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爽
值得安慰的是,在這項技術輔助下出生的孩子,至今沒有出現特殊的健康狀況和疾病
為鼓勵女員工投身工作,不要急著生孩子,一些歐美公司在2014年10月新添了一項“福利”:為她們報銷冷凍卵子費用。
到目前為止,到底有多少女性選擇了這項技術,并無準確統計,然而可以明確的是:冷凍卵子是一項應該被謹慎選擇的生殖輔助技術。
冷凍卵子的復蘇率為70%~80%
冷凍卵子是一項“年輕的”技術,最早是從滿足畜牧業對珍稀動物的保護和配種中發展而來的,1986年才首次用在人工輔助生殖領域。
當時,澳大利亞專家第一次復蘇了冷凍卵子,并成功形成受孕、胚胎,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經過冷凍卵子孕育的試管嬰兒,人稱“冰寶寶”。
2012年10月,美國生殖醫學協會發布新指南,宣布冷凍卵子技術在美國完成試驗階段,正式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2006年6月,上海首例冷凍卵子嬰兒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以下簡稱“上海集愛”)誕生。2010年4月首例經玻璃樣化冷凍的卵子復蘇后,成功受精懷孕,并產下嬰兒。
雖然卵子冷凍技術日趨成熟,但與胚胎冷凍技術相比,還有差距。目前冷凍胚胎復蘇率已達95%以上,而冷凍卵子的復蘇率只有70%~80%。
值得安慰的是,在這項技術輔助下出生的孩子,至今沒有出現特殊的健康狀況和疾病。
“還沒有文獻數據表明以這種方式出生的孩子缺陷率會增高。”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副所長、主任醫師孫曉溪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因為這項技術時間還比較短,還需要大樣本量的觀察研究。所以,對子代的健康影響并不明確。”
迄今為止,上海集愛已經誕生了7個“冰寶寶”,“目前看來,這7個嬰兒的出生評分與一般嬰兒無異,健康情況也良好。”孫曉溪說。在這里出生的第一例“冰寶寶”現在已經9歲了,在讀小學。
冷凍卵子的過程
女性取卵過程并不簡單。女性取卵前,需要使用促排卵藥物,使多個卵泡同時發育,再利用穿刺技術取出多個卵子。
其過程如下:女性月經期開始時進行促排卵治療,臨床中通常是給女性注射促卵泡生長激素,一個療程大約在10天至半個月左右,在此期間,不斷通過B超和血激素進行卵泡監測,當卵子發育到足夠大時,在B超引導下,通過穿刺針經過陰道穿刺到卵巢內抽取卵泡液。
卵子一般懸浮在卵泡液中,胚胎實驗室工作人員會在顯微鏡下把卵泡液中的卵子分撿出來,經過評估,將成熟卵子進行冷凍。一次10~15枚卵子為宜。
冷凍卵子一般采用國際最新的玻璃化冷凍技術,即把卵子放進高度濃縮的脫水冷凍保護溶液,然后立即投入-196℃液氮中,進行冷凍保存。
“理論上來講,無論冷凍保存多少年,只要技術過硬,成功解凍后的卵子都會像新鮮卵子一樣具有受精功能。”孫曉溪說,目前中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規范規定人卵可以冷凍保存多長時間,“但一些國家規定,冷凍卵子保存5年。”
當卵子需要被使用時,專業技術人員從液化氮中取出卵子,復溫后,用培養液清除掉冷凍卵子所用的化學物質。把存活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培育成胚胎,隨后選擇發育正常的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宮中。
對于接受冷凍卵子技術幫助的女性而言,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但是一般來說,“女性越年輕,卵子質量越好,復蘇存活率相應也會比較高,而38歲以上女性卵子質量相對較差,冷凍后的復蘇率、受精率都較低,不建議使用這項技術。”孫曉溪說。
哪些情況下方可“凍卵”
“凍卵”屬于輔助生殖技術范疇,中國法律有明確規定,必須是持有“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準生證),且患有不孕不育癥的夫婦才可以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診療。對于冷凍卵子,更有嚴格規定,國內尚未批準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冷凍保存卵子或胚胎。
上海市衛計委曾于2013年明確規定,只在下列兩種情況時,才能進行冷凍卵子:第一,有不孕病史及助孕指征的夫婦,在約定的取卵日,若丈夫取精失敗,且不接受供精的特殊情況下,可以冷凍卵子;第二,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癌癥患者,在手術和化療之前,可先進行卵子冷凍。
在上海集愛,最近的冷凍卵子技術的使用和惡劣的天氣相關。因2015年7月中旬的臺風,身為飛行員的丈夫無法及時在取卵當天趕到醫院,不得不緊急采取了冷凍卵子技術。因為,卵子取出后一般在體外培養2~6小時就要進行授精,這意味著,卵子等待精子受精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只好先將全部卵子冷凍保存起來。
關于凍卵,美國生殖醫學會同樣制定了相關準則。指南中寫道:“鑒于冷凍卵子的安全和有效性還需要大樣本量的證實,不會積極推薦健康女性冷凍保存其卵子,但是對于希望保存其卵子的女性,醫院必須對其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
促排卵和取卵的過程都會造成女性身體些許的不適,也存在損害女性身體的風險。
比如,促排卵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引發腹水、胸水。取卵過程屬微創手術,但依然有出血、感染的可能性,也可能損傷卵巢。“病人的反應是下腹部脹痛、刺痛等。”孫曉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