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杰
(中國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寸草塔煤礦,內蒙古 鄂爾多斯017000)
眾所周知,目前最為常用的兩種采煤方式便是綜采與普采,因為從以往的應用實踐(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都已經獲得較好的采煤效益。要想進一步確保綜采與普采質量符合當下的要求,必須對采煤工作面加以嚴格管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堅定不移的遵循質量安全管理原則,使采煤工作面質量得到充分保證。通常而言,綜采工作面的質量管理往往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三直、兩平、一凈、兩暢通;而普采工作面的質量管理使用的頻率最高的是采取液壓支柱、采面管理的方式。
上面已經簡單的介紹過提高綜采面的幾種常見方式,下面將會分別加以闡述。
大家都知道的是,工作面煤壁直是采煤機割煤的過程中要把工作面煤壁采齊、采直,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設備按規定循序漸進的進行開采,不留傘檐煤。輸送機直指的是在推移輸送機的過程中要按照相關順序逐步向前推移,彎曲度要保持適度(不可過大過急);另外,輸送機的機頭與機尾同樣也要保持適度(不可過于超前或落后).具體地說,就是在工作面完成一個循環工序后,輸送機就會自動或者手動的移成一條直線。液壓支架直是液壓支架的底座、頂梁與工作面頂板、底板保持平整接觸。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直”中輸送機是其他兩直的重要前提。它通常都是采煤機運行的軌道,相關工作人員將輸送機移直,就能讓采煤機按之前設定的進度割煤(不出現意外的情況下)。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液壓支架的推移千斤頂是連接到輸送機的,從這個方面講,輸送機直同樣也是保證支架直的基礎,輸送機移直了的話移直支架就顯得十分簡單了。通過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支架、煤壁、輸送機之間并非獨立存在的,他們之間是互相關聯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求三者能夠獨立的成一條直線,同時還要求三條直線應保持相互之間的平行。通過以往的實踐結果證實,如果綜采工作面能夠做到“三直”,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工作面輸送機的負荷,同時還可采煤機的截荊速度得到充分保證,這對于發揮綜采設備的效能是極其有利的。
所謂兩平指的是頂板與底板平。這是支架支撐與輸送的前提。在煤層粘頂的過程中,采煤機的駕駛員要合理控制前滾筒的高度,這樣才能將頂板割平,從而給移架和支撐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所謂的一凈指的是液壓支架凈。從以往的經驗顯示,如果液壓支架內存有煤塊、矸石、雜物的話,必然會給支架的操作帶來不便,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話是很容易把管路、閥門、接頭等砸壞或者擠壞的,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冒頂或片幫,這會對工作人員的人生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另外,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定期或不定期的打掃和擦拭液壓支架的內部來保持支架內沒有任何雜物。
指的是工作面的上、下兩個出口保持暢通。一般地說,綜采工作面的上、下兩個出口位置的機械設備分布比較多,而且懸頂面積比較大,與此同時還是電纜、材料、水管及人員出入的主要通道。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綜采生產過程中,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時間會用在此處,如果出口位置堆積大量雜物的話,很容易就會產生堵塞現象,這樣一來就會在很大程度延長采煤機在上、下出口位置的作業時間,導致綜采設備效能無法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要想使液壓支架達到“直”和“凈”這兩個方面的目的,當前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支護質量監測和頂板動態監測,但是應用這兩種方式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求初撐力要高于規定值的80%,泵站壓力不得小于30MPa。另外,在頂板“兩平”的前提下,還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想方設法加強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的合理控制,要求端面距要小于340毫米,端面頂板冒落高度要小于300毫米,如果一旦發現冒落高度超過規定值的情況下,要在第一時間采取接實頂板措施進行處理。
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1)健全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并且落實到位。具體地說,就是要對支柱管理員(專職的)制定行之有效的崗位專責,還要對爆破工、回柱工等工種制定明確而且規范化的崗位責任制,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采煤團隊的工作人員各負其責,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支柱的丟失現象發生;(2)采取現場交接班制。這就要求各工種都必須嚴格實行現場交接,一旦發現工程質量不合格的情況一定不交接,否則會相應的負有責任。另外,任務沒有徹底完成不交接;事故沒有處理好不交接等;(3)采取合格證考勤制和工程質量驗收制。換言之,就是要對每個崗位和工種都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質量標準。在完成任務后(通常是以小組為單位),由驗收員進行細致入微的驗收,驗收合格后發給合格證,對驗收不合格的一律要求返工。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確定合理的支護密度和支架形式。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的話,可采用“見四回一”的控頂距,通過這種方式來最大限度的減輕頂板對支柱的壓力。這就要求在工作面控頂的合理范圍內每米采高頂底板移要小于一百毫米,工作面的頂板沒有臺階下沉現象,機道梁端到壁的頂板冒落高度要小于200毫米,如果冒落高度超過200毫米的時候,一定要采取接實頂板的措施加以處理;(2)實現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規范化。積極的進行支柱動態監測,務必要求每根柱都能夠達到符合監控的相關標準。現在最為常用的當屬“三到頂三到底”的方式,換言之就是支架到頂到底,采煤見頂見底,這樣來防止竄砰丟柱。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當煤層傾角不小于250度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將靠煤壁的兩排支柱用聯柱器牢靠的連接起來,切頂排每隔三至五米處有傾斜俄柱;(3)進一步加強端頭的有效管理。當前使用得最為常見的是四對八梁支護,在上下平巷二十米范圍內采取超前支護措施,在工作面超前四米的范圍內,用十字頂梁支護,通過這種方式來最大限度的減少端頭事故。如果采空區冒落高度都不大于十五倍采高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施強制放頂方式。若無法強制放項,必須配有強支可靠措施和與之對應的礦壓監測手段。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綜采與普采已經成為現代采煤實踐過程中最為常用的兩種采煤方式。鑒于此,為了最大限度的使綜采、普采質量得到保證,根據多年的相關從業經驗,各大采煤企業在采煤工作中應當根據綜采與普采的特點具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面管理,通過這種方式來確保采煤工程施工順利開展。
[1]宮兆清.綜采和普采工作而提高采煤工程質量的主要措施[J].科技風,2011(09).
[2]盛國軍,孫啟生,宋華嶺.薄煤層綜采的綜合創新技術[J].煤炭學報,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