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蜀陽 黃 真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重慶 400000)
每天當我們走在喧囂的大街上,穿梭于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中,聽著汽車的笛聲,看著朦朧的天空,你是否會想到,在遙遠的古代,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城市環境?你是否想過,我們現在需要一個更加安靜整潔的城市環境?
在人類起源的遙不可及的原始時代,人們著樹皮,吃生食。隨后,織布和食品工業的發展帶給了人類溫暖和更多的溫飽。當我們的祖先還在使用木炭冶煉鋼鐵打造鋤頭的時候,他們一定沒有想到城市污染這個概念。倘若李白居住在現代的高樓大廈里,他可能不會再寫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絕句;如果陶淵明還想尋找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他是不是要到南極去蓋一座茅草房?歷史在改變,人類在前進。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帶來,圈地運動將農民驅趕到了城市。第一臺蒸汽機的笛聲敲響了人類近現代的文明,帶給了人類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可是也就是在同一個時代人類開始了城市環境的污染。第二次科技革命帶給了人類永不熄滅的電燈光明。當我們坐上自行運轉的汽車,人類也同時在挖掘大自然的資源,而資源的開發時刻都伴隨著城市環境的污染;當我們將天然的石頭轉發成水泥的森林和高樓大廈,我們同時在呼吸著更多的二氧化碳。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人類從手寫以及大腦記憶的時代帶入到了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新時代。可是數字化的背后也是更多的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同樣帶著”無聲”的污染。
當我們社會的科技在前進,當我們進入到一個更加工業化的時代,工廠如雨后春筍般生出的同時,二氧化碳卻在替代著更多的氧氣。城市變得越來越熱,全球氣溫在升高,天空出現了黑洞,冰山在融化。在遠古時代,自然災害可以肆無忌憚地摧毀人類的生活。可是在那個缺乏溫飽的時代,人們卻不知道什么叫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事物的發展總是沿著一個矛盾的辯證的軌跡,當科技革命帶來人類的繁榮,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城市環境污染,以及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更多的威脅。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方法、一個新的時代,降低城市環境污染,讓科技的進步能更多的主導我們的社會文明的進步。
在古代,坐騎作為人類普遍的交通工具。“春風得意馬蹄急”,我們祖先所聽到的馬蹄聲,在我們現在看來根本算不上噪音污染。我們經歷了幾千年的古代文明,保持了繁榮和環境的和諧。在文化大革命風暴時期,很多森林和樹木被不斷地砍伐。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到來,我們迎來了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和經濟的空前進步。可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城市環境的不斷污染,高能源低效率的生產模式在不斷腐蝕著我們的城市生存空間。社會經濟進步和城市環境惡化就是一對在不斷較量的矛盾體。我們現在擁有了很多的工廠、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設施、現代化的設備,以及通訊和數碼工具,然而城市卻開始籠罩在霧霾中。當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現代文明,我們也失去了本有的藍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氣。
在1800s,人類就意識到了水資源的污染會帶來疾病感染。1850年,美國芝加哥建設了第一家廢水處理廠來處理污染水,隨后其它許多城市也開設了同樣的設施。然而,由于工業化的發展,到19 世紀末,歐洲和美國的城市工業化造成的廢物污染了城市環境,包括水泥、鋼鐵、化學物品、燃煤,以及酸性物質等。在美國,污染一直持續到20 世紀,工業大城市弗里克蘭凱霍加河里的污染物(包括汽油)甚至引起了火災,直到70年代初才通過強立法來控制了污染。在那個時代,空氣污染同樣存在于大城市中,紐約和倫敦在19 世紀曾經是煙霧之城,造成了不少人的的死亡。在1955年美國通過了聯邦法律控制空氣污染,設定了嚴格的工廠和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范圍。嚴格的立法有效的減少了工業污染物的排放。20 世紀后,隨著信息和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發展,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對國外投資將不少制造中心轉移到了第三世界國家,這樣進一步減少了城市環境污染。倫敦和紐約也都擁有了其他城市的藍天白云和合格的空氣質量。美國的發展始終保持了對原生態的保護,包括植被和動物,這樣更好了保證了城市的生態環境。
提出以下建議對來未來城市環境的辯證發展:
水泥作為一種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各城市基礎設施和高樓大廈的建設中。可是水泥也是第二大工業資源,釋放著無聲的二氧化碳,剝奪著氧氣的生存空間。瀝青-石油的產品,用于我們90%的道路、機場和停車場的鋪面以及屋頂的防水等。但是瀝青同樣在制造著很多城市熱島效應,它黑色的表面貪婪的吸收著陽光,然后無情地釋放著熱量給周圍的建筑和人群。而水泥和瀝青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有一天它們會枯竭。
