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滄州市肅寧縣路莊中學,河北 肅寧 062350)
隨著21世紀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隨著電腦技術的日益普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生機。英語教師要想徹底解決初中生打不起興趣學英語的老大難問題,我們就必須借助多媒體信息教學的強勁東風,去催發初中生愛學英語的春芽,使學生從不愛學轉向愛學,從愛學轉向樂學。促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活如東風催發的春芽,迎著英語教學的春風,春雨,盡飲英語知識與技能的甘露,級級攀升,節節拔高,茁壯成長。
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實際,就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巧借多媒體強勁的東風實施有效學習做一個初步分析。
郭沫若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現代教學理念也認為: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是實現學習教學目標的重要動因。《英語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提到: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學習英語的動力;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初中生在學習英語中,如果能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強化記憶,就可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可是,由于民族語言之間的較大差異,迫使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猶如沉睡不醒的樹芽,死氣沉沉。這時多媒體信息教育的強勁東風吹來了。我們英語教師只有巧借此強勁的東風去醞釀英語課堂教學的春天氛圍,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嫩芽從沉睡中醒來。因為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材的呈現是多通道、多元化的,它能集聲音、圖像、文字和動畫于一體,將抽象和枯燥的語言內容轉化為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情境。多媒體提供逼真的圖像、鮮艷的色彩、生動的視頻和適合的音頻形成新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景、營造氛圍盡快將學生帶入特定的環境中進入學習狀態。
傳統英語教學中,外語語言的教學跟其他學科一樣,因手段原始而落后,課堂教學只能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即“粉筆加黑板,課本加教案”,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們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缺乏真實的語言輸入。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加之信息閉塞,外語教學陷入困境。致使學生對英語產生畏懼、厭煩等負面情緒,導致學生在上課期間不主動開口,出現了只“教”不“學”的僵局。這時英語教師要想方設法讓他們進行語言實踐,引導學生積極動口,使他們愛學、愿讀、敢說,流暢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英語進行基本的口語交際和小組交流。如果想要打破只“教”不“學”的僵局。只有呼來多媒體信息教育的東風,把它化為陣陣春雨,去澆灌學生之林木,促使他們自然萌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因為運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可以創設和模擬情景,使抽象教學內容形象化。多媒體提供的音視頻資料信息豐富,更廣泛地滿足興趣愛好、智能傾向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整個課堂能夠照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全員參與,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多媒體提供的音視頻資料形式多樣,可以形象地強化重點,實現講練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能全員參與,循環練習,既加深對語言點的理解,又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展示自我。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同時又在張揚個性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讓每一個學生都發展著。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通過虛擬課堂討論、網絡交談、角色扮演游戲、實際學習和反饋等多種手段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流方式。在英語多媒體教學中,一方面學生能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另一方面能把握學習內容的進度和程度。英語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教師只需提供某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生可根據原有的英語水平選擇與之相應的信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合理分配學習時間。有能力的學生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信息量,提高學習目標。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能發揮學生學習“自助餐”的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主動性并進一步地激發創造性。
英語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準確恰當而又形象,生動有趣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課堂教學效率就高,否則就事倍功半。如何突出教材重點,怎樣破解教學的難點?這些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所有教學一線的老師們。對此,我的做法是巧借多媒體的東風作為破解教材重難點的神奇剪刀,提高課堂效率。因為多媒體在教學中顯示出來的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功能是其他教輔手段沒法相比的。例如:七年級中談論生日這一話題,“基數詞變序數詞”是較難的語言點。而且它既是教材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對此我針對初一年級學生,利用多媒體模擬七個卡通小矮人的自述過程,歸納數詞變化的特點,尋找出基數詞變序數詞的規律,并且把它編成便于記憶的順口溜:第一二三特別記(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其余后加 th,八去 t,九去 e(eight---eighth/nine---ninth), 字母 ve變 f (five---fifth),ty改為 tie(twenty---twentieth),若是遇到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 (twentyone---twenty-first)。在展示順口溜的時候,我又制作一個卡通人物,揮舞著一把神奇的大剪刀,把應該去掉或換掉的字母剪碎移除,把該換上的字母用神奇的剪刀畫出來,再用這神奇的剪刀鉗起插入應該在的位置,同時為卡通人物配上聲音“OK”。頓時學生興趣盎然,學生在濃濃的興趣中配上朗朗的童音,這樣就輕而易舉地化解了這一語言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此類推,在教學單數變復數等教學難點時也可以如法炮制。同樣能收到很高的教學效率.語音教學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多媒體可以清晰地展現發聲和發聲時的口形,聽聲音仿口形,模擬發音。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后反復練習,使平時難以教學的語音部分變得比較容易了。所以,把多媒體的東風引進課堂可以突出重點,化解難點,那么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教與學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多媒體的東風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把“靜止”的內容變為“活動”的形象,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課堂教學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實現了愉快教學和成功教學的和諧統一,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效益。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梁承鋒.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外語電化教學[J].