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霞
摘要:“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意和象融會的復合體,是作者主觀的心意和客觀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現。因此,要想使現代詩歌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準確把握詩歌意象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本文將詳細探討如何讓初中生通過意象的把握來理解和掌握現代詩歌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 ?現代詩歌 ?意象 把握
現代詩歌相較于古典詩詞有其獨有的藝術形式和審美價值,尤其是現代詩人所倚賴的具有獨特含義的“意象”。意象是詩歌寫作的焦點,是詩歌藝術的精靈。詩人很難通過語言傳遞抽象的情感,即使勉強為之,也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反而容易引起讀者的反感。因此,他們常常借助玫瑰、樹、云、云雀等意象來激發讀者的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在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解讀和把握詩歌意象,以此加深他們對詩歌審美價值理解,進而提高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
一、意象的內涵
意象就是創作者根據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情感活動賦予客觀事物一定內涵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通俗來說,詩歌中的意象就是寄托了創作者主觀情感和思想的客觀物象,它既可以是創作者真正看到的事物,也可以是創作者想象出的一種事物,但都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相結合的產物。
文學理論學者童慶炳先生在他的著作《文藝理論教程》中提出:“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征,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典型。”童先生把意象與典型聯系起來,認為意象就是藝術典型,這好像有點牽強,其實,意象離藝術典型還有一段距離,不能劃等號,但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意象到底是什么。
其實,“意象”一詞,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如老子的“大象無形”說。詩歌中的意象可以分為象征性意象、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通感性意象等。
二、詩歌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意象
(一)找準意象,緊扣主旨
詩歌中的意象既是詩人對現實生活和景物的描繪,又是他們的審美創造和情感寄托,找準了詩歌中的意象,了解了意象代表的涵義,就能夠對詩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就能夠抓住其主旨,明白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思想情感。比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中的現代詩《星星變奏曲》,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雖然作者在詩中描繪了不同的場景,但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和主要意象,因此作者將詩命名為“星星變奏曲”。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了象征的創作手法,以“星星”作為主要意象,象征著光明、溫暖、希望等美好的愿望。在本詩中,“星星”雖然代表光明,但它與太陽普照大地的光明不同,它是茫茫黑暗中閃現的點點星光,若隱若現,表明了詩人對光明的渴望,寄托了詩人對自己理想的執著追求。詩人之所以選擇“星星”作為本詩的主要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是因為這一意象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詩人沒有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用“詩、蜜蜂、螢火蟲、睡蓮、丁香、鳥”等美好的事物來象征光明的、充滿希望的理想世界,用“冰雪、凍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吹落的小星星”來象征冰冷黑暗的現實世界,通過兩種世界的對比含蓄地表達了自己追求和理想,營造出了朦朧優美的意境。找準了這首詩的意象,學生就能夠了解詩歌的主題,即作者否定了黑暗冰冷的現實,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二)品味意象,體會意境
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意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解讀意象背后的文化內涵、思想情感就成為鑒賞古詩的思想感情、形象藝術的關鍵。現代詩歌的語言雖然不像古典詩詞那樣精悍短小,但其亦有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的特點。詩歌之美,美在意境。所謂意境,是指寄托了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意境具體體現在意象中,“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詩人情思的形象,已不單純是自然景物,而是和詩人的特質,以及我們熟悉的審美水乳交融在一起了。用康德的話說,即“灌注了生氣的形象”。一首詩從字面上看是詞的連綴,從構思上看是意象的組合,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感受和思考,還要用意象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因此,通過品味意象來感受意境是學習詩歌的的主要途徑。比如,現代詩歌《錯誤》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變化過程,使人鄭愁予在詩中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等,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這些意象的特點是輕、小、安靜、傷感、純潔、美麗,寄托著詩人對女子的無限愛憐。整首詩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靜靜地畫面,一切好像都無聲無息,“不來、不飛、不響、不揭”,寂寞的城,緊掩的窗,蓮花然開落也是無聲的。唯有“達達的馬蹄聲”在青石板上回響,敲在人的心上,久久回蕩,襯托了寂寞和蒼涼的意境。
(三)強化意象,升華情感
我國的現代詩歌,語言雖然是白話文,但創作者們仍然繼承了古典詩歌含蓄內斂的特點,他們在詩歌創作中不喜歡直白地表露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常常是“有話不直說、有情不直抒”,而是通過特定的意象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找準詩歌意象,并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來感知詩人的情感,使教學主題得到升華。比如,在教學冰心的《紙船》一詩時,教師可以緊扣“紙船”這一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味詩歌中的情感,要讓他們明白:冰心的這首詩,緊扣“紙船”這一主體意象,用“留”到“疊”再到“拋”這一系列的連續動作,細膩地表達一位游子對于母親的深深思念,而這一切的思念都化在“紙船”上。只有把握了“紙船”這一意象的深刻寓意,學生才能領會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深刻主題,進而深入感知冰心對母親的美好情意。
參考文獻:
[1]徐希建.對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方法的探微[J].文理導航,2011(10).
[2]花晨.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意象把握[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3).
[3]陶士洲.于“意象、意境、意蘊”中探求現代詩歌的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0(11).
[4]潘小華.初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研究[J].新西部:中旬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