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啟燕
(西安外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7)
引言
中國夢是文化強國夢。早在2009年習近平就指出,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而讀書的內容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特別是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1]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尤其在當今社會,信用缺失導致的種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面對誠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回歸是不夠的,還應該從生活的點滴中去規范行為[2]。清朝秀才李毓秀的《弟子規》以《論語·學而第一》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綱領而編寫,三字一句,共1080字,雖只是童蒙養正的少兒讀物,但其中所蘊涵的謹信思想卻歷久彌新,值得現代人認真學習,是學習如何接人待物、誠信待人的良好讀物。
《弟子規》在講完“首孝弟”的內容后,提出人們應該在為人處事中謹言慎行,一方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也是惜物、惜福、恭敬心的培養。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都是說明一個人在生活細節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做事是否有條理、懂規矩,是否有責任心。
首先,教導我們應講究衣服飲食的規矩。“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教導我們要珍惜時間。“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告訴我們如何穿著和整理衣物。現在有些學生上大學還要母親跟上照顧生活,就是這樣一些生活的能力沒有養成。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則是說穿衣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還要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不要為了虛榮隨意攀比。“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則告訴我們如何做到飲食均衡、身體健康。
其次,教導講求行住坐臥的禮儀。“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告訴我們行、立、拜、坐的正確姿勢,每個動作都體現一個人的恭敬心。“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說明在生活細節上要小心謹慎,體現一個人細心、謹慎的生活態度。“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說做事不要著急,不要害怕困難,也不忽略、輕視問題。
最后,教導拜訪及借物的禮儀。“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告訴我們正確的拜客之禮,在敲門、應對時要注意的細節。在“借”與“偷”的概念界定上,“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一句講得非常清楚,有了明確的標準,在生活中易于實行。全問題、人事糾紛等等。“人無信,無以立也”,“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若我們對己、對人、對物都缺乏信義,精神分裂、互相猜疑、環境惡劣就是這種錯誤思想的果報,我們必然自食其果。
“人言為信”,所以在“信”篇中首先講到如何說話。“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告誡我們虛妄、機巧、下流、粗俗的話不能說,要講利益語、柔軟語、誠實語、智慧語。“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一句在今天網絡異常發達的社會極為適用,許多謠言的流傳都是因為輕信、不負責任的傳播導致。“事非宜,勿輕諾”告訴我們不能隨意承諾別人,否則“茍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則是說在說話時要吐字清楚,不要太快。
其次,看到別人的善惡時如何應對。“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告訴我們見人行善不要嫉妒,要隨喜,并學習;“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是說見人作惡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告訴我們如何看待別人比自己優越的生活。只有德行和才藝是一個人真正的財富,我們可以由此改變生活的境遇,而一味地攀比衣服和飲食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于改善生活沒有任何好處。
最后,如何面對毀譽和過失。要結交好的朋友應“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敢于面對批評和贊譽。從“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可以看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故“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敢于面對自己缺點和過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弟子規》中“謹”、“信”兩篇講到的為人處事道理非常簡單,卻意義深刻,真是“三歲孩童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若國民能從自身做起,按照這樣簡單可行的規范去行事,必可感召周圍的人去行正確之道,會對由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世界。
如何去做呢?《了凡四訓》講改過要發三種心:恥心、畏心、勇心。能有犯過的羞恥心、畏懼惡果的敬畏心、精進改過的勇猛心,必然可以“德日進,過日少”。
為了讓更多人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我們需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經典,讓幼兒園、中小學生都能熟讀在心,隨著身心的成長,理解能力的增強,這些規范必可內化為心靈的需要,付諸行動,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堅強力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1]習近平.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中央黨校2009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學習時報,2009-05-18.
[2]錢文忠.錢文忠解讀《弟子規》[D].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8.
當今社會,信用缺失導致的社會問題曾出不窮,如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