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王 睿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1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5)2
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板夾溪土家族村寨被列為全國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村寨,板夾溪是地震堰塞湖小南海的主要溪流,處于黔江區小南海鎮北部。沿板夾溪分布著十三個寨子,包括談家院子、向家壩寨子、大灣寨子、小壩子寨子、龍家溝寨子、石嘴壩寨子、老熊壩寨子、何家大院、走馬壩、臺子上、瓦房壩、熊家寨子、學堂灣。十三寨以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為主要產業。板夾溪民族村寨保護建設若干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保護機制、發展模式、旅游規劃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問題。
2.1 十三寨缺乏專門的旅游管理發展機構。一是村寨中的旅游建設東搞搞西搞搞,結果每塊都沒有搞好,沒有進行分類分級分區管理,缺乏系統性。十三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問題,環境破壞,河道硬質話,建筑風貌破壞,產品結構單一,漢化現象嚴重,民族文化的缺失,人口流失,旅游公服設施不足等。如板夾溪濱水步道建設過程,建設力度不緊湊,導致河堤的長期外翻,嚴重影響村寨景觀。二是缺乏來自政府和民間自組織的旅游危機管理機構,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缺乏本土的導游,也缺乏外部監督。
2.2 十三寨的人口流失問題,出現“空心村”現象,造成大量土地和建筑閑置。和許多鄉村村落一樣,十三寨的留有居民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年紀較大的婦女,稍有勞動力的男子和青年女子外出打工,青少年則外出求學,人口流失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了勞動力和生產力極其匱乏,大量的土地無人耕作,民居無人居住。除了民居房前屋后的幾畝田地種有農作物,其他土地都出租旅游公司經營,旅游公司大面積種植獼猴桃,后因自然災害,獼猴桃大片死亡,使得現在十三寨出現大面積的土地閑置,無人管理。
2.3 缺乏與周邊景區的旅游合作。小南海地震遺址公園是距離十三寨最近的一個4A 級景區,車程大概半小時左右,但是由于交通的便捷度不夠,旅游開發與宣傳缺乏,導致很多游客對十三寨并不清楚,大多游客在游覽了小南海地震遺址公園后就打道回府,十三寨處于周圍景區的形象遮蔽之中,沒有突出自身優勢,競爭力不強。并且十三寨產業水平不高、體系不完善,十三寨及周邊村落產業發展上出現業態雷同、區域資源調配不合理的產業發展趨勢,產業發展水平不高,低端化趨勢明顯。
2.4 村寨內的基礎設施不夠,接待能力有待提高。十三寨餐飲、住宿、導游標識、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處于起步階段。住宿方面除了游客中心的一個賓館外,其余全是當地居民經營的農家樂,部分農家樂建筑是按照土家傳統民居來構建的,有利于整體風土的保持,但是由于傳統建筑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木材昂貴,安全系數低,隔音效果差,舒適度差,熱水溫度不夠和供應量不足等問題,使得游客滿意度很低。餐飲方面土家特色菜品幾乎沒有,沒有標準的菜單價格,餐飲衛生安全也存在問題。
3.1 建立政府和民間自組織的旅游發展管理機構,人才生產本土化,分時分類分區管理。。一是建立政府和民間自組織的旅游管理機構,培養本地的土家族導游。集合來自民間力量的各方監督,形式“小政府、大社會”格局。如十三寨可建立學生實踐基地,武陵山土家文化保護,民族村寨保護試點項目等民間組織,接受來自各方的研究調研與監督,為十三寨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旅游發展實踐提供理論指導。板夾溪政府也可以設立多方面的旅游管理結構,上聯下效,加強與各方合作,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危機處理等指導,做示范。二是分時分區分類危機管理,形成系統網絡。如十三寨形態是線性旅游景區,可以考慮分區開發,前面作為藥引子,著重基礎設施建筑,滿足餐飲住宿需求,后面作為保護區,著重民族文化展示,田園風情體驗,休閑體驗。
3.2 產業創新,政策支持,功能置換多管齊下把人留下來,把地用起來。。民族村寨要旅游發展,就要用產業創新、政策支持來留住人,讓村寨的人在村寨里過日常生活,留住人在反過來促進旅游發展。產業創新在于開發旅游特色產品,土特產、水果采摘或者工藝品,進行包裝推廣,形成特色品牌,發揮傳統工藝示范戶功能;對于閑置的土地,積極利用,發展農耕、水果園、旅游出租等;對閑置的建筑進行功能置換,可出租,發展農家樂、游客中心、購物點等。
3.3 差異化定位、依托小南海景區發展,把全鎮作為一個大的鄉村旅游區來設計規劃。積極參與了重慶黔江區北部旅游環線建構與小南海風景名勝區由4A 向5A 級景區的提檔升級舉措。在主要交通通道和小南海景區做好旅游宣傳,宣傳中需要進行差異化定位,突出土家文化民俗特色。同時,和小南海地址公園展開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資源,豐富地區資源豐度,推出特色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提高地區旅游吸引力。把整個小南海鎮作為一個大的鄉村旅游區來設計規劃。
3.4 合理建設基礎、公服、旅游設施,提高民居室內設施水平,兼顧游客旅游與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十三寨旅游沿線的建筑物需要重新進行改貌提升,擴建寨內道路、開辟多個臨時停車場地、利用閑置民居發展農家樂以及閑置土地的出租等等。寨內食宿條件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檔次,多元化開發特色餐飲,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旅游需求。在建設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造成旅游設施的閑置,估計大概的客流量,兼顧游客旅游與居民日常生活設施使用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旅游設施淡季的再利用。由于依托小南海景區的發展,在設施規劃過程中,也要兼顧更大范圍內的協調發展和功能整合。
[1]黃亮.少數民族村寨的旅游發展模式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
[2]黃亮,陸林,丁雨蓮.少數民族村寨的旅游發展模式研究——以西雙版納傣族園為例[J].旅游學刊,2006,05:53-56.
[3]吳靜文.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