學生搞不懂的問題要反復講解,直到搞懂為止。
編輯 張珍珍
新課程·中旬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