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
(中鐵航空港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000)
鋼結構具有輕質高強、抗震性能好、基礎造價低、施工周期短的特點,而且相比于其他的建筑材料,鋼結構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而且符合環保、節能、工廠化的新型結構形式。鋼結構住宅已經在歐美具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應用上,而且越來越多的采用鋼結構代替磚結構。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當前局面對于住房的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住宅采用鋼結構材料,而且在許多地方已經建成或在建一批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推進多高層鋼結構住宅的對于建筑工程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于多高層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以及工程應用進行分析,探討技術的應用特點。
多高層鋼結構不同于傳統的磚混結構、混凝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主要以型鋼作為承重體系,并且采用鋼框架的結構體系,構成建筑的承重體系。當前鋼結構主要應用于廠房工程與住宅劍術工程,在建筑工程實際中,需要根據結構需求選擇體系與材料。
鋼結構具有結構輕、輕度高、抗震性能好、工程造價低的特點,相比于其他的建筑材料,鋼結構材料的自重更輕,而且穩定性較強。鋼結構建筑的延性與塑性比其他結構江都更大,而且受到重力和地震作用力更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為鋼結構自重較輕,因此可以在廠房中加工成為鋼結構,運輸到現場進行施工組合,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小,使得住宅結構更加精細化、標準化。
鋼結構的配件較為輕巧,運輸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在進行鋼結構安裝時,不需要支模,方便施工的操作,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小。多層鋼結構住宅的施工基本不會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管線布置更加靈活,便于改造與維修。相比于其他結構的建筑材料,鋼結構材料能夠幾乎100%回收,能夠減少建筑垃圾的污染,提升建筑工程效益。
鋼材質輕巧且強度高,能夠預留較大的建筑空間,采用同樣的鋼結構材料能夠獲得更大的使用空間,從而為室內格局的布置提供基礎。多層鋼結構住宅更加符合現代建筑的要求,空間與功能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造型更加美觀、豐富。
多高層鋼結構是一種重要的承重結構,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住宅建筑需求,全面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與鋼結構的特點,發揮多高層結構的最大效用。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軸壓比的原則,參照不同的原色進行設計,多高層鋼結構住宅應該優先選用H 型鋼作為框架主梁,選用焊接工字鋼作為框架柱材料,而且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節約的原則進行施工設計,確保工程效益。
多高層鋼結構住宅中,主要根據層高選擇結構:(1)3 層以及以下的住宅采用輕型鋼框架結構體系與冷彎薄壁型鋼密排柱;(2)4~6 層多層住宅通常采用鋼框架結構體系和鋼框架-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3)7~12 層中高層住宅適用于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和鋼框架-混凝土核芯簡結構體系;(4)13~30 層高層住宅適用于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鋼框架-帶豎縫預制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錯列桁架結構體系等結構體系。
多高層鋼結構住宅建筑施工具有多種體系,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需要根基實際選用結構系統、樓板系統以及外墻維護系統,確保建筑結構使用價值。多高層住宅建筑的鋼結構體系主要由稱重鋼結構體系、樓面結構體系以及圍護結構體系構成。
多高層鋼結構建筑主要包括純框架形、框架支撐形、新型抗側力體系以及交錯桁架結構體系,主要的結構特點如下:(1)純框架結構體系,該結構主要是以型鋼作為框架材料,該結構受力明確,平面布置靈活,而且各部分剛度比較均勻,具有較大的延性與抗震性能,易于標準化、定型化,施工效率較高,但是該結構術語柔性結構體系,容易造成結構破壞。(2)支撐形結構體系,該結構能夠提升框架的側向剛度,抵抗水平荷載,提升建筑強度。當住宅建筑高度較高時,比純框架結構體系穩定性更好,相對經濟。為了獲得較好的支撐位置,通常采用多種方式在窗臺下至下層窗頂之間進行布置,從而滿足支撐體系的需求,為了提升鋼框架的側向剛度,應該采用同一平面環向封閉布置,比較適用于強震區。(3)新型抗側力體系,能夠用于多種框架的體系,而且鋼框架主要承擔豎向荷載,其中鋼框架與剪力墻承擔水平荷載,能夠根據不同建筑物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抗側力體系。(4)交錯桁架結構體系,因為桁架高度等于層高,因此再用上下層交錯布置,能夠適用于各單元靈活布置的需求,而且柱在框架平面內的彎矩很小,側向位移小。
多高層鋼結構常用的樓板系統包括疊合式和整體現澆式形式,在施工過程中,底部模板通常采用輕型混凝土預應力板材或壓型鋼板,形成板材和混凝土疊合的樓板,整體現澆式樓板的施工技術與普通結構的住宅相同,疊合式的施工教書較為便捷。
多高層結構住宅的外墻圍護施工技術較為復雜,通常再用外掛和填充兩種類型,其中外掛通常采用輕質墻板,在梁板和樓板形成圍護;填充類施工技術多采用輕質墻板,在梁柱和樓板底部嵌置形成圍護。內外墻的造價占鋼結構住宅總價的30%左右,因此其設計對于鋼結構住宅的造價影響很大,為了充分發揮鋼結構住宅的優勢,圍護墻體需要滿足自重輕、強度高、安裝可靠的要求,通常采用輕質材料。外墻通常采用ALC 板、SRC 符合保溫墻板、玻璃纖維加強水泥墻板等結構;內墻可采用ALC 輕質材料、輕鋼龍骨石膏板等材料,其中ALC 具有抗震性能好,防水性與保溫隔熱性能較好的特點,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在圍護體系的建設中,需要考慮到板縫防水,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確保圍護效果。
多高層鋼結構的連接包括剛性連接、螺栓連接、焊接連接等多種連接方式,在連接的過程中,強軸方向宜采用剛性連接,而且焊接節點的連接剛度大,混合節點次之,螺栓連接的現場施工速度較快,職工質量容易保證;主梁與次梁一般采用鉸鏈與焊接混合的連接方式,能夠提升結構的穩定性。
鋼結構具有自重輕、穩定性好的特點,是一種綠色建筑材料,多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是一種綠色施工技術,具有綠色環保的意義,相比于傳統的鋼筋結構,多高層鋼結構施工具有較高的抗震性與耐火型,具有較強的施工價值。多高層鋼結構住宅施工技術使用中,需要結合建筑工程實際需求,合理的選擇結構體系、樓板體系、圍護系統以及連接形式,確保建筑結構穩定,滿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1]劉曉,王兵,葛蘭.鋼結構住宅中墻板材料的綜合優勢分析[J].鋼結構,2007(1):20-22.
[2]弓曉蕓,嚴虹.彩色涂層鋼板在房屋建筑中的應用[J].鋼結構,2007(1):23-26.
[3]舒贛平,盂憲德,王培.輕鋼住宅結構體系及其應用[J].工業建筑,2001(8):1-4.
[4]陳志華,王小盾,李樹海.鋼結構住宅的構造及技術經濟分析[J].鋼結構,2004(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