當生物技術在不斷的前進,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展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城市材料都是可再生的。現在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新的建筑材料,比如用殘留的植物食用油、樹脂,以及其他的生物產品替代部分瀝青和水泥膠漿用于道路建設。建筑材料也許會像大樹開花結果般,永不停息地生長出來。我們是否可以改變材料的頻率,將煩躁的汽車奔跑的聲音變成動聽的音樂。也許有一天,我們不再行走于黑色的瀝青和白色的水泥上,而是漫步于綠色的植物道路上,看著花花草草的高樓大廈。
石油,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仍然是我們人類最常用的能源產品。我們的汽車、照明,以及工業化生產都離不開石油。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性,人類開始爭奪石油,發生了多少次的流血和犧牲。中東戰爭、石油爭奪離我們的記憶任不遠。美國和中國作為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在爭奪著世界上的能源。最近,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史無前例的天然氣大單,這無疑是給美國和西方國家封鎖制裁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地區的一個響亮的回擊,同時也給歐洲依賴俄羅斯能源信念的一個不小的打擊。但是,我們每多進口一升天然氣,我們也多呼吸一口二氧化碳。
新的可再生的少污染的能源將成為我們未來的方向。太陽能以一個不陌生的名字,正在不斷的開發中。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太陽能還是一個科學難題,我們目前的利用還是非常有效。還有其他的巨大能源比如核能,當我們能更加有效的攻克安全利用問題的時候,它可能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另外,月球上的釉儲存的巨大能量,但是因為目前科技的局限,開發出它的能量需要用更多的外來能量所以目前還無法利用。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也許在不久的的將來能夠將它變成一種巨大的能源資源。還有其他的各種無污染的生物能,都是我們可以考慮的范圍。美國作為中國主要的能源競爭對手,蘊藏著巨大的石油資源,她卻在爭奪開發著世界上各處的能源。可是當我們開發出新的可再生的無污染能源的時候,他們也許會后悔當初沒有更好的開發自家的能源。科技的進步在帶給城市污染的同時,總是能夠帶來更多的我們無法預測的人類文明,就像100年前我們根本無法想象還會有電腦的出現。
未來的一天,我們也許看不到城市里汽車的尾氣,在塞外旅游享受著“長河落日圓”,卻看不到“大漠孤煙直”,因為我們在用著一種無形無色無污染的新能源。
城市的擁擠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也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西方國家城市的發展建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和借鑒作用。現在城鎮化的發展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以后如果我們能將更多的工業生產轉移到農村,在小城鎮和農村建立更多的便利設施和商業圈,這樣大家不用去大城市也能夠找到好工作,買到各種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國家的政策將起到關鍵作用。西部大開發的口號打響了很多年,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中西部開發,和在不造成污染和浪費的基礎上更有效地利用我們廣闊的土地。工業的發展和經濟的騰飛帶給了我們更加富裕的生活,但是也帶給了更多的城市擁擠和污染。而城市的擴散式發展和更廣泛的資源分配可以有效的減收城市環境污染。
國家只有通過強行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才能更有效的將城市環境污染控制住。只有將科技的進步和強有力的法律相結合,我們才能夠在社會經濟和文明發展中贏得城市環境的和諧。
現代文明和發展就是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當科技進步和工業化帶給我們更多生活便利和財富的同時,也帶給了更多的城市環境污染和威脅人類健康。本文對中西方城市環境問題和歷史辯證發展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且提出了規劃我國未來城市環境發展的一些方案。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只有在辯證中求發展,在矛盾中找到最佳平衡點,城市環境才能夠在矛盾中不斷和諧發展,在減少城市環境污染的同時提高城市文明化和現代化進度。
[1]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A Brief History of Pollution,http://oceanservice.noaa.gov/education/kits/pollution/02history.html
[2]Elham H.Fini,Imad L.Al-Qadi,Zhanping You,Boubacar Zada,and J.Mills-Beale,Partial replacement of asphalt binder with bio-binder:characterisation and mod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Vol.13,No.6,December 2012,515–522。
[3]裴軍,城市環境污染的現狀、原因及對策建議[J],中國科技論壇,2009.02,第二期
[4]周民良,中國城市的環境污染與可持續性發展[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9
[5]程晶,城市化進程中拉美城市環保的經驗及教訓[J],世界歷史,2007.06
[6]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國環境與發展的戰略轉型[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