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靜
(秦皇島市海港區白塔嶺小學,河北 秦皇島066000)
音樂應該關注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態,在課堂中的發展,從課堂中找出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癥下藥,讓學生做音樂審美的主體,吸引他們走進音樂、理解音樂、喜愛音樂,并通過對音樂真善美的追求與認識,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我針對在音樂課中培養學生注意力做了許多嘗試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些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策略與方法。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是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只有在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時,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才真摯動聽,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含意,因此,課堂上語言講敘應清晰,用詞生動,聲調要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重點明確、句逗適宜、比喻靈活,在備課時要特別注意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使環節之間連接得緊密、更恰當。有了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如我在教學生唱《火車開啦》時,由于學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車時的激動心情,部分學生唱起來面無表情。對此,我便啟發學生:“你們誰見過火車,能說一下坐火車時的心情嗎?”這一問,同學們可來情緒了,紛紛舉手回答。接著我又問:“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現在就要坐火車去出游了,你的心情怎么樣?”這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同學們爭著舉手回答。我又說:“同學們,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旅游’,我們出發了。”音樂一起,同學們便高興地唱起來,好象真的坐上了火車,他們有的高興地搖晃著小腦袋,有的同桌興奮地交流著感情,有的合著音樂節奏愉快地拍著手;還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歌聲中充滿了真摯的情感,歌聲中浸染著美的色彩。語言是音樂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愛聽老師清晰明快的語言,從中獲得歡樂;愛聽老師親切的話語,從中獲得啟發。生動形象、抑揚頓挫的語言,能很快的把學生帶入音樂世界。
教科書只是教學的依據和基礎,但不是全部。音樂課本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教師可以依據個人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組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實事,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正確審美。如:新年過后的第一堂課,可以和學生一起聆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美妙旋律,也不妨聊聊紳士風度和高雅藝術。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音樂殿堂的神圣。我們沒有理由讓走出音樂教室的學生不知道“貝多芬”、“莫扎特”不知道“金色大廳”、“中國愛樂”。當然,音樂課需要“陽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而音樂課堂又是學校的一塊藝術教育園地,它不可能與社會相脫離。那么音樂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隨著當今社會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模式、文化教育體制等所呈現出的一種“多元并存,多極發展”的格局,音樂也面臨著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所遵循的教育模式、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判標準都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局限性。面對豐富的音樂種類、多變的音樂風格,如果我們的音樂教育不思改變,不求創新,只是沿用陳舊社會的教學觀念,將社會上的流行視為“洪水猛獸”,不僅不能順應形勢,擴大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學識,更不能做一個合格的師長,為學生答疑解惑。眾所周知,學習階段的少年兒童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周圍流行的往往也是他們渴望了解的。作為音樂教師不應回避,越是回避,學生的好奇心就越強,興趣越高,會變得盲目追星。其實,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些討論、交流。如:講節奏時順便告訴學生“什么是搖滾樂”、“什么是爵士樂”節奏練習時我們除了采用節奏模仿、打擊樂訓練等方法外也可試著將現在流行于歐美的“說唱”引進課堂,那種鮮明的節奏感、獨特而新鮮的風格韻味,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那種近乎于“念歌詞”的演唱方法,更讓學生聯想到他們平時學的“按照節奏讀歌詞”的方法。況且,如今的流行樂壇也不乏優秀的歌曲和經典樂曲,這時教師只要講清楚流行音樂的產生與發展,曉之以理,點名精華與糟粕,學生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如果音樂課上教師能和學生聊聊“克萊德曼”聽聽“紅旗飄飄”說說周杰倫,感受那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民族音樂的完美結合,以及流行音樂特有的強勁節奏與震撼力。那么,想必沒有學生不喜歡音樂課。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也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徑,心里學家告訴我們,兒童都具有愛表現自己的心里特征。借助這一特征,在各種藝術活動中,可以充分結合他們熱衷于表現自己才藝的心理,在校內組織小合唱團隊,舞蹈隊,使學生懂得,只有協調一致,團結協作,才能唱出統一和諧的音調,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因此,我們組織舞蹈隊,排練了以反映兒童思想、學習生活為內容的多種表演形式的小節目,使學生在排練演出過程中受到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音樂第二課堂能滿足學生好動、求樂、愛美的要求,他們對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有著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愿望。如鼓樂隊、合唱隊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和珍惜集體榮譽、嚴守紀律的良好品質。例如,在鼓樂隊的訓練中,教師要經常讓學生去感受整體聲音的協調性及和聲效果所帶來的美感,感受到整體的凝聚力,認識到自己是整體中的一員,必須服從整體。并經常通過對比,提高鑒賞力;通過練習,獲得美的聲音;通過刻苦努力地訓練,使學生知道,美的聲音是通過不懈努力換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勤奮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同時對學生的集體主義也得到了培養。
總之,音樂教師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作用。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有許多的因素影響教學的質量,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提高感受與鑒賞的能力,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